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怪獸之王」銀幕變形演義:身材飄忽、挺直腰板、版權亂戰

從1933年的《金剛》到2017年的《金剛:骷髏島》,這個大傢伙的怒吼已經在大銀幕上迴響了84年了。

金剛的誕生,為全世界觀眾帶來「怪獸電影」,無論是西方的「monster」還是東方「kaiju」,這類作品充斥著視覺奇觀、來源於未知的恐懼與奇形怪狀的生物。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與想像,是怪獸電影在視覺呈現方面主要特點,這些怪獸電影中的「大怪獸們」,絕對不是那種你們能夠在大自然中常見的生物。

這一切,都要感謝1933年的《金剛》以及其創造者梅里安·C·庫珀。電影的成功為後世同類作品指明了方向,那些來自於想像中的巨獸,才是最大的賣點。

這位說了,金剛不就是「巨型的猩猩」嗎?並不是這樣,金剛是創作者來源於想像中的生物,只是像「猩猩」而已,其身段和外形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且縱觀《金剛》系列作品的發展史,金剛的外形、大小、行為舉止甚至戰鬥方式都發生過相應的變化,因為想像中的生物,就是這樣任性。

下面就讓我們翻開影史手冊,細數金剛的大銀幕「進化史」,台前幕後八卦一網打盡,不談電影只談風月,讓我們馬上開車!

(一)1933年: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誕生

1933年這部作品,開創了怪獸電影的先河,所謂「怪獸」,就是要將其打造成為前所未見的「獸類」生物。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這隻金剛差點成為一隻頂著猴子腦袋的人類。

誕生起源:開創時代

假如梅里安·C·庫珀不拍電影的話,這位可能會成為一個科學家,而且是一位專門研究大猩猩的科學家。

與很多成功者的勵志故事一樣,庫珀先生之所以能夠成功拍攝《金剛》,離不開從小對這類靈長類生物和荒野冒險的極大興趣。這位6歲的時候便開始粉大猩猩,當時從一本叫做《赤道非洲探險記》的書中了解到了大猩猩這種靈長類動物,書中描寫到這種生物是「非洲叢林之王」、「噩夢般的生物」,這些描寫,給年少的庫珀腦海里植入了冒險的種子。

後來從事電影工作之後,庫珀去過幾次非洲,在拍攝《四根羽毛》的時候還專門研究了狒狒的生活習性。隨後又從柯南·道爾《失落的世界》和埃德加·巴勒斯《被時間遺忘的土地》中尋找了大量關於史前文明的靈感,於是1929年,《金剛》電影版被正式提上了議程。

最初電影公司對於庫珀拍攝一隻「大猩猩」電影不感興趣,直到導演拿來了暴龍的設計模型,片商才正式拍板,但仍然否決電影用《金剛》來命名,理由是觀眾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也不知道庫珀先生費了多少口舌才讓大老闆們定下最終《金剛》的片名。

「半人半獸」的身體外觀

在1933年電影中,金剛被稱為「史前猿人」而不是「猿類」,其概念等同於我們現在傳說的神農架野人或者喜馬拉雅山雪人這類生物。因此在外觀上,金剛是直立行走生物。

當然,大夥在設計金剛外形的時候,最初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主要是存在於導演庫珀與特效師威利斯·奧布萊恩和動畫師馬塞爾·德爾加多之間的信息達到率,大家都是第一次,誰都沒經驗。

最初奧布萊恩在創作金剛的時候,形容其為「渾身覆蓋者毛髮、擁有青面獠牙的噩夢面孔的半人半獸生物」,同時他希望引起觀眾共鳴,這隻金剛在行為舉止上要「更像人類」,此舉招致了庫珀的堅決反對,後者堅定地認為,金剛要更像大猩猩才對。

