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點亮孩子的智慧之光

「兒童階段文藝教育最關緊要。

一個兒童從小受了好的教育,節奏與和諧浸入了他的心靈深處,

在那裡牢牢地生了根,他就會變得溫文有禮;

如果受了壞的教育,結果就會相反。」

——柏拉圖《理想國》

音樂教育,是兒童啟蒙階段最早開始也是最為核心的教育內容。

家長們對音樂教育的疑問往往也是最多的:

音樂都學什麼?

學音樂有什麼用?

是不是有的孩子天生就不喜歡音樂?

音樂教育是否只適合有音樂天賦的孩子?

學音樂是否一定要學習演奏樂器?

……

為什麼要學音樂?

音樂是求心靈美善的

音樂教育本質是「育人」,而非「育知」。

通過音樂教化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要遠重於讓孩子掌握音樂領域的技能和知識。

當優雅的節奏與樂調以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它們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滋養人的品格,使人的性格也變得高尚優美。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體系中,「樂教」佔有中心位置。

孔子在《論語·泰伯》中闡明了他對音樂教育的觀點: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孔子「成於樂」的觀點,也正是基於音樂對人的德行的培育不是靠外在的強制,而是以音樂之美感化人的心靈,使「仁」成為內在情感的自覺要求。

好的音樂,可以喚醒孩子心中本就有的美善的種子,蕩滌掉孩子心靈中粗暴、無秩序的因子。

一個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熏陶的孩子,必然是行止有度 ,快慢有節,談吐優雅的。

當孩子慢慢長大開始進入成人世界,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表現的有教養。

父母和老師常常會叮囑教育孩子:

「見到他人要有禮貌。」

「在公開場合要保持安靜,不能大吵大鬧。」

「不能跟其他小朋友推搡。」

「拿東西要輕拿輕放,不能摔摔打打。」

孩子這些良好素養的養成,都需要從音樂教育開始。

音樂教育適合每個孩子嗎?

音樂是一種本能

音樂是人類的本能,人類開心了會大笑唱歌,難過了會哭泣大叫,總是要弄出一點聲音,這些就是最早的音樂。

適合於兒童的人性化的音樂教育,需要回溯到人的本能,回到出發點,去尋找和體驗音樂喚起的最初的樂趣。

每個孩子的身體裡面都藏著音樂的種子,要幫助他們去尋找去發現。

音樂欣賞適合所有的兒童

音樂欣賞是普適的,也是一切音樂教育的起點。

欣賞音樂可以讓兒童獲得精神和情緒的安寧,注意力更加集中,想像力更加豐富。

神經生物學家們觀察到當人們聽到歡快的音樂時,在腦電圖的灰色部分上會出現更多的化學荷爾蒙水平線,就像我們吃巧克力時的情景一樣。

這樣,不同的聲音形式進入我們的大腦,並且刺激著特定的使我們感到放鬆或憤怒、幸福或悲哀的神經反應。

音樂就像一種化學物質那樣變更著我們所感到的東西,如一塊糖,一劑葯,或者一副麻醉劑,就好像我們通過機械裝置的反作用力或空氣波可以得到一種「心醉神迷」的體驗那樣。

如何欣賞音樂?

選擇符合孩子們天性的音樂

給孩子們選擇的應該是最好的、易於理解的音樂。

1)選擇古典、傳統的音樂,要優於流行音樂

古典音樂依賴於原生樂器,這些樂器發出的聲音沒有通過電子手段而加以改變,如小號、小提琴和鋼琴;流行音樂經常使用電吉他和電貝司、電子合成器和計算機等。

古典音樂包含多種意境,適合反覆聆聽,大多數流行音樂每首作品從開始到結束僅表達一種基調。

古典音樂主要是器樂音樂,是通過音樂語言和氣氛表達含義;大部分流行音樂需通過歌詞或抒情詩來表現音樂的內涵,不易於孩子理解。

古典音樂提供給我們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幻象,因此更加接近兒童心靈震動的頻次。

2)選擇挑選有利於培養節奏感、韻律感的音樂

孩子們對樂曲的節奏和韻律是最為敏感的,對旋律及音樂色彩的理解則是需要慢慢培養的。

因此,一開始給孩子選擇的音樂,應該是節奏有規律,容易識別的樂曲。

比如,巴洛克時期節奏輕鬆蓬勃的樂曲,莫扎特、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很多作品,都是每分鐘60~70拍,最受孩子們的喜愛。

巴赫的音樂對孩子們來講則比較難以理解。

營造閑適的音樂欣賞氛圍

讓兒童體驗到音樂的美,應該是在一種悠閑而輕鬆的氛圍中的。

帶有過強教學目標或目的性的音樂欣賞活動,反而容易讓孩子喪失對音樂欣賞的興趣。

在幼兒園中,我們會把音樂欣賞同孩子們每天的一日生活自然的交融起來,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合適的音樂素材,讓孩子們在放鬆的心境下體會到音樂與生活的和諧之美。

在早上,會選擇播放輕快明麗的音樂,讓孩子們的大腦從睡眠狀態中儘快清醒過來,在愉快的心情中用餐和開始一日生活。

午睡的時候,德彪西的《月光》已經成為伴孩子們入睡的必備曲目。

下午起床時,孩子伴著舒曼的《夢幻曲》漸漸醒來,在半夢半醒之間享受著這悠閑靜謐的時光。

還會留有一些時段,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播放,比如小夥子們喜歡在幹活(搭積木)的時候放一段《奧特曼》,聽起來激情滿滿,幹勁十足。

在夏日午後,嬉戲後倦怠時,神奇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聯奏曲K448》會讓孩子們漸漸恢復活力。

……

一個個這樣美好的時刻,伴隨著美妙的音樂,都會銘刻在孩子們的記憶中,滋養他們的心靈。

在跟孩子們共同聆聽欣賞音樂的時候,我常常會讚歎於孩子們對音樂驚人的理解力。

還記得在第一次欣賞《藍色多瑙河》時,一位平時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在十多分鐘的時間裡,一直安靜的矗立在教室門口,直到把樂曲完整欣賞完。我問他:「你覺得這個曲子好聽嗎?」,他說:「很美。」我們一起共享了這個美好的,與音樂同在的時刻。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每一次當我們靜靜聆聽音樂的時候,我們都會更加敬畏人類情感的深沉和寬廣。

音樂是好老師,好朋友,它像大自然一樣,是一種無言的陪伴和撫慰,激發起孩子們生而為人的尊嚴感,讓孩子們有勇氣淡定優雅地面對日後生活里的種種困難。

推薦閱讀:

最近,喜歡上一個小女孩
孕期每個月都需要什麼營養,你get到了嗎?
奶粉,你選對了嗎?
德國婆婆說,人人都要穿內褲!!!
寶寶成長誤區——其他誤區

TAG:兒童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