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裁員離職風波不斷,智能手機未來一年路在何方?

2016年的智能手機行業可謂熱鬧非凡。

三星驚天一爆損失上百億,蘋果創新乏力表現平平,技術加持的華為雖國內海外遍地開花,卻難抵藍綠廠洗腦廣告的狂轟亂炸,魅族、小米數款產品連發但難掩頹勢,而樂視圍繞賈躍亭的自爆而陷入接連不斷的欠款風波,且看這佔據市場頭部的手機廠商就不難發現,行業增速放緩的形勢下多方鏖戰、輪番廝殺的競爭,不但沒有隨著16年有所緩解,反而愈加激烈。

最近有報道稱中興通訊將裁員約3000人,約佔中興通訊當前全球員工的5%,英媒更是強烈建議其出售手機業務;而酷派近日也被爆出舊臣老將清洗一空、離職加盟新手機品牌的消息,同時樂視自顧不暇的局面更是助長了唱衰酷派的輿論趨勢。

曾幾何時,這兩個「中華酷聯」時代的佼佼者,似乎最終走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這是否預示著2017年智能手機行業將加速洗牌?那些落後於市場需求的傳統手機品牌是否也會如傳聞般,狠心出售手機業務呢?

去年有了黑莓這個先例,再加上行業形勢的愈發殘酷,手機廠商未來一年恐怕不容樂觀。

風波未止,是自食苦果?還是生存艱難?

元旦之後、春節之前的這段時間一直都是大型事件的頻發點,而將起始的禍福作為未來一年的預示,是國人的傳統。但是縱觀最近的手機領域,無論是對廠商還是消費者而言,這一年的開端大部分似乎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三星、中興間接或直接地裁員,酷派高管離職,相生相伴的樂視手機更是被接連起訴,而魅族和360手機也不合時宜地輪番漲價,這些集中時間的信息除了透漏了各方的生存境遇,其實說到底也是在收拾去年的亂攤子。

Note7爆炸後,主流輿論認為三星尚未達到傷筋動骨的程度,甚至憑藉晶元、半導體等零部件業務還有搶眼的表現。三星電子公布的盈利預測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業利潤將達到9.2萬億韓元(78億美元),創下三年來最高水平。沒有致命性虧損反而增長了利潤,其實應該歸功於三星電子綜合業務的雄厚實力。

但從架構調整這件事來看,依舊說明了爆炸事件對三星有著深遠的影響。所謂中國區裁員,很容易讓人覺得是從員工成本角度來減少爆炸帶來的損失,除此之外並無合適的理由來解釋裁掉各級分公司的原因。這無疑意味著,看似沒有傷筋動骨的爆炸事故,後遺症正在三星內部逐步顯現。

而中興大面積裁員,更是和內部戰略失誤有很大的關係。當初曾學忠掌舵之時,中興放任努比亞品牌獨立,兩款主打性價比的手機品牌在小米的攻勢之下淪為市場邊緣,曾經誇下海口的自主研發晶元到現在也沒能面世,再加上去年與美國在伊朗問題的貿易摩擦,更是影響了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這些事件或多或少地加速了中興品牌的衰落。

其實智能手機早已不是中興通訊的主營業務,而錯過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中興,即使在未來要想贏回市場份額,也已經無力回天。對於中興,正如英媒所說的,通過將手機業務剝離進而集中重點於網路業務,未嘗不是可行之道。而想要重新分得只能手機的一杯羹,最終只能竹籃打水。

而魅族和酷派又是怎麼回事呢?前者來源於「發布會之王」和「正成為下一個小米」的困擾,後者來源於收購後的資源整合問題。尤其是酷派,不僅受到樂視資金鏈斷裂的波及,而且內部員工還慘遭清洗,想藉助酷派品牌、渠道、研發和生產能力實現強強聯合的最初願景,在樂視空降兵和原高管暗潮洶湧的鬥爭中功敗垂成。

總而言之,新一年的開始,手機圈每一次裁員都宣稱為正常人事流動,每一次的漲價都是原材料貴了惹得禍,雖然隻字不提業績不佳,但彼此大約都心知肚明,留給大家的時間不多了。

2017會成為手機品牌生死攸關的一年嗎?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首先從宏觀角度來看。據國外媒體報道Gartner發布報告稱,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增長將繼續放緩,兩位數的增速將不復存在。它預計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15億部,增長僅為7%,遠低於去年14.4%的增長率,而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也僅僅是達到19億部。

同時據德國市場調研公司GKF預測, 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將同比下降3%,降至4.34億部。雖然不同調研公司的數據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別,但無論是增速變緩還是直接下降,都預示著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將面臨著一年比一年嚴峻的形勢。

而這還不是手機廠商們最關鍵的壓力來源,更大的壓力來自上游廠商的強勢擴展。

有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五的三星、蘋果、華為、OPPO和vivo,總計其2016年出貨量在8.23億部左右,而據多家調研機構數據預測,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在14.6到15億之間。這意味著2016年前五名合計出貨量佔據總出貨量的56.40%,而在2015年,前五名合計出貨量佔總出貨量的54.46%,在2014年的時候,該比例是53.67%。這說明即使在增速放緩的形勢下,頭部品牌的市場份額還在逐年增長。