結果,奧布萊恩和德爾加多第一次搞出來的玩意兒被庫珀恥笑,他說這個東西就是一個「長著猴子臉的人」。

於是二位再接再厲,增強了一些人類化的特徵,結果第二版的金剛造型更像一個天然呆。。。

庫珀都快崩潰了,心說「我要一個巨大、兇殘可怕的猛獸怎麼就那麼難?」

時間到了1931年12月22日,美國自然博物館展出了一隻雄性大猩猩的標本,這時庫珀對奧布萊恩說,這才是我要的!於是經過了無數次的修改,最終版的金剛,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了的樣子,保留了大猩猩的總體外觀,但增添了一些人類學的構造,比如直立行走。

庫珀最終同意了這個設定,為的是能讓金剛大鬧紐約的時候,站起來顯得更加令人望而生畏。

最終金剛的外形,大致可形容為「頂著一個狂野大猩猩腦袋、渾身覆蓋著毛髮、直立行走的類人形猛獸」,這是1933年版的金剛於2005年版的重要區別,後者直接是猩猩放大版。

忽大忽小的身高疑雲

1933年版金剛的高度是一本爛賬,一部電影中出現了好幾種不同的身高。

根據導演的最初設想,電影中出現的金剛身高大概在12.2米到15.5米左右,但特效師奧布萊恩製作骷髏島和紐約建築物模型的時候出現了產生了一些差池,導致電影中金剛依照不同參照物前後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身高,分別是:

骷髏島時期大概是5.5米,到了紐約的時候是7.6米。

但這樣難不倒腦洞大開的庫珀導演,他通過攝像機的角度和參照物模型的遠近,讓這隻金剛顯得更大一些。結果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金剛有的鏡頭裡只有5.5米高,有的鏡頭裡甚至超過了18米。

為了讓觀眾能夠不再糾結金剛為什麼忽大忽小的問題,庫珀根據自己的經驗,為金剛設計了很多有趣的行為舉止,比如攀爬或者玩樹枝等等,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金剛本身上。

當然了,第一次製作這樣的電影,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金剛死掉的那一場戲中,按照比例的話,金剛應該是12米,

而那隻等比例的抓美女手,按照手的大小參照,這隻金剛足足有21.3米。

有意思的是,在電影的官方數據中,金剛的官方高度是15.2米。總之,沒有一個能對的上的。

「高猿一等」的智力

金剛被定義為「半人半獸」的生物,導致其智力水準要比普通靈長類動物要高,但比人類明顯要低,經過了一番爭論,金剛的智力水準被定為「一半人類」智商水準。

這個「一半人類」成了金剛在大銀幕上的起點,以後各版金剛智商只比這個高,絕對沒有低過。智商最高的大概是《金剛:骷髏島》那隻,智商足足達到「2/3個人類」。

彩蛋

對於特效師威利斯·奧布萊恩來說,金剛最終的設定與其最初的構想不太一樣,算是個怨念。尤其是在金剛造型最終的定稿時,奧布萊恩還要為金剛融入人性化的特徵,但被動畫師德爾加多給強行刪除了:「老闆,混口飯吃,別那麼較真嘛」。

這個怨念直到1949年才解決,奧布萊恩與搭檔馬塞爾·德爾加多創作了電影《巨猩喬揚》中的喬揚,後者雖然是一隻大猩猩,但很具有人性化特徵,這個善良的大猩猩也為奧布萊恩和德爾加多帶來了一座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巨猩喬揚》的片場還有一位年輕的特效師,跟兩位前輩學習了不少經驗,他就是拍攝過《傑遜王子戰群妖》的定格特效先驅雷·哈利豪森。

(二)金剛之子:呆萌的小金剛

金剛是有後代的,儘管《金剛》中並沒有顯示金剛有老婆,但在片商眼中,《金剛》的大賣成為這部電影完成拍攝的契機。

誕生起源:炒冷飯

《金剛》大賣後,同年就毫不意外地出現了這部跟風之作,而且還是出自《金剛》導演之一歐尼斯特·B· 舍德薩克(下圖)的之手。但製作人和編劇深知《金剛》拍攝的難度和前期工作,複製後者的屬性幾乎不可能出現,因此在女編劇Ruth Rose的構想中,「如果不能讓它更大,那就更有趣」。因此在《金剛》公映9個月之後,《金剛之子》出爐,而且還是一部喜劇片。

