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 Day1
為啥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讀書了呢?因為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太浮躁了,各種魚龍混雜的信息和快餐信息每天在誘惑著我們,導致我們的文化知識素質越來越差。
為了不讓自己被社會淘汰,讓自己能夠沉澱點東西,讓自己思考的角度能夠更深層次。當下,各種書籍,各種讀書的工具可以供我們使用。本來自己好不容易沉下來,想讀點書,往肚子填點墨水。可是面對浩瀚的書籍,不知從何讀起。
從這篇文章開始,我會連載5篇,教大家如何選擇什麼樣的書籍閱讀,以及怎麼去閱讀一本書。我最近參加了熊貓書院舉辦的讀書活動,在9個月里,教會一個人如何高質量閱讀,帶領他高質量的閱讀不同的且有意義的書籍,全國幾萬人同時在線讀書,以班為單位互相監督考核,改變一個人的閱讀深度。這個活動特別好,我也會不定期的把我學到的,或者讀到的好書,然後以文章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當然,我也特別希望喜歡閱讀的朋友可以關注多參加這樣的活動。
閱讀是一種能力。更多的信息是否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世界?否,並不是信息越多越好,因為過多的信息甚至會成為了思考的阻礙。我們閱讀都得抱著這麼一個目的:閱讀是為了增進我們的理解力。
接收的程度與閱讀的主動性有關:閱讀越主動,讀書效果越好,而閱讀的層次越深,對於主動性的要求也就越高。
閱讀是一門藝術。真正的閱讀是通過獨自死磕文字,讓理解力逐漸變強而達到自我提升的過程。
學習可以分為: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學習(有老師)和非輔助型自我發現學習(沒有老師)。閱讀的藝術則包括所有的非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學習的技巧,即:「思考,觀察、記憶、想像力、分析和省思能力。」對於我們來說,掌握沒有老師指導的自我學習能力會更加重要。
閱讀一共有四個境界,這四個境界是漸進的,層層相扣。
首先,閱讀的第一層境界叫做「基礎閱讀」。簡單來說,就是認識字,這基本上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
而第二層境界,叫做「檢視閱讀」。其特點在於強調時間。即用最少的時間去了解這本書在說什麼。
第三層境界稱為「分析閱讀」。即如何把一本書吃透,這裡邊會包括很多閱讀技巧,後邊會一一介紹。
閱讀的第四層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叫做「主題式閱讀」或「比較閱讀」。即我們在閱讀一個主題時,不止在閱讀這本書,我們同時在閱讀關於該主題的多本書,就如寫論文參考文獻的那種。
基礎閱讀太簡單了,在這裡就不展開了。檢視閱讀可以分為兩步:「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和「粗淺閱讀」。
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用最少的時間尋找這本書的主題或思想的線索。當然,你不能放過書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包括:「書名」,「副標題」,「序言」,「目錄」,「索引」。然後你再從目錄里挑選幾個你看起來跟主題信息相關的章節來看看,最後一步就是把書打開隨便翻翻,隨便挑一些閱讀一下。
粗淺的閱讀:不停頓,哪怕讀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來查資料,直接忽略掉,把重點放在自己看得懂的地方。
畢竟,能享受閱讀的樂趣是學會閱讀的前提。
閱讀技巧
第一步,找出一本書,藉助手指,指尖指著要讀的地方讀,通過強行地提高手指的移動速度來提高閱讀速度,集中注意力,在你理解的基礎上速度越快越好。
第二步,連續閱讀三分鐘,並且記錄下三分鐘共閱讀了多少的內容,進行標記。
第三步,再次閱讀這些你記錄的內容,把手指的移動速度加快,需要在兩分鐘內完成閱讀。
第四步,你需要重複上一步的操作,但是要把速度提高到一分鐘,這時候你的閱讀速度已經提高了三倍,你還要不斷練習從而讓自己適應這個速度。
經過這些訓練,當你每分鐘閱讀的字數達到在900字左右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逐漸開始擺脫「默讀」——即腦海呈現的不再是聲音,而是信息本身。只有「讀書」變成「看書」,你的閱讀速度才會真正提升。
我是張德檢。
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