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又是一年記者節,范長江新聞獎得主劉暢談融媒時代的記者生存:記者,永遠有「夢想」!

又是一年記者節,范長江新聞獎得主劉暢談融媒時代的記者生存:記者,永遠有「夢想」!

從清晨到深宵,我們的職責:新聞報道。不問風霜寒暑,在街頭奔跑,申訴人間苦難,給社會知道。

2016記者節: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2016年11月8日,中國新聞界又一次迎來了自己一年一度的節日——第十七個中國記者節。然而,當全國各地的新聞傳媒界一如既往的在以各種方式、活動慶祝或紀念這一意義重大的節日之時,誰也不能否認,如今再也不是專業媒體曾經盛極一時的那個時代,再也不是專業記者曾經萬眾矚目的那個時代。有多少記者手中的筆正在被所謂的「寫稿機器人」接過,有多少記者正在摩拳擦掌、對新鮮的自媒體躍躍欲試,又有多少記者正在掩面嘆息著離開這片曾經嚮往的戰場……

當今的記者節,其意義不應只限於紀念和慶祝,而更應該在於探討專業記者的轉型發展、呼喚新聞工作者在新媒體時代下使命和價值新的回歸!曾經的范長江新聞獎、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得主、現任《中國青年報》國內時事部主任的記者劉暢在這個記者節,也真誠講述了他對於新聞記者在媒體融合時代生存之道的認識和感悟。

11月8日,融媒體網「未來媒體沙龍」走進校園主題講座在中國人民大學如期舉行。融媒體網邀請到《中國青年報》國內時事部主任劉暢老師來和人民大學的同學們一起度過今年的「記者節之夜」。而劉暢老師講座的主題正是——媒體融合時代,新聞記者怎樣做好「船頭的瞭望者」。

劉暢老師首先從當前傳媒行業的巨變以及傳統媒體的現實處境講起,引出自己的主題。在他看來,要從當代記者面臨的「變」與「不變」來回答這個深刻的問題。

新聞記者從不改變的三種行業特質

劉暢老師總結了三方面的「記者節感悟」來描述自己對記者身上「不變」的行業特質的理解。他的第一點感悟是,記者應該永遠關注人物命運,致力於「講好故事」;他結合前不久甘肅省發生的楊改蘭事件的揭露追蹤過程,詳細講述新聞記者講好故事的重要性以及會帶來的重大社會效益;他說:「100次政策宣傳不如一個人物故事讓我們看清問題所在。」

講故事,永遠需要不懈挖掘,這是他的第二點感悟。他說,完全的事實真相可能無法達到,但新聞工作者能夠通過持續的不懈努力促進真相各個側面的逐步呈現,從而拼接起較全面客觀的事實。新聞記者正是通過不斷挖掘使得新聞報道達到運動的真實。

談到第三點感悟時,劉暢老師說:「記者,永遠有夢想。」記者應當是一群理想主義者選擇的職業,永遠需要找尋真相的無限熱情。劉暢老師在現場引用一首詩表示記者百年來從不曾改變的傳統:「從清晨到深宵,我們的職責:新聞報道。不問風霜寒暑,在街頭奔跑,申訴人間苦難,給社會知道。」

時代潮頭主動求變,重塑自己的價值定位

在談到當前記者職業發生的變化時,劉暢老師坦言:記者,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這份考驗,來自公民記者,來自自媒體,來自新媒體技術。

在此形勢下,劉暢老師認為,專業記者一方面需要對新媒體技術敞開心扉,關注新媒體發展,積極主動接觸和運用新媒體技術手段,以輔助新聞故事更好的講述出來。另一方面,專業記者應該重新認清並找到自己在媒體融合時代的價值和定位,發揮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種不可替代性最主要的方面就體現在記者的釋疑、解惑、核實、求證的職業責任。劉暢老師表示,自媒體雖然可以發出廣泛意見,但事實證明這些海量信息往往真假難分、是非難辨;在複雜的輿論環境下,媒體的專業記者更應該運用專業素養,將權威、客觀、經得起考驗的精華信息推到時代前台。而這可能也正是「船頭瞭望者」永久的使命所在!

現場提問環節

現場提問環節

現場提問環節


推薦閱讀:

旅途閑話
記者去做風險投資是否靠譜?
記者遭人毆打關太平間,小城市黑勢力很猖狂嗎?
第一次感受到記者的無奈
趙長鵬吐槽主流「記者」:都沒買過幣,整天寫個啥?

TAG: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