外觀屬性

金剛之子,被稱為「小金剛」,除了身高沒有老爹高之後,小金剛通體是白色,所以也被稱為「白金剛」。

別看也叫金剛,這個傢伙要比他父親親善許多,雖然狂野,但電影中設定了很多擬人化的屬性,比如還從熊口中救下了一名少女,並且跟人類探險家打成一片。最終在骷髏島的地震中,小金剛與骷髏島一同沉入海底。

關於小金剛的身高,片中有著相對明確的視覺表示,是正常人類的兩倍多身高,大約2-3米。

幕後花絮:彼得傑克遜偷師

這部電影當時用了不少《金剛》中的被刪掉的素材,比如跟迷惑龍的戰鬥,以及探險家穿越叢林的故事情節,這些內容後來被彼得·傑克遜學了去,都用在了2005年的《金剛》。

電影公映之後,《金剛之子》毀譽參半,爛番茄40%的新鮮度。《紐約時報》認為電影「低級可笑」,不過片中的喜劇情節卻被大部分評論家所認同。

彩蛋

小金剛還有一個名字叫做「Kiko」,這是粉絲給它起的名字,並未出現在電影之中。

(三)1960年代:金剛的東方走穴之旅

作為東方怪獸的老大,哥斯拉毫不掩飾自己對金剛大人的仰慕,這就是由於《哥斯拉》的創作者、特效總監圓谷英二在創作這個角色的時候,確確實實受到了《金剛》的影響,而哥斯拉的末日情結和科技恐懼,都是導演本多豬四郎的設定。因此讓東西方兩位大怪獸干一架,這個可以有。

於是,上世紀60年代,金剛漂洋過海來到日本,拍了兩部電影《金剛大戰哥斯拉》與《金剛逃生》

誕生起源:粉絲的動力

說道金剛在東瀛,還是要提起當年《金剛》的特效師威利斯·奧布萊恩同學。

上世紀60年代,奧布萊恩打算拍攝一部「金剛與弗蘭肯斯坦」的電影,讓巨大化的弗蘭肯斯坦在舊金山與金剛大戰,並設計了一些概念圖。但由於涉及到版權問題,環球公司一口咬定自己擁有科學怪人的版權(實際上並沒有,僅有造型設計的版權)。後來奧布萊恩找到了製片人約翰·貝克,他規避了一些版權,設定為「金剛大戰普羅米修斯(偷換了弗蘭肯斯坦的概念,外形還是與後者一致)」,並且完成了劇本,但電影還是沒有拍成,原因是當時的定格技術拍攝這類作品成本是天文數字。

最終這個劇本被東寶公司買下,一方面作為金剛的超級粉絲,圓谷英二早想拍攝類似的作品致敬自己的偶像金剛,另一方面,他打算製作一部猛片來慶祝東寶誕生30周年。於是這個劇本經過了修改,變成了《金剛大戰哥斯拉》。

身高:這才是最大的金剛

如今很多宣傳都在聲稱,2017年《金剛:骷髏島》是體型最大的金剛,身高超過30米。但是他們肯定沒有看過這套《金剛大戰哥斯拉》,這部電影中的金剛,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金剛。

