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次帝都,讓浮華背後的樸素生活挑動你的味蕾---你的胃會告訴你,哪裡是故鄉(三)

最近重新讀了一遍《四世同堂》。

本來只是借用這個機會讓自己可以重新靜下來好好讀一本書,尚未讀完,我就開始心猿意馬地想起來那些支撐著新老各代北京人味蕾的食物。是的,我果斷放下了看到一半的書,換上了寬鬆的衣服,舒適的平底鞋出門了。

國慶長假,這是北京最美的季節:天高雲淡,陽光燦爛,再也沒有比現在更好的了。佐以美食,你必會戀戀不忘。

走吧,跟著你姐,走街串巷找點兒吃的去吧~


坐標:朝陽北路

豆漿 & 焦圈兒 & 六必居鹹菜

小區附近隨便找了家早餐店。你以為我會點豆汁兒?別逗了!我喜歡的是豆漿 & 焦圈兒 & 六必居鹹菜。我相信,這是大多數年輕的北京人更喜歡的選擇。當然對於很多老一代北京人來說,標配焦圈兒的一定是豆汁兒。

不過,如果遇見地道的豆汁兒老店,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對於這種食物一半會有兩種結果心態:死心 & 愛上。(注意:我說的是地道豆汁兒!!!)


坐標:帽兒衚衕

炒肝兒

炒肝兒不是炒豬肝,不是炒的,而是煮出來的,而且除了肝,還有肥腸,肥腸一般還比肝更多一些。地道的、好的炒肝兒一定是欠汁香滑,蒜香濃郁,腸兒肥美異常。事實上,這是北京早餐系列的食物。


坐標:南鑼鼓巷

老北京乳酪

北京人具有典型北方人的豪爽和痞氣,同時也兼備對於美味的精細追求。你以為乳酪是西方人和西藏人才會有的嗎?NO!!!老北京乳酪能帶來的不僅是蛋白質豐富醇厚的口感,還有嫩滑晶瑩的外觀。講究一點的甜品店會撒上幾粒山楂糕或者葡萄乾,酸甜的層次更加明顯富裕。

冰糖葫蘆

顆粒夠大、果肉豐滿、顏色嬌艷的山楂裹上剔透的冰糖外衣,折射出秋季最喜慶繁華的色澤。一口咬下去,脆的冰糖、軟的果肉、甜的糖衣、酸的山楂,配上頭頂燦爛的陽光,你嘴角上揚的角度,一定代表的是幸福和甜蜜。


坐標:鼓樓

驢肉火燒

北京的驢肉火燒分為兩種流派:河間驢肉火燒 & 保定驢肉火燒。河間驢肉火燒一般是長形的,保定驢肉火燒一般是圓形的。

我知道你一定會問:為什麼都是河北的?

是的,北京的驢肉火燒來源於河北,但是,你在北京也一定會吃到正宗的地道的驢肉火燒。

火燒,是一種麵餅。剛出鍋的火燒烤得外面焦脆、裡面柔軟,填滿肉質細嫩,清香可口的驢肉和味道豐富的佐料,絕對是濃香有餘。

(PS:驢肉火燒一定要趁熱吃,此時的麵餅焦脆,驢肉香嫩。如果涼了,麵餅會變得又硬又瓷實,驢肉也會因為油膩而凝結成塊)


坐標:什剎海

豌豆黃兒

請你們在念這個詞語的時候,一定加上「兒」,這樣的念法像是豌豆黃兒本身的嫩滑香甜。豌豆黃兒,應該是最常出現在電視劇里的宮廷小吃,尤其是宮廷劇。

按照北京的傳統,豌豆黃兒在農曆三月初三上市,打開北京人春季的味蕾,然後延至夏末。這應該是北京春夏時節最好的應時糕點。口感細膩,色澤鮮亮,香甜軟糯。

當科技改變了四季輪迴對於時節需求的影響,豌豆黃兒變成了一年四季可以隨時享用的食物,於是,它變成了我們日常隨時可以享用的部分。正式因為這份兒及時的可得性,生活增添的甜蜜和自然更加頻繁。

驢打滾兒

OF COURSE,當你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請在念出來的時候自動兒化音。沒辦法,我們就是這樣嚴肅而又俏皮的北京吃食兒!!(嘚瑟臉)

驢打滾兒,事實上是有學名的:豆面糕。可能是太缺乏趣味性,已經被大多數人忘記啦!這個老北京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成品紅、白、黃三色分明。據說因為最後的製作工序需要裹上炒熟的黃豆面,就像郊野的野驢撒歡打滾兒時楊起的陣陣黃土,因此得名驢打滾兒。

你一定要相信,上好的糯米糕與香甜的紅豆沙碰撞出來的口感,是實在樸素並且柔軟的。外面裹的黃豆面是帶著蛋白質爆香之後獨有的誘人香氣,牽引著你蠢蠢欲動的胃。


坐標:地安門

北京餛飩

(此段話,姐姐打算用純正北京腔講給您各位!)

