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品牌提倡「做自己」,但真正打動你的有幾個?

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以「做自己」為內容營銷的主題。坦白而言,這樣的主題很討巧:

1,不管前期對目標用戶做了多少調研,調研報告里的各種洞察,都可以總結為「做自己」。這點尤其體現在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關於「90後」的分析報告里。不管「90後」呈現出多麼的與眾不同和個性,總之,他們就是想做自己。

2,其實,每個人都渴望做自己;儘管不少人被迫無法做自己,或者心中有個「可望而不可即」的自己,從而將理想的自我投射至偶像身上。品牌主用「做自己」這種態度營銷,較易達到和目標用戶群體的情感共鳴,讓他們感覺到:這個品牌懂我,和我在一起。

3,「做自己」是個大策略,可以從不同角度產生很多不同的創意,可以用各種創意詮釋「做自己」。你可以做:勇敢的自己、細緻的自己、奔放的自己等等等等。

「做自己」是個如此好用的「策略」,以致於市面上湧現了那麼多「做自己」;但是,打動你的又有幾個呢?

我們先來看看以下兩種形式的「做自己」吧:

一、一味地拔高「做自己」

去年,某高端電動車做了一個H5移動網站,主題是:90後獨立宣言#去你丫的青春#。整個移動網站充滿了這種傲嬌的宣言:「去你丫的青春」、「我是90後,我就是不一Young」、「人生第一步,我選我自己的路」……

你們感受一下:

這種刻意迎合「90後」「做自己」的人生態度,讀來有點空洞乏味。就像一個人跑到空曠的大地上,聲嘶力竭地喊:「去你丫的青春」!除此之外,品牌想說什麼呢?

二、「做自己」,越做越矯情

還有不少品牌「做自己」,越做越矯情。也就是說:明明很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事,卻偏要用所謂藝術化的手法,處理得矯情,看著尷尬症都犯了。

舉例:

某男性護膚品牌推出了一支題為《他們說,我是文藝青年》的廣告。該廣告片希望倡導一種獨立自由的精神,推動其品牌年輕化。最後落腳點是:「告別複雜,**(品牌名)就夠」。

TVC里用了一些酷炫、拉風、吸眼球的鏡頭,腳本的核心話術就是:外界認為文藝青年是什麼、什麼樣的?但「我」只想「把堅持寫在臉上,把夢想存於內心,對這個複雜的世界說一聲再見」。

我只想說一句:該品牌主有沒有做過研究,到底什麼是文藝青年?如果外界對文藝青年有各種誤讀,那麼,真正的文藝青年,真實的一面是什麼?

以上兩個案例,給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做自己,然而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

接下來,看兩條有關「做自己」的、我認為拍得不錯的TVC。這也是我一直秉信的:優秀的內容營銷一定是有其社會意義和價值的。

甲殼蟲:做自己

做自己不是一種噱頭,更不是一種「迷幻藥」;是希望遵循內心的價值觀、理念,去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關鍵是:這些有意義的事,也許和社會對「我」的理所當然的定位有偏差,但只有做自我內心那個定義的自己,才是真正意義的對社會的價值。

甲殼蟲—做自己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k0133ujawy1.html

SK-II:想和你談談夢想

我們為什麼無法做自己?因為缺少了、或淡忘了那份原始的、純真的勇氣。這份勇氣,別人無法給予你;需要以前的那個我,給我。讓我們做回以前的那個無所畏懼的我。

SK-II最新勵志短片《再次夢想,改寫命運》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l0311sgubeh.html

碎碎念幾句:

一直以來,有不少小夥伴後台留言,讓我推薦有關「社會化營銷」的書。我之所以從不在微信公眾號里給大家推薦「社會化營銷」的書,是因為我幾乎就沒讀過這方面的書。

我喜歡讀的有關Marketing專業的書分兩類:1,純理論大師寫的,整本書理論滿滿!比如:《Marketing3.0》、《市場營銷》等。2,純實踐大師寫的,整本真刀實槍,比如:《洞見遠勝創意》。還有本土的,比如最近讀的:《引爆IP :影游漫文超級IP打造之道》。

這是我選專業書籍的兩大原則。不知對各位是否有用?


推薦閱讀:

你以為,逼格高就等於生意好?
品牌人格化趨勢,我們準備好了嗎?
消費者決策行為分析 | 消費者,騙你沒商量?
品牌的現實:你是保姆還是爹?
快刀何:用定位公關把產品做成功,先回答7個問題

TAG:品牌營銷 | 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