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餵飽我們的,會是昆蟲食品嗎?
電影《雪國列車》中,為了應對溫室效應,人類發射了冷凍劑,將地球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極寒中。只有少數人乘坐特製的列車逃過一劫。而乘客們賴以為生的能量塊,便是用昆蟲製成的。
主角柯蒂斯手中的便是用昆蟲加工成的蛋白能量塊
今年 8 月 21 日,瑞士第二大連鎖超市庫普開始銷售昆蟲漢堡和昆蟲丸子,原料是富含蛋白質的粉虱。
在糧食緊缺的同時,人口卻在飛速增長,昆蟲作為優秀的營養來源,正慢慢地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昆蟲,未來食物的主角?
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預計可達90億。「未來人類吃什麼」已經不是一個假想,而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2013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了一項名為《可食用昆蟲:食物和飼料保障的未來前景》的報告。報告中提到,全世界可供人類食用的昆蟲超過1900種,許多昆蟲富含優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纖維和礦物質,可以作為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有助於緩解當前全球糧食和飼料短缺問題 。
2015年,世界銀行也發布了題為《昆蟲:人類未來食物?》的專題報道,稱全球人口增速、土地缺乏、海洋遭過度捕撈、氣候變化給全球食物體系構成了額外壓力,因此,養殖供人類或動物食用的昆蟲,被視為滿足全球食物需求和緩解環境負擔的潛在替代方案。
目前消費最多的昆蟲(圖片來源:FAO)
以蝗蟲為例,它的蛋白質含量高達74.88%、脂肪含量為5.25%,並且其氨基酸含量比魚類高1.8%~28.2%,通過與傳統肉類(牛肉)的對比發現,每100g牛肉(乾重)鐵的含量為6mg,而每100g蝗蟲(乾重)的鐵含量則為8~20mg。
並且,同樣生產1千克的蛋白質,餵給供養上牲畜是昆蟲的12倍,用水方面是昆蟲的20000倍,而在溫室氣體的排放上,昆蟲只有牲畜的百分之一。可以說,昆蟲用更少的資源換來了更多的食物,而且減輕了環境負擔。
昆蟲食品的新形態
全世界幾乎都有食用昆蟲的習慣,人類可食用的昆蟲在全球超過1900種。
對於昆蟲作為未來食物的備選,人類的心理障礙也許是這一替代食物遇到的最大阻力。很多時候,人們從心理上拒絕食用這種「替代食物」。
對此,研究人員和廚師們腦洞大開,用各種創意將昆蟲與普通食物混合在一起,製成麵包、薯片、餅乾等日常食物,從而規避掉昆蟲形態令人產生的不適,讓更多人可以接受昆蟲食品。
為了實現可持續增長,百事公司實行了營養孵化器項目,將與八家入圍決賽的初創公司合作以助品牌發展。今年初,百事公司公布,Jiminis,一家用昆蟲製作零食產品的公司,最終入圍百事公司營養孵化器決賽。
Jimini』s(法國) - 由蟋蟀麵粉製成的零食產品
瑞典甜品公司(Bitty)開發出蟋蟀的「小清新」吃法——把蟋蟀壓成蟋蟀粉,將蟋蟀粉與其他的烘焙原料混合,製作出蟋蟀麵粉餅乾。
美國人Gabi Lewis和Greg Sewitz在2014年創立EXO公司,研究昆蟲蛋白質產品,當年首批發行的5萬條蛋白棒,幾周內就在網上被搶購一空。這種能量棒不僅口味多樣,而且每塊能量棒的蟋蟀含量達40隻。
泰國公司Bugsolutely用蟋蟀製作了Cricket Pasta蟋蟀意麵。高含量的蟋蟀麵粉使其顏色和口感媲美於全麥意麵和烘焙杏仁。其原材料主要有人工養殖的蟋蟀。
阻擋前進的障礙
目前,科學家對於昆蟲的食品安全性還缺乏系統研究,某些突出問題仍然存在,例如野外捕獲的昆蟲可能會沾染其他污染物質,而工業化飼養的昆蟲,由於昆蟲也有自身的病原體:病毒、細菌、真菌等,也可能會給人類或者牲畜帶來危險。
除此之外,昆蟲的高蛋白質含量也可能在食用過程中引發過敏反應。例如,對原肌球蛋白過敏的人群不可以食用甲殼類(蝦、蟹)食物,而昆蟲和甲殼綱體的原肌球蛋白序列類似,因此,對甲殼類過敏的人群也不能輕易嘗試食用昆蟲。
美好的展望
上文提到的瑞士是首個批准售賣可供人類食用昆蟲食品的歐洲國家。去年 5 月,瑞士食品安全法經修改後允許銷售含以下三種昆蟲的食品:蟋蟀、蚱蜢以及粉虱。上述昆蟲長期以來被用作動物飼料。按照瑞士法律,它們必須在嚴格監管下培育出四代後,才被認為適合人類食用。
荷蘭零售巨頭Jumbo也在400多家連鎖超市中全線推出昆蟲食品,並且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
昆蟲的飼養技術也在日新月異地進步,這是紐約的非盈利性組織Terreform ONE設計的蟋蟀農場,這個養殖場的外形雖然看上去像外星人的飛船,但是這樣奇特的外形更利於它作為模塊化進行組裝和拆卸。而每一組模塊裡面都住著大量的蟋蟀。「成熟」的蟋蟀將被風乾,然後研磨成粉末,再加工為成品提供給消費者。
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兩位進化生物學家David Gramaldi和Michael S. Engel 在他們合著的Evolution of the Insects一書中統計了全世界至2004年已被命名的物種,共158.72萬種,其中昆蟲92.50萬種,非昆蟲節肢動物12.30萬種,脊索動物12.30萬種,其他類型的動物11.60萬種,維管植物24.84萬種,藻類2.70萬種,真菌6.90萬種,真核原生生物3.00萬種,病毒0.10萬種,無核原生生物0.48萬種。 那麼,當今地球上還沒有被命名的物種有多少呢?大多數進化生物學家推測當今地球上生存的昆蟲大約有500萬種,可見現已被命名的昆蟲種還不到總數的20%。
昆蟲佔據了地球上大約三分之二的物種數量,在這個人口飛速增長,資源卻有限的年代,昆蟲製品會不會成為我們未來餐桌上的主角?昆蟲食品在食品可持續領域將有什麼樣的未來呢?
參考資料:
[1] 2016 Global hungerindex: Getting to zero hunger. https://www.ifpri.org/publication/2016- global-hunger-index-getting-zero-hunger.
[2] FAO/WUR. Edible insects: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 2013.
[3] http://www.worldbank.org/en/news/feature/2015/06/10/grasshoppers-at-the-movies-or-the-food-of-the-future.
[4] 劉樹生. 小蟲子,大學問——煙粉虱隱存種複合群的系統分類[J]. 科學觀察, 2016(6):52-54.
推薦閱讀:
※義大利製造-環保的可再生木結構房屋落成於巴西Blumenau
※Scalers:我只吸引愛學習的行動者,其餘的,多一個都不要
※聚焦古著與循環再造,看看可持續時尚離我們真的遙遠嗎?
※時尚消費升級的風口下,「環保」是否能夠成為服裝品牌的一大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