原因很簡單,片中金剛和哥斯拉可以比肩玩摔跤,在官方設定中,1960年代的哥斯拉是昭和哥斯拉,身高達到了50米,那麼金剛比哥斯拉低不了多少。

按照電影中的顯示,這隻金剛可以達到45米高。而在1967年的《金剛逃生》中,金剛變小了很多,但也有20米高,與美國版高度更加接近。

身體屬性:最猛也是最丑的傢伙

除了身高之外,東寶版金剛與原版還有很多差異之處。

首先是身體構造,東寶版金剛的誕生過程之繁瑣一點也不亞於1933年版的金剛。

第一版金剛的造型,是一隻「身材胖胖而且擁有大長腿的歐巴」,這個版本直接被圓谷英二pass掉,他認為這隻金剛太可愛。

隨後幾個版本也好不到哪去,最終定稿版的金剛是有兩個造型,一個長臂金剛一個短臂金剛。

其中短臂金剛的胳膊長度與人類相近,是為了能在與哥斯拉肉搏中能夠玩「過肩摔」,順便讓鑽龍套的演員做出很多「人類化」的動作。

而長臂金剛則是為了為了讓其更像「猿人」,同時為了在手臂內留有空間,以便安裝「火焰噴射器」。沒錯,東寶版金剛跟哥斯拉一樣,也有遠程武器。

電影設定中,金剛可以吸收電力作為武器發射,跟哥斯拉吸收核能發射光波的道理一樣,這是東寶版金剛最大的特殊性。

此外,金剛一貫的特徵就是無窮的原始之力和皮糙肉厚,這個設定被東寶版保留了下來。但東寶版對金剛的智商做了修改,片中金剛非常聰明,不但可以學習對手的攻擊手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可以根據環境設計陷阱。

擁有以上特性,恐怕東寶版金剛足夠成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金剛。

彩蛋

評論家們對這隻金剛並不感興趣,憑藉其怪異的造型,它被評為「史上最難看的金剛。」但日本民眾可不管你那一套,這部《金剛大戰哥斯拉》成為當時哥斯拉系列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而且當時哥斯拉還沒有轉型,依舊是個十足的大反派,為此圓谷英二為金剛設計了很多滑稽的動作以吸引小孩子。

果不其然,憑藉60年代的兩部金剛作品,東寶版金剛在當年的票選中,人氣都超過了老對手哥斯拉。

當東寶還打算讓金剛繼續馳騁沙場時,卻發現,因為大洋彼岸關於金剛的版權東窗事發,自己無法再使用了金剛的形象了。後來只是在《去吧!綠超人》(下圖)等相關特攝片中使用過當時金剛的龍套之外(只不過名字變成了「大猩猩」),東寶金剛再也沒有出現在大銀幕上,哪怕90年代為了在哥斯拉40周年和《金剛大戰哥斯拉》30周年等相關活動中,東寶也依然沒有使用「金剛」的權力。

香港的金剛

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香港邵氏也拍了一版金剛,叫做《猩猩王》,李修賢主演,編劇是倪匡。在當時是邵氏耗資最大的電影之一。

《猩猩王》腦洞大開,融合了《泰山》跟《金剛》的兩種荒蠻風格,還有《森林王子》的影子。金髮碧眼的斯拉夫大妞,本來就是金剛的女人,女泰山跟大金剛的故事,李修賢成了小受。雖然故事變化,但不難發現,這片明顯是跟風76年版《金剛》,當年邵氏不少這類片,比如又是李修賢的《中國超人》。

當然,《猩猩王》也是沒有版權的,為了避免糾葛,本片的英文名是The Mighty Peking Man,其中「Peking Man」是北京猿人的意思,看見了吧,這隻類似金剛的傢伙,是我們北京猿人的後代!上哪說理去?

(四)1976-1986:金剛重生,內有乾坤

1933年的《金剛》開創了怪獸電影的先河,也為其帶來了無數粉絲,這位迪諾·德勞倫蒂斯就是其中之一。

誕生起源:折騰

德勞倫蒂斯是義大利著名的電影大亨,熟悉恐怖片的應該了解他,這位在從義大利混到好萊塢,80年代改編史蒂夫·金小說的那幾部電影幾乎都是他投拍的。(《貓眼看人》《魅力克里斯汀》等)

與後來的彼得·傑克遜一樣,這個義大利人很早就想把《金剛》重新拍一遍。1975年德勞倫蒂斯花了20萬美元從當年製作《金剛》的公司雷電華(RKO)公司買了金剛的版權,拍攝了這部《金剛:傳奇重生》。

當時這部電影打算要求羅曼·波蘭斯基導演,女主角首次圈定為梅麗爾·斯特里普(不過梅姨被刷了下來,因為大老闆德勞倫蒂斯不喜歡,甚至還說梅姨是「醜八怪」),不過最終導演一職花落約翰·吉勒明,女主角則換成了傑西卡·蘭格。

