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部「土得掉渣」的紀錄片意外成為網紅,這樣的「匠心」就不該被埋沒!

在這個遍地都能作假炒作的無良媒體時代,我們厭惡透了外面那些妖艷賤貨,卻依然被迫接收著亂七八糟的垃圾信息。這個時代的工匠太少,擁有匠心的人更少。

一位導演,歷時三年,輾轉23個省份,行走126天,尋找199位手藝人,只想展現中國最普通,最平淡,即將消逝又緊扣我們內心的「中國工匠精神」。成片之後被13家電視台拒絕,卻在網路上卻意外走紅,豆瓣評分高達8.7分的紀錄片——《尋找手藝》

這是一部行走式紀錄片,攝影師是半路替補攝影的司機,錄音師也是第一次摸錄音機,還要客串燈光師和外聯,連所有設備都是二手殘次品,不專業、土得掉渣是觀眾對它的評價,但卻沒人貶低它所要表達的東西。

網友們:「很真實的紀錄片,也不用特意去挖掘故事,單純的給你看手藝人精湛的技藝,反而讓人唏噓惋惜傳統文化的消逝…」

五集的紀錄片,沒有台本,沒有套路,沒有精心準備的煽情和吹捧,靠抓拍去展現傳統手藝最質樸純粹的感覺,去重新挖掘人類樸素情感的感動,它們可能「土得掉渣」,但無論什麼時候,它們都會在人性的河流中閃閃發光。與其說這是在看一部紀錄片,不如說更像是一場對傳統手工藝的告別。

鏡頭下,他們過著最真實的生活,默默地傳承著那一不留神就要消失的「手藝」。

在雲南,一位80多歲的制傘老人坎溫,幾十年來在一個角落裡製作著一把又一把樸素而精緻的油紙傘。

鏡頭下的老人認真細緻地做著每一個細節,蒼老粗糙的雙手與過程中幾次崩斷的棉線,以及那滄桑的臉上流露出的錯愕表情,每一次都那麼地揪心,老人一共試了八次才成功將散架固定好。

終究還是老了......

村子裡原本有四位手工制傘的老人,拍的時候只剩坎溫一個,而今年2月份的時候坎溫老人也走了,村裡就再也沒有人制傘了。

新疆一位60多歲的老大爺吹奏巴拉曼的手藝,雖然語言不通,但通過鏡頭,那種悠遠空靈的聲音已經傳達到每一位觀眾的心裡。也許這門手藝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失傳,老人的兒子沒有學,甚至連聲音都吹不出來,這或許將會是我們一生中僅有的幾次聽到這種聲音了。

貴州的兩位老奶奶最後一次用極其原始的方法在鏡頭下展示傳統的手工造紙,她們打算用完原料以後就不在做這種事情了,因為時間久產量低,做了也很難再賣出去。當提出給他們拍張照時,兩位老人說了句最質樸的話:「這次我們的照片和名字可以到北京去了。」

在中國,像他們一樣的傳統手藝人日益稀少,導演只是用影片把手藝人的質樸和溫暖全部展現出來了,把中國人的精氣神與智慧作為影響保留下來。

什麼是工匠精神?或許,不僅僅是關乎手藝。還有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手藝已經走到了末端,但他們,不悲觀,不抱怨,盡自己的所能讓手藝多延續一些時間。什麼是工匠精神?更多的手藝人其實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也從來沒想到過要怎麼回答,他們或許出於生計,或許是出於興趣愛好,或許只是一種習慣。但他們,都在默默無聞中承載了這個國家的溫度。

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只是如嘮家常一樣,平平淡淡的敘述著整個故事。歷時三年從北京到新疆,從新疆到西藏,從西藏到貴州,從貴州到湖南,從南方再到北方。對導演張景來說,這已經不能算作夢想,更像是一種使命般:

「現在,我身處現代都市,已經無法將我的山林生存技巧傳授給孩子們,孩子們也用不這些。但是有些智慧至少可以作為影像保留下來,畢竟這些智慧讓中國得以延續數千年。也有必要讓孩子們知道,中國,遠遠不止你身邊經常看到的那些。

手工藝人,還有他們的手藝、他們的產品,連同他們的環境,形成一種無形的溫暖。這種溫暖超乎了文字的表達和圖像的記載,它始終環繞在我身邊,它鼓勵和推動著我滿懷激情地把《尋找手藝》完成。 」

儘管這部代價巨大的《尋找手藝》帶來的商業價值微乎其微,但張景仍然打算要拍第二季,在他看來「好不容易腦袋洗乾淨了,就不碰商業的東西了」。

或許在導演的內心其實也有種「工匠」精神在吧,否則觀眾也無法看到一部如此質樸的紀錄片。反觀國內一些影視作品,打著溫情牌,一次又一次的精神綁架消磨著我們的耐心。

國產電影不是出不起走心片,好作品都是靠時間磨鍊出來的。開心麻花出品堅持一年只出一部精品的《羞羞的鐵拳》,吳京拍了三年的《戰狼2》,以及四年打磨劇本正在拍攝中的《終極代碼》等,這些都算是用匠心和時間打造的新作品,還有那些差點被「快餐式」電影淹沒了的小眾電影《岡仁波齊》與《二十二》。

發現一部好電影猶如大海淘沙,但等待一部好電影卻容易的多,期待《尋找手藝》第二季,也希望更多的手工藝人能走入大眾視界,或許那些傳統工藝終有一天會消失,但也許知道的人多了,它們消失的速度可能就會慢一點,這大概就是我們最後的期盼了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破局》的主演郭富城?
苗僑偉電影哪部是你最喜歡的?
電影人間中毒怎麼樣?好看嗎?
《唐人街探案2》到底是不是抄襲?

TAG: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