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假裝我是一個文化人

是的,我就是一個商家,賣點小玩意兒的。

2000年初的時候,才經歷了實體經濟的一波浪潮,退潮之後發現自己居然是個裸泳者。當時就想,以後不要再做重資產的行當了。

那個時候,浪潮裡面活下來的人手裡都有了點錢,我的目標也很簡單,從他們的兜里掏一點兒出來就好。我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2000左右,大學才開始擴招不久,那個時候國內的氛圍挺好,還沒有攀比奢侈品的風氣,大家都以當一個文化人為榮。那時掙了一點錢的人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麼文化的,搭著改革的春風獲得了第一桶金之後,迫不及待的想給自己弄點筆墨的香氣。

所以我開始賣字畫。

字畫是最快能夠提升一個沒有文化的人的文化修養的。這句話念起來比較繞口,解釋起來倒是很簡單。

要做到滿腹經綸,很難,一個真正的文化人需要多年的正規教育,這是拿錢換時間辦不到的事情。要做到假裝有文化,也很難,專門弄個藏書架上面堆滿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書倒是容易,遇到有人剛好看過要聊幾句卻難免尷尬。收藏字畫就簡單了,字畫的創作者作背書,至少可以有一點雅的味道,跟人聊起來,直白的說我是一個粗人,親近名家就想接點書香氣,也能讓大家欣然接受。

所以我的生意還不錯。

這條路走著走著,走歪了。

所謂人都是貪心的,字畫生意雖然不錯,但是掙不了多少錢,也就是個混溫飽的事。但是接觸的人多了,裡面難免有大雅之人,於是入了古玩的坑。

我是賣東西的,不是買東西的。這個定位一直放在心裡不敢忘記,所以還好,整了幾年的古玩並沒有跳什麼坑。古玩收藏於我來說,不過都是些商品,跟蘿蔔白菜並沒有什麼不同。即使是能跟人一起聊得頭頭是道,心裏面卻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

古玩其實是個小眾消費的事,比字畫更小眾。

那個時候,我們老是往拍賣會跑,一次弄個幾十件去參拍。然後約上很多自己人,隨時準備好舉牌。

拍賣會是知道的。

也不是說水深水淺,每個行當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在各種亂七八糟的電視劇裡面演來,一群人舉牌成交之後,就按報價付錢拿走東西。其實真實的玩法並不是這樣。

我們進去參拍之前要繳一筆保證金,並不高。然後大家舉舉牌,把東西拍下來之後,如果不去付款,這個保證金就會被罰扣掉。這就是最簡單的遊戲規則。

一件物品拍到後面,每次加價的幅度都會遠遠超過這個保證金。很直白的說,拍賣的整個流程,不過是篩選一下是不是真的有意向買家。

確認了真的有買家之後,我們會私底下去溝通成交。如果沒有買家,我們就自己抬抬價,讓拍品每次都升值一點點。

這是一個多贏的遊戲。

然後這件事到了後面就失控了。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能收到的不過就是些小東西,拍來拍去不過幾萬十來萬。然而做到後面的時候,慢慢的收到了一些不得了的好東西,反而不能出手了。

不客氣的說,當時我們有幾件藏品都是了不得的,放在很多地方可以當鎮館之寶。

這個時候,遊戲已經玩大了,再不受掌控。

後來,由政府牽頭,我們成立了私人博物館。後來,我們也不再參與這個遊戲。

雖然在合適的時間功成身退,仍然覺得身心疲憊。

那個時候正是紅木熱時期,連天紅的廣告滿天都是。外行的人買得熱鬧,內行的人就在看生意的門道。

要買東西先交錢,然後回去等著,做好了才給你送來。這個時間可能2-3個月,也可能因為某種某種原因要1-2年。這個錢太好賺了。

於是我們也進了紅木的坑。尼瑪這坑比以前的坑都貴!一個麻雀大的小展廳,硬生生的扔進去了幾百萬才能鋪滿樣品。

這個時候的紅木市場,經歷了全民狂歡,開始降溫。這個時間已經是2010年以後了,實體經濟開始下滑,股市又收割了一波韭菜,無數中產死無葬身之地。

突然之間,整個市場都變得很尷尬。以前來逛紅木市場的人都想買套傢具,現在來逛紅木市場的人只能買條手串。

一大批一大批的商家死掉了。隔三差五就有人關門閉店。現在的紅木傢具市場,基本就是鬼城。

我們也一樣,不知所措的硬扛了2年之後,多賠了100多萬房租,把老底全部清0之後,還是關門了。

命運就是一個環,從哪裡開始就回到哪裡去。從無中來,終歸於無。

(為了隱去身份,本文所有圖片來源於互聯網。非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告知我,我會刪除。)


推薦閱讀:

我剛剛在紐約doyle拍賣行拍下幾件藏品,能讓大家幫我看看嗎?謝謝各位了?畢竟小白一個花了錢心理打鼓?
求各位大神幫忙鑒定下這個花瓶,估計多少錢?(意外碰壞了,需賠償)求救
為什麼古玩交易的時候要帶個不懂行的人在身邊?
寶石不能當飯吃,有何作用?
古玩市場有哪些黑話。?

TAG:古玩 | 紅木傢具 | 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