如果真讓這二位加盟,這部《金剛》又會是另一種形象。

PS,這個德勞倫蒂斯跟意甲那不勒斯足球俱樂部主席奧雷里奧·德勞倫蒂斯不是一個人,二者都是義大利電影大亨,但好像沒有血緣關係,同姓而已。

身材:不止更大,更像人類

對於金剛的外形,作為一部翻拍電影,與原版金剛大致相仿。包括直立行走、「半人半獸」的設定、原始的力量和兇殘的表情等等,尤其是身高方面。

為了致敬原版,這部電影也是腦洞大開的設計了兩種不同的身高,在骷髏島時期,金剛身高12.8米,在紐約時期,金剛身高16.8米。這兩種身高與當年創作者庫珀先生的最初設定不謀而合(參見前文,金剛最初的構想就是12.2米到15.5米左右),只不過本片中的金剛個子要稍高一些。而在十年之後的《金剛重生》中,金剛的身高達到了18.3米。

除此之外,1976年版的金剛要比原版顯得更加「類人化」一些,主要體現在其行為舉止上,比如結尾在世貿大廈上抓飛機那段,跟小孩玩玩具一樣。

身體構造:那些年腦洞大開的彎路

1976年版《金剛》的製作幕後,可謂大牌雲集,其中包括特效師卡羅·蘭巴爾迪(《ET》《第三類接觸》)和化妝師里克·貝克(《黑衣人》《狼人》)。原本翻拍電影按照原版金剛定製即可,但這幾位大牌都不是省油燈,加之導演和製片人各懷心事,這部《金剛》的幕後製作甚至要比1933年那版更加繁瑣。

首先是在金剛的特性上,導演吉勒明與製片人費德里科·德勞倫蒂斯(大老闆的兒子)產生嚴重的分歧,前者要更加「原始」的金剛,後者要更加「人性化」的金剛,二位甚至在片場公然對罵,最終大老闆出面,威脅要炒掉導演,後者才不得不妥協。

隨後便是蘭巴爾迪和里克·貝克的小心思。首先他們打算讓演員鑽龍套演金剛,結果發現效果奇差不得不打消念頭。

緊接著,蘭巴爾迪和里克·貝克在金剛塑料面具上加入了電力感測器以便控制其肌肉表情變化,卻發現電纜太多無法讓一套面具產生太多表情,最終二位前後一共為金剛設計了七種不同表情的面具。里克·貝克還為金剛設計了「彩妝眼鏡」,為了讓金剛的眼睛看上去更像是大猩猩。

最絕的還是蘭巴爾迪,這位突發奇想,竟然製造了一隻1:1比例的金剛機械模型,身高12米、體重6.5噸,總共花了50萬美元,比買金剛版權還貴 !這玩意歷時數月完成,卻發現並不能令人信服的運作,比大白鯊還任性,最終這個等比例模型在電影中僅僅出現了15秒中。

彩蛋

德勞倫蒂斯獲得了1976年《金剛》的版權之後,於1986年有拍攝了續集《金剛重生》,並讓片中金剛的體型更大了一些,最終該片票房「狂收」470萬,爛番茄9%的新鮮度,且橫掃當年金酸梅獎。

(五)打起來了!金剛的版權爭戰

所謂人紅是非多,關於金剛的版權,也是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官司,比大銀幕上還熱鬧。

起初梅里安·C·庫珀認為金剛的版權屬於自己,因為自己創造了這個生物。結果在1933年電影大賣之後,庫珀再想使用金剛拍攝一部關於人猿泰山的電影時(後來這個夙願被香港《猩猩王》幫著實現了,好像沒什麼不對),發現雷電華公司將金剛的版權據為己有,自己沒有辦法拍攝新的金剛電影。

1962年,當他得知雷電華將金剛的使用權賣給了製片人約翰·貝克,又去了日本變成了一部《金剛大戰哥斯拉》,庫珀強烈反對,並且把約翰·貝克告上了法庭,但最終無功而返。

