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主子,大人是奴僕,這樣的家庭有多可怕?

前幾天和朋友外出就餐時,目睹這樣一幕:

鄰桌坐著一家人:兩位老人家,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個三四歲的小男孩,看起來很和諧的家庭組合。

只是,孩子似乎在鬧脾氣。

幾個大人輪番上陣軟哄他:

「寶寶,我們吃這個好不好?」

「啊,不要啊,那咱們換一個。」

「看會動畫片?」

「乖,我們一會兒去再去買玩具啊。」

……

突然不知道哪裡觸了小孩子的「逆鱗」,他一邊嘴裡喊著「不要」,一邊撲在旁邊奶奶身上,開始拳打腳踢。

孩子奶奶並沒有躲閃,甚至還挺配合孩子。

這時,孩子的媽媽開始生氣了,大聲喊著孩子名字制止,「XX,不要打人!」

孩子奶奶趕忙替孩子解釋,

「沒事沒事,奶奶沒事。」

「小孩子嘛,又打不疼的。」

「打兩下就打兩下吧,孩子正不高興呢。」

然而,奶奶的維護並沒換來孩子的感恩。

「啪!」孩子竟然在老人臉上甩了一巴掌,聲音響亮。

瞬間,整個餐館彷彿被按了靜止鍵,那幾秒鐘全無聲息。

再然後四下里浮現咋舌聲,甚至有人指點著說「熊孩子」。

我也有點被驚到:老人家該多難堪、多傷心啊!

然而,孩子奶奶的做法又一次讓我驚訝了。

孩子奶奶笑著拿起哭鬧孩子的手,做勢假裝往自己臉上扇,「沒事沒事,乖孫子,不哭不哭啊。」

老人家銀髮滿頭、笑容尷尬又討好。

無意中圍觀到全程的我,看不下去了。

明明是養孩子,怎麼成了伺候「主子」?

難怪周國平曾感慨,「中國的家長相當可憐」,因為要做「孩子的奴僕、下屬」(或者是孩子的主子、上司)。

很多父母將自己家孩子稱為「小主」,自稱是「孩奴」,戲謔自嘲之外,卻也反映出了深刻的社會現實:父母和孩子的位置是不平等的。

在時下中國很多的家庭「金字塔」里,塔尖上的是孩子,中間的是父母,而最底下任勞任怨付出的則是祖輩

1

孩子成為一個家裡的「王者」,家裡所有大人都成為「奴僕」,圍著孩子轉。

圍著孩子這一個「中心」,大人最容易陷進去的兩個「點」就是:

無邊界寵溺/縱容: 對孩子百依百順,以至於每天都要看「小主」臉色過日子,一不順心了就大哭大鬧;有時候高興了,家裡也翻天覆地……

在隔代教育的家庭里這種情況更甚,甚至老人家要「倒孝順」孩子——即:祖輩去卑微地討好孫輩,就像前文提到的奶奶甚至任孩子打罵,都不躲避,不制止。

無底線付出 : 任孩子予取予求,大人沒有邊界、沒有底線的付出自己的一切:有的父母孤注一擲砸學區房,有的父母感慨「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有的父母自己緊衣縮食,孩子卻奢侈品滿身……

而這種無底線的付出,甚至沒有「有效期」,據一項調查研究顯示,中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

這樣子養育下,小孩子最容易得出來的結論就是:

「我是最重要的。」

「一切都是我說了算。」

「所有人都得圍著我轉。」

「別人為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

……

但其實,這樣的家庭既悲哀,又危險。

2

為什麼這麼說呢?

? 「總有一天會為孩子包紮傷口」

在家裡「稱王稱霸」長大的孩子,最容易一面對真實世界就犯慫。

因為再沒有人去包容、討好、遷就他,又一直順風順水成長著,一遇到點打擊,最容易懷疑自己,從此灰心喪氣,被深深的自卑所包裹。

《歡樂頌》里邱瑩瑩雖然出身普通家庭,但是卻被父母從小溺愛著。

她跟父母說說生活艱難,父母立刻打錢過來;

失業立馬給家裡訴苦,爸爸便連夜趕去安慰、打氣,塞錢給她……

於是,她最擅長的就是訴苦、博同情,一有問題就抓瞎,最常掛在口邊的就是:「關關我怎麼辦」「樊姐我怎麼辦」「可是我忍不住」……

她在戀愛關係里過度自卑。因為不是處女,應勤和她分手了。她想得是,「我是不是沒有資格讓別人愛我啊」?她得出的結論,這是自己的錯,於是「好心」勸安迪要把第一次留給能和自己結婚生子,過一輩子的男人。

連閨蜜曲筱綃為她打抱不平,都不領情,因為她還幻想著挽回。

自卑讓她在親密關係里,一退再退。

其實,「邱瑩瑩」的例子還算是比較溫和的了。很多事情自己真的交過「學費」後,自己還能成長起來。

更多的倍受寵愛長大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機會為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獨立做準備。一旦脫離家庭溫室的小王國後,他們「幾乎註定要遭遇失敗」,人生的傷口也只能自己舔舐、包紮。

? ? 最容易養出「白眼狼」

當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看來是理所當然時,最容易被孩子的自私「反噬」,也就是養出俗話說的「白眼狼」

還記得那位被18歲留學的女兒騙光300萬的父親嗎?

