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運營,你連錢都不會花?
最近一直在逛知乎,關注運營推廣類話題比較多,所以也認真的看了一些問題回答,但是給我的感覺是千篇一律,什麼找到目標用戶,營銷場景,寫好文案,做好SEO,口碑傳播等,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論策略。沒有什麼實際性價值。
作為一名在互聯網運營行業摸爬滾打一兩年的老新手講,自己曾經也玩過一些免費渠道,也創造過單月獲取免費用戶過萬的記錄,總結了一些免費可複製的推廣案例,但是卻也有一個局限,就是很難做大,一個月頂了天,依靠免費渠道也僅僅只能帶來萬吧左右的新用戶,對於小創業型公司來說,可能有一些作用,但是對於趨於成熟的產品來說,這麼點還不如別人一天的新增,對產品整體趨勢毫無作用,我曾一度還認為自己很牛逼,歸根到底還是個人認知太渺小,在一個小公司,思維比較局限。
但是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劉大貓,關於推廣,他說了一個比較關鍵的詞,那就是買,對,就是花錢買,但是這個花錢不是亂花錢,而是不斷優化,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型,可大規模複製,讓你的投入產出比為正,舉例說,你獲取用戶成本為1元,但是能回1.1元,那麼這個投入就是值得的,這樣,你根本就無需再去搞那些 「非標準化」抖機靈的 「殺手級」引流套路,而只需要很標準化的去投錢,產出,投錢,產出就行。但是大部分忽悠到融資的公司,只會買量,卻不能滿足另一個要點就是:投入產出比為正。而這個會花錢,也是運營一個重要的必備技能。
說得這個買量,我自己也深有感觸,曾經在大學時期,剛好處於一個互聯網團購o2o的爆發期,美團,點評那個時候都在做校園推廣,推廣方式粗糙暴力,按照cps付費,我們學生推廣一個付費1分錢的新用戶即可獲取15元的傭金,我們當初就在想,這些傻逼企業,拿這麼多錢出來砸,又沒多少人持續用,遲早有一天倒閉,但是事實上,就我自己,美團點評從學生時代用到了現在,這期間,在上面消耗了多少錢,也沒仔細算過,但是也能大概判斷出,他們當初大規模的營銷投入,不說後面在用戶身上賺了多少,但是至少肯定是平回來了。
關於買量,淘寶直通車與遊戲類產品應該是做到了極致,因為這兩個都很容易產生正向現金流,一旦現金流變正,就可以持續投入,產出,再投入,再產出,形成一條良性的生態循環,但是像我們做的很多類產品,新聞資訊,社交,工具類,不能直接產生營收,只有當用戶規模足夠大之後,才可以通過一些商業模式產生正向收益,才可以平掉前期成本。
但是這一步應該是很難做到,我自己也沒有過大產品的運營經驗,也無從而知他們是怎麼從0到數億用戶,但是唯一能確認的是,這中間肯定花費了巨量的資本。並且錢花到位了,才保持著現在獨角獸的地位。
結合到我自己上班公司,因為公司是小創業公司,每月預算較低,付費推廣每天限制一點點,公司重點一直在做免費用戶,依靠免費渠道去推廣,諸如技術手段給微博目標用戶私信,酷安網創建專題置頂等等,雖然都可以獲取到用戶,但是都不能大規模複製,帶來產品的一個整體趨勢增幅,所以個人而言,這仍然是失敗的案例,並且耽擱了太多的時間。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我比較認可買量這個行為,但是前提是建立在你的產品已經經過市場驗證,有成熟的商業模式,滿足這個,並且具備資金實力,那麼就大力花錢買流量買用戶吧,至於創業公司,因為現在單純依靠APP創業已經很難了,所以首要做的那就是驗證市場,不要憑空虛構一個產品出來,然後就開始推廣,這樣,真的會死的很慘。
推薦閱讀:
※滴滴出行——數據驅動精準化運營
※如何看待k12社群變現問題?社群運營是更應該關注用戶體驗還是轉化?
※面試運營崗位那些坑你踩過了嗎
※美業O2O類(小美到家)APP運營推廣草案及ASO建議
※龍湖書院公益運營計劃
TAG: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