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更有效地管理孩子的行為?
在國外的幼兒園工作時,有一段時間,園中的四位小朋友成為了重點關注對象:
其中三個小朋友都是行為表現讓老師和家長很頭痛;另外一個小朋友是因為吃飯問題,家長主動向老師來尋求幫助。
幼兒園老師和家長們可以「統一戰線」,共同來解決問題,對我的觸動還是很大,切實地感受到Te Whariki裡面提到的family and community並不是一條「擺設」的文件條文,而是真真正正融入了日常工作中。
Te Whariki里會強調家庭和社區團體對兒童成長,主要參考了Bronfenbrenner提出的Ecological System Theory(生態系統理論)。
看起來很複雜的理論,但實際理解起來並不難:
小朋友身邊的環境,無論遠近,都對他們的成長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影響最大的就是Microsystem(微系統),家庭、學校、同伴等這些小朋友直接置身在其中的環境都被歸於這個系統中;Mesosystem(中間系統)強調的是微系統之間的關係和互動。
Exosystem(外系統)指的是間接影響到孩子的環境。一個典型外系統環境例子就是父母的工作環境。雖然孩子沒有直接置身於這個環境中,但父母在工作中產生的情緒變化可能會影響到和孩子的互動。
Macrosystem(宏系統)指的是廣泛存在的意識形態,例如文化就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宏系統的影響滲透在其他各個系統中,對每個人日常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這個理論還有一個很神奇的維度,就是Chronosystem(歷時系統)。這個維度讓整個理論立體起來,將時間維度上帶來的環境影響考慮進來:比如特定的歷史事件環境,一個人不同時期的人生經歷。
Te Whariki裡面比較強調的是Mesosystem(中間系統)這部分內容:老師和家長可以共同合作,使「家庭」和「學校」這兩個系統協調統一,設定共同目標,互相協助,有益於孩子的「development potential」(發展潛能)。
實際執行起來是什麼樣子的呢?
基本原則很簡單:家長和老師需要密切地溝通和交流。
例如目前在幼兒班有一個快三歲的小男孩L,讓老師比較頭疼的問題是很難讓他遵守規則。他最喜歡和他的好夥伴兩個人一起想出各式各樣的玩法,作為老師,我們通常不會幹涉太多。但是如果是踩進花園裡拔花拔草,活泥巴四處亂扔這類有破壞性、對他人有可能帶來傷害的玩法,老師們就不能坐而不管了。
再加上L已經快三歲和本身長得高,在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的時候,他總是能佔優勢:搶玩具常常得手,玩遊戲一定讓其他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氣了打起人來也很少吃虧。
目前的情況是,L很快就要轉入三歲以上的preschooler班級,而preschooler班級需要小朋友能夠更好地自我管理和遵守規則。然而L在這兩方面的表現都有待提高。如果以現在的狀態,L轉入新班級後,老師和他自己都會很辛苦。於是老師們決定,在L開始過渡到preschooler班級之前,著重幫助他改善一下行為。
首先,老師和家長溝通,得到家長的同意和配合:家長願意分享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小朋友在家庭中的表現情況;也願意配合老師在家庭中嘗試和在幼兒園相似的教育方法。
其次,主要負責老師會制定具體的措施,然後和小朋友溝通。在國外的幼兒園裡,要求使用postive strategies(積極策略)來應對解決問題。一般面對小朋友的問題時,Positive reinforcement(積極強化)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鼓勵目標行為的產生,增加目標行為出現的概率。例如幼兒園給L小朋友的方案就是「smiley chart」(微笑表格)和「notebook」(筆記本)。
「微笑表格」就是一種積極強化的工具:當L可以做到傾聽,遵守規則,及時停止不合適的行為時,老師會用誇獎、擁抱、high five等,讓L 感到老師對他的認可,同時在「微笑表格」上畫一個笑臉。
「筆記本」則是老師用來和家長溝通的工具:當L出現一些有待改進的行為,老師在制止和教導後,會記錄在本子上,用來和家長交流,讓家長更加詳細地了解孩子在園區的表現,回到家後,可以和孩子更仔細地溝通在幼兒園的這些行為。
在實行這個策略之前,老師也會和L小朋友耐心地講解,讓他了解「微笑表格」和「筆記本」是如何使用的。在小朋友明白和同意這個做法後,老師才會和其他老師溝通,確保所有人都了解並執行這個方案。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教育一個小朋友其實非常不容易,往往需要各方配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達到成效。
