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個,你還這樣獎勵孩子嗎?
曾接觸過兩位寶媽的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位寶媽家裡的孩子四歲不到,孩子還在上幼兒園,但是因為她和老公工作都很忙,平時主要是爺爺奶奶在帶。老人平時帶孩子會跟孩子說「把飯吃光光,奶奶就給你1塊錢」,「好好上幼兒園,如果聽話,奶奶給你買巧克力」,出去到別人家也會說「你消停一會,回家給你看兩集動畫片。」寶媽之前也沒注意,後來發現孩子總是喜歡跟大人講條件,有時候犯起倔勁兒來,誰說都不聽。還有一位寶媽也是在分享心得,但是她的孩子就省心不少。據她說,她和老公每天晚上會跟孩子進行家庭討論會。兩口子先耐心地聽孩子自己評價一下自己今天的表現,做了哪些好事情和高興的事兒,哪裡可能需要改進,然後再由他們夫妻兩個人說說對孩子的表揚,希望孩子能做出調整的地方,還有對孩子的期待。一般情況下都會給孩子獎勵的,獎勵就是在紙板上貼上一張笑臉,笑臉多了可以去遊樂園玩、看電影或者要求爸爸媽媽陪玩多少個小時之類的。這位寶媽說孩子每天看到能粘貼笑臉的時候,都特別開心,家裡一直用了這麼長時間,孩子表現還是很好的,也沒發現什麼負面效果。
同樣是獎勵孩子,為什麼不同的家庭用起來,效果差別就這麼大呢?
其實教育界,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對要不要獎勵孩子一直都是存在爭議的。著名心理學家德西曾做過一個實驗,召集一批被試者,讓他們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題。最開始所有人都沒有獎勵。後來研究者把被試者分成兩組,一組每解答一道題,就可以獲得1美元。另一組還是沒有報酬。再過一段時間,研究者告訴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到了,可以休息也可以繼續解題。
實驗結果表明:得到報酬的那組人,在付費期間確實是非常努力的,但是很少有人在休息的時候還解題,這說明他們對解題的興趣減弱了。而始終沒有獲得報酬的那部分人,休息時候在解題的還是很多,說明他們自身對解題的興趣在增加。
心理學上把這個規律叫「德西效應」。額外的獎勵,改變了人們做這件事情的動機,從最初的在這件事情中體驗樂趣,變成了為了獲得獎勵在付出努力。
很多孩子在初期得到父母獎勵的時候,都是興緻高昂的,一旦獎勵無法滿足他們的慾望,或者失去獎勵的時候,惡果就來了,孩子們不願意再去做「沒利可圖」的事情,哪怕這個事兒真的是「為他們自己好」。
也就是說,父母正在用所謂的獎勵,一點一點的,親手熄滅孩子本能的興趣以及完成一件事之後的那種成就感和快樂。
但是心理學無數的實驗還證明,孩子非常容易受到父母、老師的心理暗示,父母老師用積極的態度對待他們,給與他們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孩子們會非常有自信心,並且願意主動校正自己的某些行為。
所以說,獎勵孩子這件事情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主要是看父母是否用對了方法。好的獎勵結果,是增強了孩子的榮譽感自信心,讓孩子自然而然往好的方面努力;而壞的獎勵結果,就是改變了孩子做好事、做好行為的動機,讓孩子變成了一個喜歡討價還價的「勢利鬼」。
那麼,你是怎樣獎勵孩子的呢?
想要做高端 高品質幼兒園並且想要讓自己的幼兒園成為當地最好,質量最好的,可以百度「跨世紀教育」詳細了解一下。跨世紀幼兒園加盟官方網址:www.ksjjy.com
全國加盟免費諮詢熱線:400-0123-869
推薦閱讀:
※你是如何考上復旦大學的?
※聽不見的悲鳴:淺談「熊孩子」
※聖誕老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跨世紀幼兒園的「體驗化」教學
※論文大燜鍋:NBER 美國亞裔的逆襲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