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福傳》:再次為中國動畫電影找回自信
國產動畫電影在「找回自信」這件事上,近幾年已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一方面,從電視熒屏崛起的動畫IP,已經形成了足以主導習慣性消費的商業體系,「喜洋洋」和「熊出沒」所開掘的全產業鏈就是成功案例;另一方面,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的原創動畫作品,逐漸以誠意滿滿的精良品質,扭轉了歐美動畫粉對國產片的固有偏見。從《大聖歸來》到《小門神》,從《大魚海棠》到《大護法》,我們終於知道,國產動畫電影原來也可以瑰麗多彩、遠離套路、言之有物。鄒燚執導的《豆福傳》顯然屬於後者。即便今年的暑期檔出現了碾壓式的爆款電影,但在國產動畫領域,這部視覺意境唯美精緻,融笑點與淚點於一體的作品委實不容忽視。
《豆福傳》的原創性,體現於故事創作者對中國歷史文化典故進行了一次創造性整合。影片中的淮南王劉安,是西漢時期的一位高智思想家,他當年在喝豆漿時偶然發現煉丹爐可把漿汁變成一堆白花花嫩嘟嘟的東西,於是發明了「黎祁」——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豆腐。淮南王的一大嗜好是研究神仙黃白之術,麾下賓客眾多,蘇飛、李尚等人組成的「八公」就曾跟著他一道修仙。客觀而言,這些典故並不為當下大眾所熟知,但《豆福傳》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為封塵的典故找到了一個超乎想像的童話語境:煉丹爐里的豆腐變成了豆精,而這些豆精的原型似乎正是脫胎於歷史上的「八公」——他們跟隨劉安集體修仙,劉安則吞服丹藥與八公攜手升天。唯一不同的是,影片的開場只有劉安一人「得道」,多數豆精直面慘淡人生,唯有豆福一人決意堅持到底。
看起來,這是一個並不複雜的勵志故事,但《豆福傳》在對典故進行全新包裝的前提下,還試圖開掘出一個異於好萊塢動畫片範本的人物成長邏輯線:其一,豆福在「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的道路上,面臨的危機並不像功夫熊貓那樣僅只來源於外部,眾人的誤解和質疑、個人能力的不所及都只是次要矛盾,夢想真實性的崩塌才是致命一擊,當豆福發現淮南王的「升天」只是被囚禁在外星人那裡時,他必須重建自己的信念,這也是《豆福傳》在劇設上的獨特之處;另一方面,影片有著寓言式的哲學深度,借因果和取捨的故事托舉出了所謂「道」的真義——影片如此大膽地拒絕了Happy Ending,讓最愛豆福的姑娘豆香,用消逝的肉身墜入到四季的輪迴當中,結尾那段長達兩分鐘的長鏡頭,意境之優美,況味之複雜,在中國動畫電影中頗為罕見。
《豆福傳》的畫風有著濃郁的中國古典美學質感,氣韻渾然天成而又妙趣匠心獨具。更重要的是,影片的諸多細節都顯現出導演對畫面的理解力和對節奏的控制力,開場由切開的豆腐疊化為豆腐鎮的鳥瞰景觀、由豆精的瞳孔特寫串聯起的閃回場面、豆福以仙術之力掀起河水時的絕美場景、豆福與黑豆在黑暗中的閃轉騰挪等等,都可圈可點,彰顯出整部電影的製作水平之精良。在角色的形象設計上,豆精因脫胎於黃豆而以肥碩的黃胖子形象出現,充滿了一種呆萌氣息,而與「小黃人大眼萌」不同的是,豆福似乎刻意避免了浮誇做作的成分,不曾賣力擠眉弄眼,但情緒起伏都鮮明得見。相對而言,外星人的形象和武器裝備略顯中規中矩,動作戲未能給出更多驚喜。
作為一部花費巨大心力的動畫片,《豆福傳》邀請陳佩斯、李立群、季冠霖等戲骨獻聲,簡直可以視為當下商業動畫的一股清流——不為明星的聲線辨識度而嘩眾取寵,只為追求聲音與角色的性格是否契合,從落實在大銀幕上的效果來看,《豆福傳》足以讓觀眾相信角色,走進這個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由方文山操刀、王力宏演唱的主題歌《聽愛》,勢必成為今年中國電影原聲中最值得被銘記的作品之一,這首歌感心動耳,自然也印證了電影的誠意與用心。
推薦閱讀:
※你最喜歡看哪部少兒動畫片?
※如何給七歲的孩子做大學學科啟蒙
※觀眾和圓谷為什麼不喜歡雷歐奧特曼?
※《神偷奶爸3》這部動畫片你了解多少?
※動畫片《我的世界》適合兒童看嗎?
TAG:動畫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