學校的確可以培養和教育孩子,但是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分歧時,往往最終能夠影響到孩子的是家庭。在嬰兒班時,一個媽媽經常給自己一歲多的女兒買甜甜圈當早餐。老師看到每次看到這種情況都很無奈,常常是拿走甜甜圈,給小姑娘換上幼兒園準備的morning tea。然而如果媽媽沒有意識到什麼是健康的飲食,那麼總有一天,沒有人再為小姑娘換掉她手中的食物。
學校教育很重要,但在我個人看來,教育最終還是要回歸於家庭。作為爸爸媽媽,需要做一些功課,畢竟當父母算是世界上最有挑戰性的工作了。在幼兒園看到小朋友的各種表現,除去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多多少少能看到家庭教育理念、家庭關係在孩子身上的影響。
在發展心理學中,Dr. Diana Baumrind是一位以研究 Parenting style(教養方式)而著名的心理學家。在上世紀60年代,她提出了「Pillar Theroy」,嘗試解釋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養成以及與家庭成員外的人的互動方式。通過長期研究,Baumrind總結出三種教養方式以及它們所帶來的影響,多年來,這個理論仍在被引用和作為其他研究的基礎。
專制型Authoritarian Parenting:Too Hard(太嚴格)
寬容型Permissive Parenting: Too Soft(太寬鬆)
權威型Authoritative Parenting:Just Right(剛剛好)
在Baumrind之後,Maccoby和Martin將她的理論整理升級,根據Demandingness(要求)和Responsiveness(回應)兩個維度,將家庭教養方式進行了分類,在三種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第四個類型:
忽視型Neglectful Parenting:Uninvolved(不管不問)
寬容型
Low Demandingness, High Responsiveness
低要求,高回應
這種教養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溺愛」。家長很少給孩子限制,不設定規矩,面對孩子的要求通常很難拒絕。
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往往容易:
*不善於情緒調節、自我管理
*很難遵守規則
*自我中心
*社交中出現問題
*面對挑戰時很難堅持
寬容型的家長往往心腸軟,或是已經被孩子的行為所「劫持」,很難「不再寬容」。和專制型家長相反,寬容型家長不做選擇地滿足孩子的需求,成為了孩子之後很多行為問題的根本原因。
權威型
High Demandingness, High Responsiveness
高要求,高回應
這種教養方式可以理解為「民主式」的教育。家長在教育中對孩子有要求和限制,但面對孩子自身所有的意願和想法不會一味打壓否定,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興趣。
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通常:
*快樂、滿足
*獨立
*自信
*良好的社交能力
*心理、情緒健康
*更少的過激行為問題
多年的研究發現權威型的教養方式有益於培養積極向上的品質,因此也一直被推崇。權威型教養方式一方面對孩子有要求,另一方面又讓孩子順從自己的天性發展,是一種相對平衡的教育方式。
忽視型
Low Demandingness, Low Responsiveness
低要求,低回應
這種方式其實都談不上是教養方式,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几乎沒有投入精力...他們不會管教孩子,同時也無視孩子自身的需求。
在這種忽視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行為情緒問題程度也是比較嚴重的:
*易衝動
*難以控制情緒
*更多的行為和心理問題
大家可以試著回憶一下自己成長過程中接受的教育模式,再來審視一下現在的自己,其實不難發現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塑造的。家庭是孩子非常重要的學習環境,家長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希望爸爸媽媽們都可以找到最合適自家寶寶的教導方式,守護他們健康成長。當然,在學校作為老師的我們,也會盡心儘力噠~
推薦閱讀:
※超Q的中英雙語厚紙板遊戲書《小熊很忙》[0-3歲] | 小書屋
※民辦幼兒園紛紛向高品質轉型,原因何在?
※怎麼帶孩子才不會扼殺小孩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霍金式的人生意義,你該教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