到了1975年,重拍版《金剛》讓各自的矛盾又一次激化。當時環球和德勞倫蒂斯在爭奪《金剛》的翻拍權,後者最終獲勝。但庫珀的兒子,理查德·庫珀此時出現,聲稱金剛是他們家的,再一次提起訴訟,這一回可是三方訴訟。

最終裁決

庫珀家族大獲全勝,擁有了金剛的名字、造型和創作故事的權力,並擁有全球出版權,這個裁決被稱為「庫珀決議書」。

雷電華公司擁有《金剛》1933年電影版的版權。

德勞倫蒂斯集團擁有1976年翻拍版《金剛》的版權。

不久之後,理查德·庫珀保留了金剛的出版權,將金剛的其餘版權都賣給了環球公司,這是2005年環球出品的《金剛》起源。

再後來,傳奇影業與環球達成協議,繼承了開發《金剛》新的電影版的版權,並且考慮到商業目的,環球允許旗下的傳奇影業繼續與老東家華納合作,拍攝了這部《金剛:骷髏島》,為的是能讓金剛與華納旗下的哥斯拉打一場。

有意思的是,當年環球還起訴過任天堂,因為後者曾出品過一款遊戲叫做《大金剛》,環球認為大金剛是明目張胆的侵權行為。

(六)2005年:彼得大帝完全的顛覆

獲得金剛改編權的環球公司也是非常希望再度拍攝一部金剛電影,但這個願望直到2005年彼得·傑克遜手中才實現。

誕生起源:還是粉絲情

跟這篇文章中所有拍攝金剛的大俠一樣,他們都是金剛的超級粉絲。

環球公司1996年就找到了彼得·傑克遜,當時打算讓他翻拍《黑湖妖譚》,但沒有談攏,不過環球卻發現這位是金剛的粉絲,隨後便給了他翻拍金剛的機會。

雖然胖子傑克遜很不滿環球提供的劇本,但為了兒時的夢想,他不得不接受了這個任務。當時打算讓羅伯特·澤米基斯擔任製片,女主角圈定凱特·溫斯萊特,當年名不見經傳的維塔工作室還設計了一些視覺概念圖。不過隨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由於當時98版《哥斯拉》、伯頓版《人猿星球》和新版《巨猩喬揚》扎堆問世,環球推遲了《金剛》的拍攝,傑克遜也投向了《魔戒》的懷抱,這個項目一耽誤就是10年。

身體外觀:大猩猩萬歲

2003年,彼得·傑克遜跟環球重啟《金剛》,此時傑克遜奧斯卡小金人在手,氣場今非昔比。他力排眾議,改變了當年環球劇本中「可怕、危險的史前猿人」的設定,將新版金剛推倒重來,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讓金剛重現「大猩猩」的風采。

在彼得·傑克遜心中,金剛是一隻原始而溫和的動物,他不想讓金剛變得更加像人。因此導演與他的團隊骨幹安迪·瑟金斯花了兩年的時間,從倫敦動物到盧安達大草原,去研究大猩猩的生活習性。最終彼得·傑克遜選擇了銀背大猩猩為電影中金剛的原型。

因此,在2005年版中,金剛的舉止和外表更像一隻真正的大猩猩:擁有食草動物般的大肚子,前肢關節很長沒有任何直立行走的姿勢,並且可以像大猩猩那樣捶胸怒吼。

在頭部特徵中,新版金剛在老版青面獠牙的大長臉和真實大猩猩面部之間尋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它擁有大猩猩一般的下巴和嘴唇,鼻子上方則來源於老版。

身高屬性:最小最孤獨的金剛

2005年版的金剛是所有金剛電影中最小的一隻,只有7.6米。

對此,彼得·傑克遜還特意設置了一個虛構物種:類巨猿(Megaprimatus):

「這類生物要比大猩猩大很多,但更加聰明和敏捷。類巨猿擁有無窮的力量,電影中的金剛是這類物種最後倖存的一隻,他古老而且身上遍布傷痕,孤獨而又值得同情。電影中這隻大概在100到120歲,你可以想像的到在可怕骷髏島上,金剛經歷了怎樣的生活,因此它的結局更加令人悲傷。」