說起餛飩,對於咱中華兒女來說也不算什麼新鮮奇特的吃食兒。據史料記載,餛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問世,南北朝的時候就很普遍了。用現而今的話兒說:流行吃餛飩。再往後,唐宋元明清的史書上也都記得真真兒的:平日里逢上趕集、廟會,街上的餛飩攤兒、餛飩挑兒、餛飩鋪兒,也都是司空見慣。

北京的餛飩隨了北京人敞亮的性格,所以餡兒大皮薄,湯汁兒香濃。大碗的餛飩冒著熱騰騰的氣兒,順手撒上點兒金色的冬菜、黑色的紫菜、黃色的蝦皮兒、碧綠的香菜、紅色的辣油,色香味便全都有了。配著餛飩吃的,最好是芝麻燒餅。烤香的芝麻隨著麵餅子一起嚼在嘴裡,喝一口灑滿蔥花香菜的餛飩雞湯,別提多棒了!

各位,您要是得空的話,走街串巷找點兒吃的,也是個樂子!

(怎樣,姐這北京話說得可還行?!)


坐標:前門大街

老北京燒麥

這種食物在中國有南北之分,首先從叫法上來說,南方一半稱之為「燒賣」,餡兒料多用糯米;北方叫做「燒麥」,餡兒料多用牛羊肉。燒麥是北京久負盛名的漢族小吃之一。燒麥出現於元大都,是地道的北京小吃。燒麥起源於包子,它與包子的區別在於頂部不封口,作石榴狀。(據我這個有底線、有文化、有內涵的資深吃貨了解:)清乾隆年間的竹枝詞有「燒麥餛鈍列滿盤」的說法。

老北京的燒麥用燙麵做皮,牛肉或者羊肉伴隨著當季時蔬,加上切碎的胡蘿蔔和木耳做餡兒,鮮香可口。北京人一般會在吃燒麥的時候泡上一壺濃茶。現如今,年輕人更習慣將燒麥沾著醋或者辣醬來吃。

不管你有沒有動心,反正我已經愛上了!


坐標:護國寺

艾窩窩

單是聽這個名字,就有種憨厚可愛的感覺,對吧?!

艾窩窩是老北京清真風味小吃。曾有詩云「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哈哈哈,看了這麼多年的書,終於有一句誇讚美食的用上了!)

艾窩窩潔白如霜,老北京人會在上面點綴以色澤紅艷的山楂糕,雪裡一點紅。咬一口,細膩柔韌的外衣,餡心鬆軟香甜。

愛吃甜食的人兒們,這絕對是福音。

糖火燒

糖火燒是老北京人最常吃的早點之一。樸素的外形,飽滿的體態,醇香的味道。餡料用紅糖、桂花、芝麻醬和油混合而成。餅皮烤得香甜酥脆,外衣裹著的厚厚的芝麻,嘖嘖嘖,尤其是剛出爐的,真的香得不得了。

如果你在路邊或者街邊遇見了,真的可以停下來,買一個嘗嘗:綿軟不粘,香甜味厚。

麵茶

麵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早上售賣。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麵茶,乾薑麻醬總須加」。(厲害了word姐,已經把文藝范兒用到爐火純青了!嘿嘿~)

麵茶味道咸鮮。喝麵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麵茶不是茶湯,而是黍子面或小米麵煮成的糊狀物,表面淋上芝麻醬,芝麻醬要提起來拉成絲狀轉著圈地澆在麵茶上。

其實麵茶不止是北京才有的,像是天津,山西晉中、太原等好多地方也都有喝麵茶的風俗習慣。

不過講真,第一次喝麵茶,您得稍微慢點兒,要不然很容易被燙傷。(咳咳咳,不小心暴露了自己~)

糖耳朵

糖耳朵事實上是有正經名字的:蜜麻花。

前人有詩曰:「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一般這種食物不會在夏季出現,因為糖耳朵外衣是一層厚厚的糖衣,夏季炎熱,糖衣容易脫落。

現在是最好的季節,秋風習習,寒意乍現。糖耳朵用最燦爛的姿態妖嬈地出現在街頭,飯店,或者是很多老北京小吃店的菜單上。

色澤棕黃油亮,綿潤鬆軟。如果你心情不好,就來吃糖耳朵吧!從嘴裡一路甜到心裡:這就是我吃到糖耳朵最鮮明的感受。

炸糕

這家炸糕說我在街邊隨便的一家老北京小吃店裡吃到的,同行的北京大妞兒說這個算得上是地道的味道。

老北京炸糕一般用的是紅豆沙餡兒的,還加了桂花,所以吃起來有淡淡的桂花香。外衣纖薄酥脆,內餡兒甜軟細膩,花香清新淡雅,相信我,這種最為普通的民間糕點一定會帶給你不一樣的味覺和視覺衝擊。