僅從中國市場來看這種趨勢更是明顯,從2016年第一季度開始,排名前五的公司合計出貨量在國內市場總量市場的佔比已經突破了60%,尤其是到了第三季度,佔比已經攀升到了65.7%,而在去年第一季度的時候,該比例還只有52.2%。由此可見,在上游市場份額漸趨增長的情況下,其他手機品牌連維持現狀都不可能做到,這也是近幾年來不斷有手機品牌倒下的原因。

從微觀角度來講,在手機市場落後了太久的手機品牌,已經很難找到有效的回歸之路。中興2015年全球銷量達到5600萬台,但國內的銷量僅有1500萬台,而且2016年智能手機總出貨量與2015年相比大幅衰退了36.5%,這樣的下滑趨勢保不住今年還會繼續。

同病相憐,酷派自從併入樂視後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進一步陷入虧損難以自拔。據其公布的財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凈虧損20.53億港元,同比下滑173%,其中來自4G智能手機銷售之收入為50.6億港元,與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36.9%。簡言之,對照今年oppo和vivo的一路高歌,這些沒落的「曾經領先者」,擺在面前的復興之路是困難重重,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就是典型例子。

近日諾基亞6高調復活,但從定價、配置還有外觀上這款手機都不具備突出優勢,關注度很難會轉化為購買需求,而且如果沒有後續的驚艷產品亮相,這次重返中國的信號只會淪為曇花一現。而早前被聯想收購的摩托羅拉,其新產品MotoZ雖被寄予厚望也沒能掀起智能手機的新浪潮,模塊化甚至是谷歌丟棄的舊梗。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王者歸來的神話很難在現實中實現。

實際上這些把持傳統品牌的公司,主流業務既然早已不是手機,與其放任其苟延殘喘,還不如儘早做出決斷,或者直接出售,或者以高昂的成本奮力一搏。

新材料、新工藝之後,新技術將成為手機發力點

押注未來一年的發展趨勢,無論是對華為、oppo等新晉手機明星,還是對中興、酷派等傳統廠商都是最關鍵的著力點。回顧2016,以oppo、vivo為代表的發展模式,和以華為為代表的發展模式在國內市場的比拼最具啟發性,比較兩個打法不同的派系,我們可以稍微作出些許趨勢判斷。

藍綠廠的崛起之道在於線下實體店的全線覆蓋,因為,即使是清晰的產品定位和無孔不入的廣告營銷,也都要依賴於線下渠道的完善,尤其是在三四五線城市或縣城,這種策略可謂是席捲之勢。而華為則明顯不同,依託一二線城市的信譽度和最為核心的技術優勢,獲取了相當可觀的利潤,這也是其他手機品牌無法比擬的。而從時效性和持久性來看,渠道和營銷的結合可能並不如技術帶來的市場穩固。

事實上,藍綠廠去年的成功更具偶然性,它趕上了線下渠道發揮作用的好時機。3G時代運營商渠道為主流,中華酷聯一度輝煌;運營商補貼減少,互聯網渠道一經嘗試便引起了小米的短期爆發;但自2015年線上渠道弊端日顯,布局線下渠道的優勢便襯托出來,也迎來了萬物繁盛的春季,Oppo和vivo趁此機會佔據了還尚未發掘的小城市市場。但是,在技術和專利方面兩者與其他手機品牌有著不小的差距,而藉助於新工藝和新外觀吸引消費者需求的方式,也會隨著用戶消費理性的回歸逐漸喪失新鮮感。

根據騰訊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未來5年趨勢白皮書,未來手機將配置更多的生物特徵辨識應用,人臉識別技術、虛擬智能助手和AR/VR技術將不斷增強人機交互體驗,而可摺疊屏幕、更快速度的處理器、下載速度和儲存空間也成為智能手機技術預測的熱點,這些新技術和智能手機的結合,被視作更容易突破同質化手機市場。從這點來講具有技術和專利優勢的手機廠商在未來更具優勢。

對於試圖在手機領域繼續尋求突破和抵禦困境的手機廠商來說,如果抉擇之後可以依靠某個技術熱點重新發力,也不失為一個可行性方向。但是,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和與之對應的資金支持,想要在風起雲湧的2017年有所作為,並非易事,稍有不慎,可就就會功虧一簣。

總之,勝者為王敗者寇,其實,沒落之處有著更殘酷的角逐,未來一年或許還有新的淘汰者,那麼,誰會第一個倒下呢?

歪道道,科技媒體人,互聯網分析師。微信公眾號:歪思妙想(neihangaoxiao)。禁止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推薦閱讀:

從低端到高端,華為手機發動全面進攻
國產手機品牌最後的生死競速:金立潰退,海信加碼,中興聯想再次下注
這個被 iPhone 幹掉的東西,也曾經陪我們走過漫長歲月
消費升級+互聯網手機下半場,誰踏准了節拍?
從「服務」角度重新解讀人的第五肢體——手機

TAG:智能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