被拉黑後,他只能在網路傾訴,「把她寵大了,就把我憋開了,這樣的女兒太讓我寒心了。」

他說,「孩子的事,追根溯源,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女兒太過溺愛」。

原來這位柴先生雖然出身貧寒,自己「平日吃飯米粒掉到桌子上都要撿起來吃掉」,卻高中時就每月給女兒2000元生活費。

女兒想要什麼了,「把我直接扭到高檔消費場合,不買就拉著臉,幾天不理」。

正是這一步步妥協,讓女兒變成了「極度自私的人」,最後寒的是自己心,「就當沒生這個女兒」吧。

最終,這位父親還是刪除了所有微博,在賬號「一個失業父親等待女兒歸」里,只剩下孤零零兩三條微博,沒有後續報道,不知道他如今是否等到了女兒的回歸?

失財,讓人心酸; 而網路上各種孩子一不順心毆打雙親的新聞,更讓人心寒。

10歲左右小男孩,因為媽媽阻止他玩手機,飛踹親媽五腳;

12歲男孩弄壞物品,被媽媽教育時竟動手掐其脖子;

已經有孩子的女子向環衛工母親要錢失敗,竟然惱羞成怒暴力對待母親;

一名中年男子向一位坐在椅子上的白髮老人的頭部打去,被毆打的老人九十歲,是他的母親……

最極端的案例是,有的父母付出是失去生命。

多年前,上海「機場弒母案」因為母親拒絕出留學費用,孩子將尖刀刺向母親;

前年,也有大學生以殘忍手段弒母,然後以母名借款百萬……

父母過度、無止境付出,只會給孩子一個錯覺,「我可以無限索取」,當有一天不能被滿足時,或許就是見諸報端的人倫悲劇。

??? 甚至會危害到社會

被沒邊界寵大的孩子,習慣了唯我獨尊,很難去同理心別人。

@三倍氫二氧一發過一個帖子,親戚家4年級的孩子,猛推自己嫂子,原因竟然是, 「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我就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也流產。

在這個孩子的認知里,「我」的想法是最要緊的,他不會去想別人是否會受傷、難過。

這個孩子推到孕婦未遂,似乎誰也沒有受到實質傷害。如果這種「惡作劇」衍化,擴大呢?如果這個孩子一直得不到教訓,就這樣被護著長大呢?

也許就會成長為一個罪犯,危害社會,害人害己……

3

「熊孩子」儼然成了社會一害,人人喊打。

就前幾天,四川的一個7歲小孩乘公交車時,3次去踢、去挑釁旁邊的成年男子,

最後反被過肩摔後,猛踹頭部3腳。

孩子不對,大人處理也挺過激,但也有不少人叫好的,認為「父母不教育,就會被社會教育」。

但又有哪個孩子是生下來便「熊」呢?

多數是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教養方式走歪了。

無論什麼需求都被滿足、一直被溺愛環繞的孩子不懂得責任,也不知道輕重。他們不知道行為的邊界為何,在哪兒。

? 告別無原則寵溺,孩子需要從小建立界限。

孩子需要知道尺度和底下在哪裡,需要知道何為自己

可以做的事(責任)

不可以做的事(規則)

教孩子樹立邊界感,TA才能明白,自己並不是世界的中心;才能區分出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既不允許別人入侵自己的邊界,也不去侵犯別人。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曾說過,「溺愛是沒有是非的愛。」在孩子6歲前,一定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就如同文首小男孩打人的情景,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

生氣打人,侵犯別人是不被允許的;

被人攻擊,進行閃避、自我保護也是必須的。

這是行為的界限。

當然,在孩子情緒爆發的當下,共情和積極暫停則是比較好的辦法。如果文首小男孩的父母能在孩子「被激惹」之前,帶著孩子先去安靜的呆會,或許不會出現像後來那樣拳打腳踢、乃至扇臉的難堪場面。

而在生活的日常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情緒管理,比如和孩子一起玩一玩「冷靜遊戲」,則是比較長效的做法。

?? 拒絕無底線付出,做父母而不是奴僕。

我們經常說,「看見孩子」,這很重要很重要。但在看見孩子之前,親愛的父母們,我們看到自己了嗎?

是的,養育孩子的路上肯定是需要犧牲和平衡的。可是,也不必卑微到委曲求全,甚至丟掉自己。

「為孩子而活」,是悲哀的。

就像陶虹就說過:「我不會為孩子而活。無論我們再愛孩子,她也是個客人,如果我把自己的將來都給她,以後她反而會看不起我。而且她得多堅強才能承受這樣沉重的愛的壓力呀?

教養之前,先尊重好自己。做父母,而不是做奴僕。這也是給孩子的正向示範。


推薦閱讀:

孩子真的不能打嗎?
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怎樣才能使孩子具備創新能力?
哪些類型的玩具,非常有助於孩子大腦的成長?
有毒的愛:我是一個好媽媽,我永遠不會傷害我的孩子
如何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家長需要知道這些。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