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偏愛處心積慮的讀書方式
對於讀書這件事,總是分為兩派:無用而讀和處心積慮的讀。至於讀書有無用,我的答案是一定有用,且有大用。
但就讀書的方式而言,我更偏好於後者:處心積慮的讀。這兩種方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是憑個人喜好,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精進自己。
著名的驚悚小說作家史蒂芬·金就曾在其寫作自傳中寫道,他創作的靈感都來自於生活的細節,而他的寫作手法都來自於其大量的閱讀,更多的是毫無目的性的閱讀。所以他自我評價每天的生活就是:讀文字和寫文字。
因為他從內心深處喜好閱讀,喜好那種沉浸於文字世界的生活。
而我並不喜好閱讀,儘管我去哪裡隨身都會攜帶一本書,但是我真的不喜好閱讀。我很少讀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我讀過的小說屈指可數。我所涉獵的大多是歷史,哲學,心理學,管理學一類的書籍,而選擇讀這幾類書大多都是基於「想要得到什麼啟示」的目的而去讀的。
因此,我常能在歷史中見到時代演變的趨勢,在哲學作品中學會些生活的態度,通過心理學中的邏輯推測出很多正史絕不會記錄的真相,綜合前者總結出人際交往的要點融合於管理之中……
一言以蔽之,我是一個很功利的讀者。
但是有所得,而後才更有動力,我大概就屬於這類處心積慮的人,我想有很多人跟我也很相似,至少在讀書的選擇上。
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金剛經》
法無定法,只要能通達彼岸,就是正法。讀書也一樣,從來沒有誰能定義哪一種讀書的方式是正確的,畢竟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尊重世界的多樣性,人類的多樣性,是非常重要的。
而我今天,也僅僅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方式,權當拋磚引玉罷了。
1.
讀書須得有的放矢
人是環境下的產物,只要在環境中生存,就需要做事的動機,就需要在環境中獲得反饋,深化動機,讀書也不例外。
經常聽朋友說「我不喜歡讀書」,大多是因為他沒有在讀書中獲得即時的反饋,而遇到問題時需要尋求的解決方式大多很難臨時抱佛腳習得。所以久而久之,對讀書並不會產生什麼好感。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從最需要最貼近自身工作學習類的書籍開始讀起,因為那是最容易有所得的。
一旦自己讀書所得在工作中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哪怕是朋友圈秀兩頁封面給了自己存在感,那也是一種動力,任何一種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每一個在養成習慣過程中的一絲動力都很有價值。
而且,先從最貼近自己生活工作的書籍入手,也更易吸收,倘若一開始讀書就從馮友蘭先生的《哲學簡史》開始,估計這輩子都不想看書了。
尊重人性的第一步,就是接受人性的懶惰,思維和行動的懶惰。
2.
讀書須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讀每一本書,都需要辯證的看待,不要盲目的記背。
現在中國的教育,已經抹殺了孩子思辨的能力,從一入學就在不斷挖掘孩子的記憶潛能,豈不知,再好的記憶力,跟阿爾法狗比起來,都是不入流。
人和機器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的思辨能力。
讀書最大的價值,也在於此,提升人的思辨能力。否則,從古至今幾千年來,那需要這麼多書,大家都去記老祖宗的書就行了,3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有幾本《論語》《道德經》就夠了,又怎會產生浩如星海的萬卷藏書呢?
論及思辨,就需要辯證的看待每本書,尤其是史書。我們今天看世界大多都在實行民主制度,而回看歷史,就會不由自主的鄙夷封建帝制,覺得當時的人真迂腐。而假若回到當時的歷史時期來看,帝制未必不是當時最好的政治制度。而民主也一定不是永恆的,沒有任何制度能做到一勞永逸,時代是變化的,世界是不連續的,這才是世界乃至宇宙運行的本質。
所以,讀每一本書的時候,都要將作者的寫作大背景代入其見解中,才能更加客觀的看到作者見解的獨到之處,也才能更好的將作者的思考方式融匯於當下,用於眼前的決策。
佛說波若波羅蜜,即非波若波羅蜜,是名波若波羅蜜。
就連超智慧化身的釋迦牟尼也承認,自身所談論的佛法並不是真正佛法,因為時代在變遷,人在變,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每個人看待同一句話都有其不一樣的見解,即法無定法。
知道了作者的寫作大背景,還要知道作者寫作的目標讀者。畢竟,沒有任何一本書是寫給世上所有人看的,即便是所有人都適合讀,但作者本人絕不會立志寫一本針對所有人的書,無重點即無亮點,聖經可不是任誰都能寫得出來的。
了解目標讀者,有助於結合目標讀者習慣的思維方式來分析作者的見解,也是提升思辨能力的一個好方向。
結合以上二者,我總結出來一個思維模式方程。
思維模式的形成=作者思維軌跡*思維結果*寫作時代背景
以上兩點,是我個人的一些讀書的方式,希望大家辯證的看待,世無常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多去逛逛圖書館,那裡給人的不該是焦慮感,而是謙卑感。浩瀚的書海,都是人類文明的結晶,窮其一生難接近萬分之一,又有什麼資格去談論驕傲的自我呢?
推薦閱讀:
※如何做到「深入思考」,從這裡開始|-13
※心是孤獨的獵手
※初識BTC:讀 <精通比特幣>
※2017讀書總結
※【高代】Matrices:row re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