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車市回顧(7.30-8.5)
第二周
換將
8月1日,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平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長安)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徐留平對調。
兩年前,也就是2015年,東風集團和一汽集團互換掌門人:一汽集團前任董事長竺延風接替徐平出任東風汽車董事長,而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則任職一汽集團董事長。也就是說,徐平兩年前剛剛來到一汽,兩年之後就即將去往長安。
徐留平三大主要挑戰:
1. 混改和整體上市。中央要求所有央企今年底之前,全部完成企業化改制,積極推進混改、推進整體上市。徐留平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推進整體上市,推進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為了完成一汽集團整體上市的戰略任務,可能會對天津一汽、一汽轎車等上市公司進行一定程度的資產重組,向資本市場講述一個屬於徐留平的一汽故事。
2. 強化研發體系,發展自主品牌。
3. 選拔及引進人才,一汽集團總經理空缺已經兩年左右。
媒體這樣評價即將在一汽大展手腳的徐留平:「徐留平是一個敢想敢幹的人,此前在他上任長安不久,就提出了堅持推動長安從單一微車製造商向自主轎車製造商轉型的戰略,投入重金打造「五國九地」研發模式,終在2014年初見成效並與2015年達到巔峰,長安一度成為自主車企學習的標杆。毋庸置疑,徐留平的管理能力和對自主汽車的發展思路在方向上是正確的,這或是上層選擇徐留平入主一汽的原因」。
但共和國長子從成立到現在,各種矛盾盤根錯節,並不那麼容易解決。
2017年2月,東風集團和一汽集團宣布在技術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雙方簽署了共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圍繞新平台建設、網聯技術、電池發動機等五大領域深入合作。
2017年4月,東風集團和一汽集團再次高管換防:一汽轎車總經理安鐵成任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東風汽車副總經理邱現東任一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上汽+中鐵
要問國內主機廠哪家最會做生意,我就服上汽,那邊一汽、二汽(東風)、甚至長安頻繁換將風波不穩的時候,這邊上汽和中鐵又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上汽與中鐵此次聯手後,將把集成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自動化等現代技術融入合作創新項目,通過建設智能化鐵路及智能化造車,逐步實現「網聯化+智能化」兩化合一,創造綠色物流新生態。
目前可以想到的是,上汽將藉助中鐵龐大的鐵路運輸網路,更高效快捷的將其汽車銷售業務拓展到更偏遠地區;同時其物流效率會更加高效、成本效益提升。
樂視,還是負面居多
距離招商銀行申請凍結樂視12.37億元資產不到兩個月,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華支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查封、扣押或凍結樂視網、賈躍亭、樂視控股、賈躍民共計價值人民幣2.5億元的財產。
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法拉第未來已經抵押了其洛杉磯總部大樓,以換取1400萬美元貸款。
8月4日,外媒報道稱法拉第未來即將進行新一輪的人事調整,此前並不在法拉第未來任管理職位的賈躍亭,將出任全球執行委員會主席一職。而今年三月份上任的CFO克勞斯,將額外身兼COO、CMO,法拉第未來的CEO,依然空缺。
吉利沃爾沃+領克(LYNK & CO)
8月4日,杭州灣,吉利與沃爾沃合作成立兩家公司:其一是「寧波時空方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時空」),總部設在寧波杭州灣新區,吉利與沃爾沃各佔50%股份,通過相互授權的方式,實現整車架構技術、高效清潔動力總成、純電動汽車平台技術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共享與零部件聯合採購,董事長由前沃爾沃汽車集團資深副總裁、亞太區CEO拉爾斯·鄧擔任;
其二,吉利與沃爾沃同時入股領克,成立「領克汽車合資公司」,由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團、沃爾沃汽車共同成立,其中各方股份佔比分別為50%、20%、30%。
可想而知,兩家公司成立之後,沃爾沃現有的CMA及SPA平台,以及正在研發的新能源平台MEP很快將共享給吉利及領克,推動吉利更高更快發展。
LYNK & CO,作為吉利旗下收款SUV,4月16日正式在國內亮相,並計劃招募吉利之外的經銷商網路,計劃四季度上市銷售。目前有1100餘家經銷商希望獲得領克銷售資質,但吉利嚴格監管訂單管理,2017年吉利廠家只開放150家經銷商,明年擴充300~500家左右。
在銷售渠道商,領克將建立「領克中心」及「領克空間」兩大模式。「領克中心」是主要渠道,承擔汽車展示、銷售、售後服務等全部4S店只能;「領克空間」只承擔展示及銷售職能,類似於當前的展廳,會集中在大型商圈等人流較多地址。(乍看下來跟現在的4S店和展廳沒什麼區別,就是換了個名字)
自主品牌紛紛挑戰豪華車市場,上半年,長城旗下一款全新SUV品牌"WEY"上市並取得不錯的成績,但與LYNK & CO不同的是,"WEY"的前期銷售仍是藉助現有的哈弗經銷網路,可能在"豪華品牌"的打造上面,這一做法並不明智。
繼續八卦
20多年前,幾個汽車公司組成了一個秘密聯盟,叫做「機械附件工作組」,這個組是幹嘛的呢。據說他們經常開會商量說大家賣的敞篷車啊,都要在限速50公里/時內才可以開閉軟頂。想想還挺貼心,50公里以上迎風招展的,髮型還要不要了?但是在曝光的會議記錄里明寫著,基於「成本、重量、增加技術風險、及碰撞相關」考慮,「在速度上各家不宜進行軍備競賽」。
而類似的技術協商專項工作組,還有「發動機組」、「車身組」、「電子/電氣組」、「整車組」等等,商量著汽油/柴油發動機、空氣懸掛、座椅系統、制動控制系統等多方面內容。重大決議都會經過這些小組討論安排。
20多年後的今天,這些小組被爆是「卡特爾壟斷聯盟」,這些公司是大眾、奧迪、保時捷、寶馬、戴姆勒。已有材料能證實,德五家就成本、供應商、市場等也進行協商,這些的確是違反市場經濟基本原則的。更有不願透露姓名的爆料,賓士和大眾都已經招認,
目前,歐盟和德國的反壟斷監管機構還在調查。不過,德五家已經在美國收到了兩起反競爭的集體訴訟;這還沒完,加拿大也有律所正在準備一個索賠十億元加幣的集體訴訟。無論結果如何,輿論中這已經被審判為「德國經濟史上最大的卡特爾案」。人們紛紛譴責德國汽車業黑暗和衰落。我覺得(開始陰謀論),這個聯盟怎麼被定性為壟斷且被爆出,而且是現在被爆出其實是很耐人琢磨的。畢竟不久之後,德國即將開始大選,之前默克爾及其黨派一直在為德國汽車工業刷臉站台;而且德國車企正需要力氣和錢用作各種轉型,轉型成為電動車企,轉型成移動服務提供商……鑒於目前信息並不是很多,不好做過度的猜測。推薦閱讀:
※漫談決定寶馬在國內發展共享出行能否成功的三大因素
※特朗普式「自殘」中國汽車要拿下歐洲市場
※這些政策將對準備在2018年買車的你產生一定影響
※汽車為什麼會自燃起火?
※人生總要有點奮鬥的目標:聊聊北京車展的那些豪華品牌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