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那麼久咖啡,你可知道中國咖啡之源?

中國咖啡的源頭-朱苦拉村隸屬大理市賓川縣平川鎮朱苦拉村委會(金沙江支流漁泡江畔),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彝族村寨。朱苦拉村是由彝族話「若客來」發音演變而來,原意為彎彎曲曲的山路,後人又把朱苦拉譯為「人間天堂」。由於交通不便,村民們進出都得靠走,朱苦拉村幾乎與世隔絕。也許正是由於它的封閉,才避免了歷史上各種各樣的折騰波及到這裡,使得這裡的咖啡樹和純樸的民風得以保留下來。此次小編就帶大家前往被稱為世外桃源的朱苦拉村探秘中國咖啡的源頭。

平川鎮到村子有51公里路,其中的10多公里為土石道路。從鎮上到朱苦拉村要經過30多公里的盤山道路,一側是懸崖,一側便是深淵,到村子單程得花2個小時,如遇下雨天,很容易發生山體滑坡,既沒有人進去,人也不會出來,即便是晴天,也僅越野車及摩托車能通過。

一路上經過「九十九道彎、八十八道坎」,終於見到了青瓦白牆朱苦拉村的全貌。不大的村子被咖啡樹環抱著, 一面是高山,一面是金沙江支流,所有的一切都是原生態的,處處都透露著神秘。

要走進村子必須先得穿過一片樹林,樹林其實是很古老的咖啡樹,背靠這片咖啡樹林生活的彝族村民對這一片咖啡有著融於血脈的感情,對他們來說咖啡是一種精神和信仰,能帶給他們力量。朱苦拉村的老一輩們都喜歡喝咖啡,並將這一習慣延續至今。在這樣一個帶著咖啡香氣的村子,村裡幾乎家家喝咖啡,只要是外面來的客人,無論去到哪個村民的家中,主人總會泡上一杯咖啡,當熱心的村民送上一杯熱乎乎的「水」,他們其實是端上一杯咖啡,咖啡如同水一樣,已經成為當地村民日常飲食重要的一部分。

關於朱苦拉咖啡的歷史要追溯到100多年前,19世紀末,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田德能從巴黎教區被派往雲南大理賓川傳教,為此,他起了這個中國名字,併入鄉隨俗地修建了一座當地建築風格的教堂,並在教堂的邊上種下了第一株咖啡樹,無心插柳柳成蔭,從此,咖啡林在教堂的周邊生長起來。誰也沒有想到,傳教士種下的一株咖啡樹,成就了朱苦拉的百年咖啡經典, 神父所種咖啡樹上掉落下來的種子,讓一片咖啡林在教堂的周邊生長起來,這也正是朱苦拉村至今尚存的24棵百年古咖啡樹。

時過境遷,田德能種下的那棵咖啡樹在1984年的大雪中被凍死,唯有斑駁的教堂至今仍矗立在村子的中心。而現在教堂的二樓成了朱苦拉村小孩的教室,這裡的小學總共只有3個年級,而鄭老師便是唯一的老師。

關於鄭老師還有段動人的愛情故事, 鄭老師不是本族人,也是這裡唯一的兩個漢人之一。30年前鄭老師結識了朱苦拉村的一個在四川當兵帥小伙,並相約退伍時一起回朱苦拉,他擔心姑娘不跟他走,不敢告訴姑娘朱苦拉是何等的山高路遠。在他退伍時,善良的四川姑娘跟隨著他從四川到雲南,一路走來山高路險,看不到盡頭。姑娘幾次放棄,試圖往回走,但茫茫大山卻找不到來時的路,筋疲力竭的她只好跟著小伙來到了朱苦拉。

她的到來,也改變了朱苦拉村沒有學校,孩子上不起學的面貌。鄭老師找到了教堂旁一間閑置的木樓做教室,教村裡的孩子們讀書、認字,整個學校就只有她一個老師。

百年後的今天,我們站在這些古老的咖啡樹下,聞著咖啡的香味,聽著動人的故事,內心無比的震撼。就這樣一個偏遠的山村卻傳承了中國咖啡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在大山深處熠熠生輝。一棵咖啡樹、一個村子、一個人、一段經年往事成就了朱苦拉咖啡的文化和信仰,身在繁華都市的我們應該找個時間去那裡聞一聞飄香百年的咖啡,在紅塵之外濾盡鉛華,讓這種遠離俗世浮塵的休憩滌盪我們疲憊的身心,靜謐心緒,在這崇山峻岭和成片咖啡林中找到信仰。

-End-

-圖文綜合自網路,如侵刪-

weixin.qq.com/r/DzvO1i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哥斯大黎加卡內特莊園音樂家系列咖啡生豆,疑似加了香精香料的做法?
咖啡的傳播與流行 (十二)咖啡館的意義
意式咖啡壓粉時請不要再旋轉拋光了
家用咖啡機能煮出來比星巴克等咖啡店更好喝的咖啡嗎?
【遠方,深海,鯊魚正圍攏而來】自家烘焙館時代的結束

TAG:咖啡 | 咖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