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升級】你需要在一生的時間,來重建你的認知大廈
很多的奮鬥其實是掙扎,所謂「掙扎」,就是有目標、無方法,自然也是無結果的努力。
奮鬥和掙扎有什麼區別?
焦慮感是一種變質的緊迫感。緊迫感的特點是面對重大的挑戰迅速確定清晰的目標,然後將目標分解為方法和流程,緊張而有序地解決一個個階段性問題,遇到阻力快速試錯,直到實現目標。緊迫感最大的特點是保持「操之在我」的心智狀態,不給恐慌和抱怨留任何空間。
而由焦慮驅動的掙扎,其特點是局部、節點的方向感匯聚成整體的混沌,眾多的矢量之和趨近於零。我們很容易墮入掙扎的狀態因為我們知道事不宜遲,知道不努力的後果,所以我們選擇了快遞、直接、看上去有用的應對方式,既節省時間又不用費腦子,最重要的是,這種讓自己覺得自己在努力的狀態,多多少少地緩解了我們的焦慮和恐慌。
「唯恐錯過」是焦慮的典型癥候。我們不放過眼前任何「或許什麼時候管用」的新機會、新信息、新知識。比如我們不停地刷手機,看到本來就是沖著你的焦慮和恐慌來的標題、廣告,按耐不住想看、想收藏、想購買的心情。持續地囤積,在囤積中獲得一種暫時的安慰感,正在成為我們奮鬥的新常態。囤積本來是人的一種由來已久的衝動。你要明白,無數個0 加起來還是0,0的巨量累積不可能實現從0到1的突破。
真正的改變只發生在原則里
人的作為、境遇都不過是心性品質自內而外同步的結果,如同用QQ同步助手將存儲在雲端的通訊錄同步到新手機上,將新手機立即在相當程度上變成了你原來的手機。你所有的「新歡」都不過是「舊愛」。真正的改變只能發生在原則層面。
人的思維、行為和表達方式都受制於蘊含其中的原則,在你的原則沒有發生實質性進化的情況下,你能改變的無論是內在外在都微乎其微。很多人長期以來的工作和生活之所以是無意義的重複,是因為他們從未改變、優化他們的原則,甚至從未反省過一直在驅動著自己的思維和行為的底層代碼是怎樣的。你生活、工作著就是在犯著錯誤,都在經歷著痛苦,即使你看上去已經很成功了。犯錯誤是人的宿命,人與人的差別只是犯錯誤的方式的差別。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正確地放錯誤」的人和「錯誤地犯錯誤」的人。前者總是能夠持續地以X光般的反省方法獲知自己行為原則中的BUG,持續地消除BUG,優化原則,實現原則性進化。後者則總是自覺無辜地犯錯誤,從來不與自己的簡陋、粗略的原則打照面。魯迅說,人與人的差別有時候要大於人與猿的差別。
認知的創傷
我們往往不自知地成了認知的留級生,儘管看上去是努力地升級並且覺得自己已經升級了。升級、進化、蛻變,總是伴隨著巨大的痛苦。消遣自娛式、不觸及原則的努力無法讓人實現「從猿到人」的進化。在我們小時候,看到熱水壺時就要伸手去摸,結果被燙的哇哇大哭,這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正是這些事情,促成了我們在認知上的進化。因為它們動搖、傷及了我們已經形成並且一直愛管用的原則。所謂的認知地震,指的是你原來的、看似穩固的認知,由於某個事件或場景遭致坍塌。而認知的升級,就是在認知廢墟上重建認知。
我們多數人幸運又不幸地讓自己的認知停留在了非地震帶上,停留在子宮般溫暖、寧靜的「認知的故鄉」,用安蘭德的話說,我們雖然活著,但尚未出生。
落魄不堪的自我放逐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語驚醒夢中人」。只有當我們真正懂得一件事情後,才知道自己當初有多麼不懂。當然,認知的升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休克療法」,在認知上經歷一場足以讓自己落魄不堪的放逐。你熟悉的一切突然消失,你突然在異常陌生的知識處境中遇見了倍感陌生的自己。德魯克說,我們常常高估一年的變化,而低估五年十年的變化,原因是我們常常忘了「複利」的存在。當然,任何人都不能讓別人代替自己經歷自己的人生,實現認知的升級。真正的認知升級,一定要由本人經歷許多真真切切的事故,這些事故的積累變成了一個人的認知故事。任何人不能代替自己去經歷這些事故。
但是只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陪你看一看歷史上發生過的那些認知事故,以比較簡陋的方式去還原那些認知故事。期待和大家一起學習。
推薦閱讀:
※認知和人性
※關於激勵管理學的思考
※學習臨界知識,提升認知能力
※給知識焦慮症患者的解藥
※如何不被情緒影響理性
TAG: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