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你很努力,其實你在逃避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與認知——傅盛

認知,幾乎是人和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技能的差別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練工種。而認知的差別是本質的,是不可量化的。

(認知:通過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等心理活動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即個體思維進行信息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

舉個栗子:

同是參加工作一年的4s店汽修技工ABC三人。

A想努力多掙點錢,於是每天加班,搶著做那些工時高(工時高,工資多),效率高的維修單。

B想努力多掙點錢,於是他每天下班後去研究學習新的技術知識,上班後盡量接技術性高的,跟新技術相關的單子。

C想努力多掙點錢,於是他學習技術的同時,還組建了一個微信客戶群,把每位接待過的車主都拉進群。並經常在群里更新一些汽車相關常識,新技術等知識,幫客戶分析用車問題。

這三人明顯在對環境的認知上有很大差別。

A認為:多勞即多得。

B認為:自我提升重要,價值取決於個體技能。

C認為:個人技能、利用環境積累有效客戶資源。人與資源的配合重要。

他們之後的發展趨勢我們也可以簡單的預測一下。

A:汽車技術革新是非常快的,隨著需求的提升,在傳統的機械構造上更新了更多的電子技術,「吃老本」是行不通的。A會逐漸感到技術跟不上需求,變得越來越吃力。

B:花費大量的精力在提升自己,工作上會得心應手,隨著時間積累技術上明顯領先他人。做到大師傅,大組長,技術主管等不難。

C:花費部分精力學習,能應對大部分工作,並分出部分精力通過微信群服務得到了大量客戶的黏性和信任,業內口碑建立。排除其他因素下,相比A和B,晉陞管理層的機會要大很多,積累的客戶資源對以後做相關的創業也有很大幫助。

為什麼都想努力掙錢,卻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認知能力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個人對環境、對趨勢的判斷能力,從而影響了人的眼界思維和執行方式。

觀察掌握信息,從變化中找關鍵點切入,找人與資源的配合。人和人比拼的,是對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對行業的洞察。執行很重要,但執行本質就是為了實踐認知。

傅盛在認知三部曲里講人有四種認知狀態。

一個人認知四種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也是人的四種境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即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自以為是的認知狀態。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開始空杯心態,準備豐富自己的認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規律,提升了自己的認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遠保持空杯心態,認知的最高境界。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認知能力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影響個人認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你的經驗閱歷,知識水平,智力,掌握的信息等等。

njiho

可怕的是,95%的人都處在第一個狀態,甚至更多。這也就是為什麼碌碌無為的人是大多數。

就像很多人鼓吹」讀書無用論」,因為他們活在自己的小世界,看到的都太少。所以會拿著各種所謂「不讀書也能當大老闆,博士,碩士都給我打工」的言論來寬慰著自己的無知。

早在2016年瑞士信貸研究所發布的《2016全球財富報告》就已經顯示,當今世界,全球最底層的、約50%的人群持有的財富,不足全球財富的1%;而最富有的10%人群,則持有了全球89%的財富。這10%的人裡面又絕大多數擁有著高學位,受過高等教育的。

視而不見,只會失去升級的可能性。要提升你的認知,首先就要自我否定,對不知處保存敬畏,保持空杯心態,一個人才有可能真正成長,實現跨越。

如何提升認知呢?

在付盛老師的認知三部曲中將認知分為:成長認知,管理認知,和戰略認知。

第一部曲就是個人成長中對認知的升級的程度就是個人成長空間。

大多數人就像上面的A技工一樣,自我感覺很努力,或許其實你在逃避,其實你心裡是排斥去主動提升自我的,畢竟學習的苦需要主動去受,像是一層層的去剝開你的心,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保持清醒的認知和豐沛的感情。你只會越來越清晰自己是有多愚蠢,永無止境。而生活的苦是被動的,甚至它可以被疲勞麻痹,被娛樂轉移,可以傾述,得過且過也就習以為常。提升認知的第一步就是捅破窗戶紙把不知道變為知道。

第二部曲就是再有判斷力的前提條件下,找到一個目標,想清楚路徑,再投入資源。將「信息、時間、人」三個維度運用好,用傅老師的話說就是:「怎樣利用「信息」做出正確的決定,怎樣通過抓關鍵讓「時間」更高效,怎樣運用簡化管理『人』。」

回想3721當年搜索沒幹過百度,周鴻禕後來總結為是因為自己不小心把公司賣了,百度沒賣。其實就是當時李彥宏對搜索的認知遠高於他。周當時不願打硬仗,不願打重型戰役,不願搞大研發,不相信演算法。沒有利用「信息」去做出正確的資源投放。

第三部曲是要有行業格局認知,看清大趨勢,在大趨勢下做判斷。在這樣的格局認知下,找到破局點,制定路線圖,投入資源。

這個可以參考諾基亞的失敗等......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能做到知道自己不知道,願意以空杯狀態去提升自我。是很不錯的。對流行保持懷疑,對刷屏進行思考,或許才是我們提升戰略格局認知最好的練習,而不是每次讓自己覺的學到東西的感覺。

【微信搜索公眾號那就這樣走,免費獲取相關學習書籍資料,和我一起成長學習。】

推薦閱讀:

周冬雨: 影后光芒萬丈, 我絕望的樣子卻沒人看到
怎麼看待沒你努力的人成績比你好?
漫長的人生中,我們更需要的是自我激勵能力
為什麼不努力會很痛苦可還是不願意去努力?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去做那些真正對的事情?
男朋友不上進怎麼辦?

TAG:高效學習 | 認知 | 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