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類短視頻的拍攝要注意哪些
美食一直是非常熱門的內容領域。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現在大家打開手機能看到各類美食類小視頻,鮮艷亮麗的色澤、精緻有趣的構圖、清新明快的配樂,隔著屏幕都讓人垂涎欲滴。那麼對於我們的創作來說,如何才能拍出這些好看的美食類短視頻呢?其實關鍵之處就在於:能夠勾起觀眾的食慾。今天,小雨就結合我們團隊在美食短視頻的製作經驗來聊一聊。
拍攝前的準備有哪些?
1、食材的準備
要拍攝美食,必然涉及食材的準備。食材運用於視頻拍攝必然不同於平時家常做菜。首先食材要上鏡必須新鮮乾淨,色彩鮮艷,而我們家庭平時吃的可能主要關注健康,對食材的外形色彩要求不是那麼高。再者就是拍攝時間的限制,例如,剛從冰櫃里拿出的冰激凌形態完好,色澤誘人。然而稍微過幾分鐘,也許鏡頭下就是一灘融化的奶油了。所以考慮到時間限制,有必要在拍攝現場多準備幾份食材,以備不時之需。
2、拍攝器材的準備
1)微距鏡頭 食材的局部特寫更有利於突出食材的表面紋理特徵,所以需要巧妙地配合景別和鏡頭,使食材的形態和紋理得到充分表現。然而受到食材體積和高度的限制,普通電影鏡頭很難在貼近食材的時候聚焦,而35mm以下的廣角鏡頭雖然能在一定的距離之外拍攝到食材的全貌,但也會因為變形嚴重而失去畫面的美學意義。因此在實際的短視頻拍攝中,需要使用微距鏡頭。
2)小搖臂 微距鏡頭解決了我們拍攝食材全貌和局部特寫畫面時的困擾,然而對於有些食材,例如薄餅、魚肉片、披薩等,它們幾乎沒有厚度,所以要拍攝它們的表面特徵,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攝影機從食材上方入手,這時候就要用到小搖臂,大概長2-3米可調節任意高度和角度,輕鬆實現俯拍以及對景別的控制。
3、光線要求 選擇恰當的鏡頭,能夠為畫面帶來清晰、形象突出的效果,而生動、自然的光線則令其錦上添花,在針對固態食材的各種表現手段中,光線富有魔術般的表現力。它不僅能明確的刻畫出食材形狀,表現出食品獨特的質感、紋理,還能夠創造出獨特的影調氣氛。
光源方向、光比、光線性質是衡量光線的三個方面,根據食品不同的表面反光率,要使用不同的照明方法。當我們在畫面中表現固態食材的形狀、輪廓的時候,對逆光和側逆光的利用居多。因為這樣可以使食材的立體感加強,能在食材和環境之間形成顯著的明暗分界線。特別是對於體積單薄或者是本身透明的食材,這樣做不僅能形成明亮的輪廓線,還能使光線透射出來,使食材更具有吸引力。因此,無論是視覺表現的效果,還是從心理作用上看,逆光和側光都是表現食材形狀、輪廓的最佳手段。
在表現食材質感時,除了要注意光源和方向。還有根據消費者心理通過調節光比來調整照明環境中的明暗反差強度。例如小光比適合盤子中的拌面或炸蝦等靚麗的食材,這樣顯的食材明亮衛生營養。大光比則比較適合表現巧克力或者醬香肉排等深色食品或調料,使其顯得味道純正濃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食材品類影像的質感特徵,為了保持食材的親和力,這些為真實表現食材質感對畫面進行的反差調節都應在一個相對柔和的基礎上進行。因為過硬的光線會在食品的表面形成過於硬朗的反光,當拍攝的食品是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如火鍋湯麵食時,這種反光也會嚴重妨礙消費者產生食慾,而柔和的光線例如在照明燈前增加柔光片投射出來的光線能夠在食品表面形成大面積且均勻的照明區,比起照明燈的直接照射更利於在食品表面呈現細膩豐富的明暗關係,使食材看起來更加真實美觀。
二、拍攝時的注意事項
1)食材的運動 運動是最能引起觀眾強烈注意的現象,雖然食材不能像動物一樣自主的運動。可是當濃濃白色奶油在棕色的巧克力液體中流動時,當金黃的乳酪夾在鮮嫩的牛肉還帶著微微地顫抖時,唐國強在脆皮麵包上畫出s形狀時,觀眾早已沉浸在對美味食品的感受之中,而忽略了對運動來源的關注。大量的美食短視頻都在不遺餘力地營造最具震撼效果的運動畫面,然而這種震撼卻並不意味著運動的程度要多麼劇烈,而是要利用細膩的視覺元素,使原本沒有生命力的食材產生親和力,喚起消費者的好感。
