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最糟糕發明,拖垮的不只是你的胃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

作為網易的招牌原創欄目,我們總在試圖用不一樣的想法和角度看待問題。影視、教育、職場、百科、生活,我們大概什麼都會一點。

溫暖有深度的文章,我們每天都寫,歡迎來找我玩。

一隻布式鯨死了,死因是營養不良,一塊6平方米的塑料布,堵塞了它的消化系統。

一隻海鳥死了,它體內塞234個塑料塊,相當於人的胃裡有6-8公斤塑料製品。

吐瓦魯的人們不再吃魚,把魚全部餵豬,因為水裡全是塑料。

……

塑料,正在慢慢殺死地球上的生物。

被吸管插入鼻孔血流不止的海龜

被塑料網住的海獅

肚子里全是塑料、即將死去的海鳥

1909年,人工合成的塑料首次出現。一個世紀過去,「塑料」對地球生物,包括人類造成的傷害,簡直觸目驚心。

許多人不知道:你扔掉的塑料,可能已經回到你的胃裡。

今年1月1日中國宣布停止進口24種「垃圾」,其中之一的廢塑料,危害甚至超過了霧霾。

2016年,一部名為《塑料海洋》紀錄片,則赤裸裸地揭露了塑料廢棄物對海洋和人的傷害。

1

塑料散布在全球海域

包括1600米深的海底

海邊度假、結婚蜜月很多人更偏愛離陸地較遠的海域,那裡有細軟的沙灘、清涼的海風、純凈的海水。

然而,現實總會啪啪打臉。

《塑料海洋》的導演兼編劇,Craig Leeson,原本是尋找小時候就心生嚮往的神秘藍鯨,卻找到了漂浮著的大量塑料垃圾。

海洋表面的垃圾

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地方位於斯里蘭卡南邊20英里的印度洋——是因內戰封閉30年、沒有任何商業捕撈的原始海洋。

而之前人們對大海的印象,可能還停在《藍色星球2》里,隨手截圖就美哭。

《藍色星球2》的解說者,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大衛·愛登堡,卻對海洋塑料憂心忡忡。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以為,海洋那麼大,住在海里的生物那麼多,我們人類不管做什麼,都無法影響到它們。但現在我發現:我們錯了……在錄製《藍色星球》時,不管我們去到的海洋多麼偏,攝影師總能看到塑料。

同樣,在紀錄片《塑料海洋》中,攝製組到達1600米陽光照射不到的深海時,也發現大量的塑料瓶、塑料袋。

這些塑料可能永遠留在這裡。

英國《Nature》雜誌旗下子刊發表研究稱,被人們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面積達160萬平方公里,近1/6個中國的大小,中心區域厚度可達30米。

其中,該區域約87,000噸的塑料,包括餐盒、玩具、漁網,甚至馬桶座等。這相當於1.8萬億片塑料,平均下來地球上每一個人大約250件。

太平洋垃圾帶是全球最大的一個,卻不是唯一。

聯合國相關資料表明,全球每年超過2500萬噸塑料垃圾會進入大海,受到洋流運動的影響,目前還有南北大西洋、南印度洋垃圾帶。

現實比預料的嚴重數倍,且還以驚人速度持續擴張。

過去十年,我們製造的塑料,比之前一個世紀都要多。

如美國每年投入238億公升石油,來製造塑料水瓶,其中90%只使用一次。

大塊垃圾相對容易清理,然而,還有一種數量眾多、難以清理、更加隱蔽的存在。

北太平洋環流區,這裡看起來廣闊清澈,沒有什麼垃圾,然而攝製組發現這裡覆蓋著大量甚至比針頭還小的塑料漂浮物,肉眼很難看到。

科學家估計,全球海洋中漂浮著五萬億塊塑料。

而塑料漂浮物,是塑料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太陽紫外線、海浪拍打、鹽分腐蝕的共同作用下不斷分解形成的更小「塑料微粒」,當粒徑<5mm時被稱為「微塑料」。

這種微塑料很多人並不陌生。

臉部磨砂膏、牙膏、洗面奶、洗衣粉等日化品中的塑料微粒,都是海洋塑料微粒的直接來源。

僅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珠就達30萬顆以上!

2

90%的海鳥吞食過塑料

一條魚的胃裡有5-7顆塑料顆粒

塑料難被大自然消化,是許多人都知道的道理。

塑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人工合成,所以在自然常溫常壓條件下,大部分的塑料,正常降解需要成百上千年。

同樣,微塑料也不可能被海洋生物消化掉,只能一直存在其體內,甚至致其死亡。

而且,微塑料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很強。當魚吃掉塑料,毒素會從塑料上轉移到魚的肌肉或脂肪,這些我們愛吃的部位。

