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小思路
我就在這裡按照我個人現在線下和線上的經驗說說大家的利益點怎麼匹配和結合會比較好。
下面是基礎知識點咯:
線下日營業額=單日來客數*客單價*顧客滲透率(實際有購買行為的顧客比例)
線上日營業額=單日UV*轉化率*客單價
線上相對於線下最大的好處是:
1 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的來,隨時隨地的走,不被時間和空間限制(只要有網路就成)。
2 便捷的線上支付和物流體系保證顧客的體驗在2017年已經不弱於線下(尤其是生鮮電商的配送)。
線下門店碰到的問題大家在2014年的新聞和周邊的相關從業者發現是客人少了!
到了2017年,現在線下的商場大家可以感覺到好一點的商場(萬達),餐飲和娛樂等比例已經提高到50%左右了,可以開實體店的一般也都是毛利比較高的行業(奢侈品,護膚美妝,高端服飾,快時尚服飾)。
剩下的行業做實體店基本都是半年就死……
來客數(UV),客單價,顧客滲透率(轉化率)這3個參數,只要提高1個數據就可以提高業績,但是提高的難度也是一級比一級高。這也是從2015年開始淘寶要發展線下門店(盒馬鮮生),參與O2O平台(滴滴打車)等給自己導流的原因。
到了2017年,淘寶日均PV和UV都到了天花板,國內已經沒有辦法做到大量增長了,如果淘寶沒有辦法國際化,他只能提高客單價(天貓對於淘寶就是提高了客單價)和轉化率(整個平台的轉化率如果提高1個點,那就意味至少30%的業績增長,淘寶現在打擊假貨包括更多的和明星,國際品牌合作等都是為了提高轉化率)。
其實從2017年開始,既然現在大家的線上流量都到了天花板,那麼線下的2次發展的機會就開始萌芽了。我們沒辦法阻擋互聯網時代對我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做生意,尤其是實體經濟,或者說線下零售業,我們要提供的就是現在這個時代消費者需要的服務(商品)。
1 如果線上的系統無法支持完整的顧客服務,那麼線上就是給線下導流的一個工具。
例子:大眾點評+餐飲店鋪
大眾點評給到的是大家對各個餐飲店鋪的評價,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2 線下作為線上更方便的一個服務環節,那麼線下就是線上服務的補充和優化。
例子:優衣庫2016年雙11開始,線上下單,門店提貨服務。
3 線下給自己鋪設自己的線上服務體驗,線上只是線下的一個服務的補充。
例子:星巴克+app
現在大家可以看到的線上和線下結合最好的就是這3種形式。
其實線下需要的就是一個東西: 客流
互聯網給線下商家帶來客流的途徑和方法都是值得嘗試的。
現在有以下幾點暢想:
1 基於LBS系統和大數據的購物體驗,未來的我們不需要提供那麼多的選擇,而是基於人再哪裡提供給每個用戶最優的選擇,用戶只需要做的是判斷題(去還是不去,買還是不買)。減少顧客的試錯成本和時間成本。
對於商家來講,這樣可以減少線下的推廣力度,反而將所有的資源全部投入到如何更好的服務顧客的身上,這樣就能直接提高顧客的體驗。
2 基於AR技術的生活服務,用戶所需要的諮詢完全根據周圍環境自動呈現,所有的需求都會以一種更加有親和度的方式去呈現,這樣整體的常規的選品-服務-付款環節會轉換到只有服務環節,前期的選品和付款都有互聯網技術去支持(未來超市購物不用收銀台,不用掏出手機支付)。
3 基於大數據的對用戶的分析去提高自己的服務和商品組合。實體店是無法逃出商圈的概念的,但是可以在根據商圈內的人群進行分析,從而優化自己的服務內容和商品組合,使之更加滿足顧客的需求(時間是唯一的尺度,隨著時間的遷移,每個商圈內的用戶結構和需求都是同步變化的)
現在無論是餓了嗎還是美團或者是大眾點評,都是由商家去推動這個信息到達C端。現在的時代是用戶產生UGC內容爆炸的時代,用戶每天都在公布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如果基於這樣的反向思維,每個用戶的需求實際上是已知的,那麼只要在對應的人群當中去提供用戶真正需要的服務和商家。
未來信息是第一生產力,誰掌握了消費者的信息最多,誰就掌握了分配資源的能力,誰就是當之無愧的市值第一的公司。
推薦閱讀:
※他想1年開1000家店,一塊小披薩里的「大野心」 | 慕瑪披薩 顧葉挺
※知名國際皮具品牌「稻草人MEXICAN」成功上線巨益新零售中台OMS
※便利店95%還沒過「死亡期」|風口喧嘩,但沒人出手
※新零售下的「周黑鴨」
※便利店市場潛力巨大,蘊藏巨大商機
TAG: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