例如拍攝巧克力,如果用常速拍攝果仁快速砸向巧克力液體的運動,那麼其力度和速度都很大,看起來就像是在下冰雹,非但不能令消費者感覺到美的震撼,反而令人覺得恐怖。而當高速拍攝果仁落入巧克力液體中的運動時,緩慢的過程就表現出巧克力液體的香濃潤滑,讓觀眾感覺到二者的緊密結合,從心理上接受食品的特徵。實際上美食短視頻對震撼效果的表現能力並不取決於食品本身運動程度的強弱,而在於對畫面中食品局部的運動節奏和運動範圍的表現方式。在畫面中突出表現食品局部的運動比表現整個食品的運動能更能產生強烈的效果。而高速拍攝視頻局部運動的畫面比正常速度拍攝的畫面更具有視覺的衝擊力。
2)凸顯食材質感 跟拍攝食物的運動一樣,凸顯食物的質感也應該符合食物本身的屬性,否則,觀眾看到的畫面與自己記憶中對食物的印象不符合,就會產生違和感。比如,如果提到好吃的肉,大家想到的畫面一定是濃郁的肉汁醬料等肥厚的口感,所以,我們在拍攝肉類食材時,可以通過在肉的表面刷上油或者醬汁等喚起觀眾對於肉食的記憶,從而產生共鳴。再比如拍攝具有鬆脆質感的食物如薯片時,一般會通過聲音來展現這類食物的質感,所以大家回憶一下薯片類的電視廣告中一定會有咀嚼薯片時發出的清晰的鬆脆的聲音。所以,聰明如你,想要表現食物的質感除了換面,聲音也同樣是一個利器。
3)食材的色彩 明亮高飽和度的色彩有利於表現食材的屬性,那麼這些色彩到底是怎樣被運到美食短視頻的拍攝中的呢?接下來我們將會從視覺表現和心理效應兩個方面來談。
色彩的色相能夠幫助觀眾在第一時間識別食材的類別,如西紅柿的紅色、黃瓜的綠色、小麥的黃色和葡萄的紫色。另外心理學已經證明色彩能夠喚起觀眾的聯想,例如黃色讓人聯想到枯萎,腐爛青綠色會讓人聯想到酸和未成熟,這意味著影像中食材的色相如果同現實中食材的顏色發生誤差就會使觀眾產生錯誤的聯想,從而對食材的屬性產生懷疑。罐頭視頻里的食材色彩都是特別純正飽滿,十分養眼,讓人看起來心情愉悅、有食慾。
數據來源:美秒短視頻助手
因此,在拍攝中給出正確的視頻攝像來實現食品品類影像特徵是最基本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前期盡量挑選新鮮的食材,以保證其色彩的純正,在拍攝時使用正確的曝光量,以便能夠在感光材料上準確地記錄下被攝體色彩的信息。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曝光來調整被攝體的色彩明度以及飽和度。假如我們拍攝的巧克力色彩不夠濃郁,可以使它處於曝光點之下一檔之間的位置來提高色彩的飽和度。而當我們發現畫面中處於主體位置的草莓色澤過於濃重時也可以控制曝光,可以調整它的照度使之處於曝光點至上一檔之間的位置,以此降低飽和度營造出平衡的畫面色調。
三、拍攝後期如何處理?
1、後期調色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後期調色的方式來調整食品色彩的純度和飽和度,甚至可以從畫面中單獨抽出被攝體的色彩對其進行色相調整,使其更符合現代生活中消費者對食品色彩的感受。
後期調色,大家通常都有這樣的體驗,快餐店的海報上的漢堡中蔬菜的顏色一定是艷麗繽紛的,實際拿在手裡的漢堡里的蔬菜卻是乾癟暗淡的,但是,我們看到海報時並不會覺得這是假的,因為這是跟我們生活經驗相關的。在人們的印象中,西紅柿一定是鮮艷的紅色,黃瓜一定是青翠的綠色。因此,與紀實類影像不同,美食類視頻一定要強調食物的色彩。前面我們提到,一個能夠喚起觀眾食慾的美食類視頻的畫面應該是高飽和度,高明度和暖色系的,但是這裡也必須注意,食物的顏色不能過於誇張,脫離了原本的生活常識,否則就會產生「假」的感覺。
2、後期配樂
配樂前面提到的可以通過記錄食物的質感(比如切菜聲、煎炸時熱油的滋滋聲、液體的流動聲等),這種現場同期聲能夠還原食物的真實感。另外,為了讓整個視頻看起來更加完整和諧,我們通常會在後期中添加背景音樂,這裡要注意的是,我們應該根據前期的視頻定位來選擇恰當的配樂,如果是視頻類的快剪鏡頭,我們可以配節奏輕快的音樂,如果是結合食物講述食物背後的人或事的視頻,舒緩節奏的音樂通常必不可少。
總的來說,以上就是美食類短視頻拍攝時的注意事項,通過以上幾點來引起觀眾食慾,使觀眾愛看,想看,看視頻時垂涎欲滴,看完後想躍躍欲試,這就達到了視頻拍攝的目的。最後祝大家都能成為出色的美食短視頻達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