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鏡頭

《科學好玩》(公共微信號:科學好玩)是個mini團隊,做兒童情景喜劇,追求低成本高效率,我們對鏡頭的使用和管理以「方便」為原則的。武器有限,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不光是「心中有數」,還要「明白標誌」,要讓菜鳥也能很方便的拍攝。本文將從鏡頭選擇、鏡頭測試和鏡頭箱管理三個方面介紹經驗:

鏡頭選擇

在鏡頭選擇方面,我們使用尼康口鏡頭,因為尼康鏡頭的法蘭距最長,可以接裝法蘭距較短的機器,便於轉接,以適配我們的機器。佳能、索尼經常會贊助我們攝像機(鏡頭一般要自理),而尼康鏡頭通過轉接環能轉索尼E、索尼FZ(sony F3 F5 F55的卡頭)、佳能EF卡口。尼康手動鏡頭自帶光圈調節環(佳能相機鏡頭就沒有光圈調節環)。這也使尼康口鏡頭(不一定是尼康鏡頭,後面會論述)成為一個更適合於我們的選擇。

鏡頭測試

除尼康原廠鏡頭外,我們使用較多的是有「國產黑科技」之稱的中一光學鏡頭。中一光學鏡頭的優勢在於性價比高,成像銳利。為此就不得不說一下我們關於「鏡頭」的測試。

一直以來我總認為二手鏡頭也是不錯的選擇。手上有好幾隻「便宜又實惠」的尼康二手鏡頭。但在我們準備再購買一批鏡頭的時候,我們長了一個心眼——測試一下。結果測試了6支二手鏡頭,最後只買了其中1支。二手照相機鏡頭其實並不適合攝像機。

我們的鏡頭測試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暗角測試:鏡頭的四角和中心的進光量是不同的,四角的進光量小,形成暗角。暗角現象會隨著光圈的減小而減弱,因此需要進行暗角測試,考察該鏡頭在最大光圈時暗角是否明顯,雖然後期調色的時候為了強調電影感,通常都會加「暗角」,但從攝影師的角度還是要對自己手中的槍多一些了解。

2.成像質量測試:我們用最大4檔光圈,測試鏡頭的畫質、銳度、反差以及偏色;

3.對焦測試:首先是對焦清晰度測試。我們用最大4檔光圈,運用對焦測試卡,測試鏡頭的光學解析度,以及焦點是否清晰;其次用最大光圈測試該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及對焦環最近距離標示是否準確,攝影師需要了解各支鏡頭的極限。

4.硬體測試:這一環節主要是測試該鏡頭對焦行程是否夠長,阻尼是否均勻,以及各個對焦距離標示是否準確;

測試需要對比,A組中一光學鏡頭,B組nikon手動定焦鏡頭及三陽的百微。測試結果:明顯A組更出色,色彩還原準確,圖像的清晰度也很高,反差明顯。通過測試糾正了我一個想法,就是相機鏡頭的鍍膜非常重要,一隻50f1.4的尼康老頭,由於鍍膜技術不好,拍出來的畫面總是反差不夠,看起來虛,調色一拉對比度就實了。

手感方面中一85mmf1.2的鏡頭,對焦行程達到了270°,對於大光圈鏡頭對焦十分有利(但要注意這隻鏡頭最大光圈時,景深非常淺,能做到眼鏡實,眼睛虛,建議使用監視器進行對焦確認)。相反,三陽的100mm微距鏡頭對焦行程就很短,不利於拍攝。

鏡頭測試是一個人機交流的過程,若聽、看別人現成的材料,收穫甚微,一定要自己動手。電影拍攝前,電影攝影師都會做一遍這樣的工作。

鏡頭箱的管理

鏡頭箱的選擇:

1.結實耐用不差錢:出於實用性和便攜性的考慮,鏡頭箱對我們來說也是半個蘋果箱。我們會把機器放在上面進行低機位拍攝,有時也會讓演員站在上面(演員雙腳應該站在箱子兩邊堅硬的地方,體重過高者請忽略此條)。因此,結實耐用是我們選擇鏡頭箱的重要標準,建議大家買個大的(方便鏡頭升級),牌子大的,最好能帶腳輪。

2.專格專用別弄混:我們的鏡頭箱需要放下7隻鏡頭、各式轉接環、多個備用鏡頭後蓋、濾鏡包以及鏡頭清潔工具;每隻鏡頭都有自己固定的凹槽擺放,並在凹槽處標註焦段,方便拿取; 前後蓋標記好焦距,一個鏡頭一套鏡頭蓋,便於查找;相同品牌的鏡頭難免會長相相似,要在鏡頭上標上焦段標識,在對焦環上至少貼三個標識,便於從任何角度查看;下面打開我們的鏡頭箱,大家看一看它的內部情況:

鏡頭箱的使用:

1.鏡隨機走:鏡頭箱隨攝影機走,方便攝影機更換鏡頭,要換鏡頭就把鏡頭箱拿到攝像機前換,一是為了安全,二鏡頭很可能是要反覆更換,從中選擇的。

2.至少一扣:我們的鏡頭箱開關是直接扣死的開關設置,省去了旋轉式和拉鏈式開關的繁瑣,扣上直接提走,安全又方便。需注意的是鏡頭箱只有兩種狀態:要麼關蓋子合上一扣,要麼蓋子打開。蓋子關上但不合摳是極其危險的,鏡頭若有閃失,主要責任在前一個人身上。

小提示:

1.作為拍攝必備的隨身物品,鏡頭箱的正面如果貼上LOGO和二維碼,可以為你的團隊起到不錯的宣傳作用。

weixin.qq.com/r/zUz17V7 (二維碼自動識別)

2. 轉接環

由於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用尼康F卡口轉佳能EF卡口,所以常用的轉接環都接在鏡頭上,一隻鏡頭一個轉接環,並在轉接環紅點處加以標註,使其更加明顯;

3.濾鏡

我們常用的濾鏡是ND3.0 X1000,其可以壓低10檔曝光,非常適合傍晚拍攝車流燈光拖尾(曝光時長在4秒以上)以及人物運動的虛影;

小團隊想不想有製作精良的作品?想,TDM想了。怎麼辦?

第一,千萬別在現場裝專業,太大,太重,太繁瑣的,太花時間的都是絆腳石。集中精力時間放在表演上(前期劇本要寫好),關注攝影,燈光的人少多了,別老想著這個鏡頭要NB,虎頭蛇尾無意義。

第二,「準備永遠都不夠」,每次拍攝前的準備工作是成敗的關鍵。分鏡頭,道具、表演,時間安排都需要進行預案設計,有紙質表格方便現場核對。「細節」和「準備」是小團隊的法寶。

推薦閱讀:

謹以此文悼念我很喜歡的旅行攝影師——葉子飄天下
如何找到最合適的構圖?
別人的13歲,這些驚艷的照片簡直令人羞愧
人像攝影有哪些技巧?
攝影發展歷程

TAG:拍電影 | 微電影 | 攝影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