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銀行拒貸-任性還是謹慎?
杭州某銀行發布貸款新政:「只要半年內有2次使用互聯網借款記錄,如支付寶、京東白條等,即使還清,也不予放款!」
此前,如果你的芝麻分遲遲增不上去,有知情者會建議你多用分期、花唄、理財等什麼的,把他的信貸產品用個遍,芝麻分立馬噌噌往上躥,但是這個方法未經證實。
對於網路借貸,一個讓用,一個不讓用,這不是為難我們小老百姓嗎?
事實上,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銀行都有各自的評估邏輯,前者鼓勵超前消費,提倡的理念是寧可虧錢也不能虧待自己,後台通過大數據了解客戶信息,你用它用得越多,你的信息就被記錄得越多;後者持有的還是相對謹慎的借貸理念,高負債不是謹慎的表現,今天花明天的錢後天的錢,不提倡。所以,他們對網路借貸的觀點相左,實屬正常。
再說銀行的態度,在網路平台借錢、分期,能有多大個事兒啊?
事兒不大,話好說不好聽,不而且影響不好。
假設,你實力很強,現金流充足,哪會缺那三千五千的?
某女士,因為半年內使用過借唄、白條、微粒貸,如今買車想分期,無論如何,銀行都不給批車貸。
本來,徵信查詢過多,查花了,就是負面評價,你每申請一次網路借貸,都會授權對方查詢一次你的個人徵信,僅憑個人徵信查詢次數都可能被銀行拒絕貸款,更不要說還有借款導致增加的負債率,降低的還款能力,銀行給你貸款沒信心呀!
你說你信用好,你說你實力強,你說你一定能還款,以往的借貸記錄里,是頻繁的筆數,小到幾百元的單筆金額,都是減分項,拿啥來支持?
銀行出台這條新政,不僅是對客戶還款能力的擔憂,更是對信用狀況的運用。很多小夥伴認為,互聯網金融借貸不上央行徵信黑名單,借的金額不大不會有負面影響,這都是大大的誤會。退一萬步講,即使不上徵信系統,也要講誠信呀,否則,人的品質壞了,能力再強又有何用?
推薦閱讀:
財務數據會說話
信用報告會說話
貧家勤掃地,醜女多梳頭
貸不貸款先交朋友
誰能告訴我,Shibor是什麼?
從零亂的信息中發現價值
怎樣進行交叉驗證?
怎樣審查銀行流水
為什麼要提供自有資金
推薦閱讀:
※找客戶如找對象
※碎片信息與全息還原
※環保的心思你懂不懂
※透過阿瑪尼,看到的是自律
※我愛融:貸款買車中的金融服務費該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