坐標:王府井

鹵煮

說起鹵煮,真的是老北京純粹的食物,絕對的土生土長,比京劇還純粹。我只能說,第一次吃過鹵煮之後,就喜歡上了。

喜歡吃鹵煮的朋友肯定都有這樣一個共識:一定要乾淨,肥腸的處理就顯得特別重要。地道的北京鹵煮新鮮沒有臟腥味,也沒有濃重的五香粉味,老湯鮮濃的混著肉香,肥腸的嫩脆肥香,肺的軟滑入味,浸滿湯汁的炸豆腐,澆上點蒜汁和醋,再來上一勺辣椒油,美美的吃上一碗,絕對解饞!

爆肚(dǔ)兒

依舊是敲黑板強調:讀這個名字時候請兒化!

爆肚兒,可是北京的出名小吃,不管是北京人還是京外人,愛這口兒的應該不在少數。老北京爆肚兒的做法有三種:油爆、芫爆和湯爆。舊時,油爆和芫爆只有在飯館裡才吃得著,街頭小攤兒也就是用白水爆一下。發展至今,說到爆肚兒,基本上泛指湯爆了。

吃爆肚還需蘸作料,肚兒的作料和涮羊肉的調料差不多,只是不同的店家有不同的原料配比。老北京當時分東安市場和南城天橋兩派,逛東安的闊人多,愛吃清淡口味的,調料里不加醬豆腐、韭菜花和鹵蝦油;而逛天橋的窮人多,口味重,調料里就要加這些東西了。 吃爆肚時一般一口只夾一塊,要抹著碗底托著香菜蔥蘸起調料入口。同時吃爆肚要講究「齒感」,如果鄰座的人聽聲音以為您在嚼一塊嫩黃瓜,那不用問了您已經是一位吃爆肚的老行家了。

坐標:前門大街

東來順涮羊肉

據說東來順的涮羊肉具有「選料精、糖蒜脆、調料香、火鍋旺」四大特點。我親自體驗來了!

鍋端上來,我就想抱著鍋回家,因為這個鍋真的太漂亮了:印花雕花,造型別緻。看過了太多現代簡約洋氣的廚具鍋灶,這種帶著歷史感的銅鍋端上來,還有燒得正旺的炭火在鍋底散發著炙熱的溫度,忽然有種不一樣的用餐體驗。

滾開的湯水只是清水,沒有任何佐料的湯底。廚師說,這樣才能嘗到羊肉最純正的鮮美。據說東來順所涮羊肉選自內蒙錫林郭勒盟一年至一年半閹過的羊,肉質細嫩,無膻味。

糖蒜是東來順最具特色的佐料。它選自河北霸州市大清河的優良品種大六瓣蒜,無異味,酸甜適口,口感清脆、開胃解膩。

全聚德烤鴨

這個,當然自不必多說,網路上隨便搜索一下,就能知道太多關於全聚德烤鴨的信息。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來北京,有機會還是要體驗一下全聚德的烤鴨的。

鴨肉的質地超級細膩柔軟,味道清淡。鴨肉皮香脆可口,咬一口,鴨皮裡面的油滲出來,滿口清香。荷葉餅纖薄柔韌,晶瑩剔透。

當然,地道的北京吃法是這樣的:拿一張荷葉餅,將鴨肉蘸上醬料,加上切成條的黃瓜,蔥絲,然後捲起來吃。

北京的烤鴨不是只有全聚德的最好吃,也還有很多其他店的烤鴨也都很好。但是全聚德的真的需要體驗一次,因為全聚德的烤鴨會整隻或者半隻上上來,廚師會在你面前將烤鴨切成一片一片。整個過程,是一場表演,精彩絕倫。

如果你也熱愛著生活,我們一起大街小巷,看看這座城市浮華背後最為殷實樸素的生活。或許只是一頓早餐,或許只是街邊的一份兒點心,也或許是隨手買過來的一串兒糖葫蘆,都是皇城留下的關於時光和歷史的最好佐證。

不用擔心,時光沉澱下來的歷史不止在書中可以看到。我們用自己的舌尖,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熱情,一樣可以感知這厚重文化所帶來的旖旎風光和饕餮盛宴。

關於美食,

會持續奉上。

熱愛生活,

從美食開始!

weixin.qq.com/r/HT_Xj7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紅燒魚的家常做法,照著做外焦里嫩魚皮不破
為什麼會有肥牛片,肥羊片,卻沒有肥豬片?是因為豬肉做成薄片不好吃,還是因為其它原因?
回頭問問這天空,這人生可輕易嗎
我對這條魚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極品摳門男,買份鴨脖都不肯,居然還讓我看這個

TAG:美食 | 北京美食 | 故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