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有無客戶增益?如果有,在哪裡體現?

什麼是客戶增益?客戶增益指平台上的一個客戶能給其他客戶帶來好處。比如,微信有客戶增益,你使用微信,是給你微信上的朋友帶來好處,讓他們能更方便的聯繫到你。淘寶上一個買家的評價也是客戶增益,能給另外一個默認買家帶來好處(看別人的評論來決策買不買)。但微信支付沒有客戶增益,你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支付,並不能顯著的給另外一個微信支付客戶帶來好處。

有客戶增益,基本上會形成第一名自然壟斷,也就是第一名吃肉,第二名喝湯,第三名掙扎,第四名及後面全是top2的化肥。

自動駕駛有無客戶增益?如果有,在哪裡體現?

自動駕駛的汽車是汽車互聯網上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必然和外部產生信息交互。這種信息交互有四種。

第一種,車和政府公共平台的信息交互,比如車和信號燈,車和另外一部車的安全信息交互等。車在和政府公共平台交互中,Google的自動駕駛汽車和uber的自動駕駛汽車是平等的。

第二種,車和運營公司。在自動駕駛中,汽車肯定會和自己運營公司的雲平台進行數據交互,而這個數據交互中的內容,會比給公共平台的數據交互內容更豐富,更個性。

第三種,都是車和車的信息交互,這裡主要是指車同自己前後左右其他車輛的信息交互。這種信息交互也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公共信息交互,及政府公共平台要求的,比如車距、車速、車道方向、轉向、有無故障、剩餘能源等;另外一種就是超過政府公共平台的,這種往往只能是同一個公司的汽車才可能進行深度交互的,比如顛簸等。

在車和政府公共平台的信息交互中,車輛是平權的。我相信未來政府公共平台一定會規定,只有提交一定類型的數據的自動駕駛汽車才能上路載客。在這個領域,g公司的自動駕駛和u公司的是平權的,即使路上99%的車都是g公司的,並不能影響剩下1%u公司汽車享受政府公共平台的信息服務。

真正產生客戶增益的是自動駕駛的汽車和他們自己運營公司之間數據信息,以及兩個同公司自動駕駛汽車互相之間的個性深度信息交互。

假定g公司自動汽車佔有市場50%,u公司25%,t公司12%,其他i公司若干等。車多的公司能否比車少的公司產生客戶增益?

首先,車多的公司有更多的實時和未來一小時路面交通數據(只要知道現在每部車的目的地,理論上能知道半小時後每部車會自動行徑到哪裡),是否路面車多的公司理論上能夠實現比車少的公司提供更準確和更優質的路線?也就是說,如果g公司的車在佔有市場超過50%之後,能夠顯著的讓乘客感覺到,g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能比u公司在總路程30分鐘內能快5分鐘到達,如果能,這時候客戶增益就出現了。

其次,車多的公司能否比車少的公司有更強的調節能力。所謂調節能力指,把路面上最快的車道讓出來給對時間要求最敏感但價格不敏感的客戶。可以預見是,和現在打車不一樣,未來自動駕駛共享汽車時候,你叫車,同樣的目的地,除了車況影響價格,更重要的是,有時間優選通道。如果你對時間要求越高,價格越高,對時間要求越低,價格越低。乘客不用管a路線還是b路線c路線,乘客只能選30分鐘到達、25分鐘到達和20分鐘到達。所以車多的公司有更多的調節能力。如果一個公司佔據市場一半規模自動駕駛汽車,理論上他能夠依據自己在路面的自己公司汽車計算好最接近全社會最優的解,而對手只能算出次優解。

在同公司的車和車的個性信息交互領域。目前我能想到的就是比如乘坐的舒適感。特斯拉已經支持空氣懸掛多級高度可調,其應用就是如果一定地方太陡,系統會記住這個GPS坐標,下次再經過這個地點空氣懸掛會自動調整。同公司的兩車,前車是可以通知後面的汽車,這個坐標xx的地方,汽車空氣懸掛要自動調整一下,這樣開過去時候不會感覺那麼顛簸。顯然這種數據也是車越多數據越多。也就是如果未來路面不影響安全(我相信影響安全的數據會被政府強制要求遞送到政府公共平台),但影響舒適感或個性體驗的,同一個公司車和車之間的通訊會製造壁壘,這種體驗數據是落後者很難積累並超越前者的。

如果自動駕駛能夠產生客戶增益,而且這種客戶增益能夠影響客戶對其選擇服務供應商公司有巨大影響,那麼汽車自動駕駛市場也很可能形成互聯網公司的形式,就是一超一強n弱局面,如果不能產生客戶增益,那麼僅僅依賴科技專利技術壁壘,我覺得最終結果可能就是n強並立的局面。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推薦閱讀:

自動駕駛公司 Momenta 首期 MCDC 競賽來襲,海量數據豐厚大獎等你來
首例!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路人,專家:「車與人的共同失敗」
產品經理的日常- 自動駕駛篇
無人駕駛會讓人機工程師失業嗎
做一個AI行業資訊聚合的小網站

TAG:自動駕駛 | Google無人駕駛汽車 | 無人駕駛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