彩蛋

粉絲的力量是強大的,胖子彼得·傑克遜為了拍攝這部電影,除了身材極度縮水之外,還險些傾家蕩產。該片最初預算只有1.5億,最終飆升到了2.07億美元。為此他不得不自己墊付3200萬,以便電影能夠完成拍攝。幸好電影大賣,否則這位大導演以後的日子沒法過了。

(七)2017年:返璞歸真,比大更大

到頭來,回歸的還是要回歸,金剛還是回到了最初的樣子,並且將要與哥斯拉再戰一場。

誕生起源:傳奇聯姻環球+華納

《金剛:骷髏島》最初打算拍攝為一部2005年《金剛》前傳的電影,傳奇影業製作、環球影業發行,導演一職在彼得·傑克遜的推薦之下,初定為另一個胖子——吉爾莫·德爾·特羅。但由於檔期問題,傳奇影業選擇了《街區大作戰》的喬·考尼什。

不過一年之後的2015年,環球宣布該電影推倒重來,由於當時傳奇影業跟華納依然有著合同在身,因此出品方乾脆換成了華納,為的是要讓金剛跟後者旗下的哥斯拉出現情節交叉。電影也不是什麼起源前傳了,一切重新開始。

然鵝,金剛的版權戰鬥又開始了,原定導演喬·考尼什狀告傳奇影業,說《金剛:骷髏島》偷了自己的創意,目前官司仍然熱火朝天。

身體構造:重新站起來吧

新導演喬丹·沃格特-羅伯茨,在這部電影中對於金剛的外形採取了「返璞歸真」的手法,直接推翻了彼得·傑克遜那一套,電影中的金剛,更像是1933年版的那隻直立行走的傢伙。

2017年版金剛在外形上,融合了1933年和2005年兩版金剛的特質:

首先是直立行走,導致金剛在身體構造上重新設計。直立行走與四肢著地的區別,除了解放雙手這類能量學意義之外,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四肢的比例和脊椎的長度,腹部和臀部更具有流線型,尤其是大腿骨變長。這種變化之間導致金剛的四肢比例跟人類差不多。

其次是面部,其實參考了2005年版金剛,將其定義為向大猩猩一般的面孔,不再面目猙獰,而且還會捶胸怒吼。對此導演的解釋是:金剛不僅僅是一個大猩猩或者大猴子,而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身高屬性:人家還是小寶寶

《金剛:骷髏島》中金剛的身高,達到了31.7米。不算東寶版的金剛,這隻大傢伙要比其餘幾款更加高大。導演解釋道:在骷髏島上,金剛的定位是「神」,所以當你站在地上抬頭望去,必須驚呼「這傢伙真大!」

當然,一切解釋都是為了給未來的《金剛大戰哥斯拉》找借口,但是就算讓金剛長到30多米,就能夠跟哥斯拉戰鬥嗎?要知道,傳奇版哥斯拉,在2014年公映的電影中,身高足足有108米,金剛要打的可不是當年50米的昭和哥斯拉,而是這位!哥斯拉是金剛的三倍高,怎麼打?

不要擔心,電影人絕對不會給自己挖坑,因為編劇說了,電影中的這隻金剛還是少年,正處於青春期,未來還會茁壯的成長。

好吧,讓我們期待2020年《金剛大戰哥斯拉》中,這位究竟能長多高。

?

最後無恥的推廣一下俺的小破公號:電影文酷。微信搜索dreamcrowfilm

有心情的可以關注關注,反正也沒啥人氣哈哈哈。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1RTFwY1NmRVRIb3pyV01TOXhpcQ==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看完《美麗人生》這部電影你最大的感悟是什麼?
怎麼評價陳喬恩《後會無期》這個電影?
如何評價《夏洛特煩惱》這部電影?
電影 《源代碼》 與 《明日邊緣》哪個更好看?
《全民目擊2》的主演孫紅雷有哪些主要作品?

TAG:電影 | 怪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