人類丟棄的塑料,出現在海洋生物的胃裡或身上,或誤食致死,或被纏致死。

2012年7月23日,當韋森特颶風襲擊香港及其鄰近水域時,塑料原料隨水流散佈於香港南部海域及岸灘,造成廣泛環境及生態污染,之後人們在魚類肚裡發現了這些塑料顆粒。

全球每年產生13億個塑料袋,平均每分鐘200萬,每個塑料袋平均僅使用12分鐘。

在義大利阿西納拉島海龜救助中心,一隻海龜,把塑料袋誤認作是美味的水母,導致腸胃產生氣體,無法下潛。如果救助不及時,這可是致命的。

還有的海龜,被瓶蓋下扣環束縛長大。

據估計90%的海鳥一生中都吞食過塑料。它們飛行數千里,原本要帶回食物餵養雛鳥,卻帶回了垃圾。

生物學家利用鹽水讓雛鳥們吐出胃裡的東西,發現了很多塑料原料、微粒。

這雛鳥其實才70-90天大,剛剛開始伸展翅膀、鍛煉飛行的肌肉。

太平洋中途島,距離陸地數千里之遠,這裡的黑背信天翁也沒能倖免。

塑料看上去並不像食物,這些海鳥為什麼會輕易被愚弄?

因為許多鳥類和海洋生物,捕食主要依賴嗅覺而非視覺。

塑料混在海藻里,海藻被磷蝦吃掉,磷蝦又是信天翁和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來源。

塑料進入食物鏈,於是發生了上面觸目驚心的一幕幕。

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3

海鮮愛好者吃進11000顆塑料微粒

它們還進入食鹽和自來水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作為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吃各種海鮮。

紀錄片中提到,當研究人員檢測法國、比利時、荷蘭沿岸的藍貽貝後,發現每個被檢測物中都含有塑料微粒。

人類通常會整個吃掉貽貝,連同微塑料和污染物。

TED《塑料充斥的海洋》中,查爾斯·摩爾指出他們做了數百例深海魚的「屍檢「,超過1/3的魚類胃裡含有塑料碎片。最高紀錄是一條僅僅2.5英寸的小魚,它小小的胃裡有84塊塑料碎片。

「你可以買到經過認證的有機食物,但是沒有一個漁夫能夠賣給你經過認證的、有機的野生魚「。

據權威媒體科學板塊報道:研究表明,海鮮愛好者每年或可吃進11000顆塑料微粒。

不僅如此。

食鹽中也含有塑料微粒。

2015年,華東師範大學研究者在中國15個超市銷售的海鹽、湖鹽和井鹽中均發現了塑料微粒。

其中,「海鹽中的塑料微粒含量最多,約在550~681粒/公斤,含量平均要比湖鹽高3倍,比井鹽高7倍」。

美國科學家對數十個國家的自來水樣本調查研究後發現,全球83%的自來水均被塑料纖維所污染。

塑料微粒造成的水污染已經擴散到全球。

2018年1月,中國科學家在南極也發現了塑料微粒,並發現南極水域塑料微粒的含量「甚至高於地球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最讓人擔憂的是,現有的自來水處理技術,根本無法過濾掉塑料微粒。

塑料已經進入人類餐桌,可悲的是,大多數人並不自知。

4

塑料戰爭擴散全球

「切斷源頭」是唯一方法

「塑料」這項上世紀的發明,改變了服裝、烹飪、餐飲到產品設計、工程以及零售等幾乎所有產業鏈。

我們每天都與它為伍。

超市的包裝袋、外賣打包盒、快遞塑料膠帶……2017年,中國僅僅快遞業所使用的塑料袋就高達147億個。

我們奉行「用完就扔」。 「一次性」塑料物品充斥生活周圍,從飲料瓶、尿布到餐具和棉簽不一而足。

塑料難回收、難降解,所以,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只有:切斷源頭。

英國,91歲的女王發起「塑料戰爭」(Plastic War):在所有皇室地盤上,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瓶。

沒有一個人,可以從塑料危害中倖免。

紀錄片《垃圾圍城》中,「用一個塑料袋裝好,拿到樓下扔進小區的垃圾桶里。然後,垃圾就與我再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習慣了隨手丟棄。「我們以為,把垃圾扔進垃圾桶、扔下船,它們就『消失』了,塑料就沒有了。」

其實,這只是開始。超過80%的海洋塑料來自陸地,即使你不住在海邊,你丟棄的塑料也可能進入大海。

危害已經造成,除了對不起,不再讓悲劇繼續,才是最該做的事。

正如紀錄片結尾說的那樣:「了解伴隨著關心,而關心則孕育出改變。」

給文章點個贊吧,讓我知道努力並不徒勞,你們,正在讓改變發生。

weixin.qq.com/r/QDvy6hn (二維碼自動識別)

關注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

對話框 回復「海洋」

獲取視頻鏈接


推薦閱讀:

空氣凈化器到底有效嗎?- 讓科學研究告訴你
不同的茶道類型對環境的要求
德國的居住環境
對「洋垃圾」say no 對變廢為寶say hi
食品用塑料袋,您用對了嗎?

TAG:環境 | 紀錄片 | 動物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