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曹撕逼 | 別把人想得太好,也別把誰想得太壞
我一直是郭德綱老師的粉絲,但不是很鐵的粉絲。就是喜歡他的相聲,喜歡他在鏡頭前表現出來的少年老成,還有他說話的方式,能用大白話把一個問題說得頭頭是道。總的來說,我挺喜歡郭德綱沒有知識但很有文化的感覺。
至於曹雲金,我第一次知道是因為他上春晚說了相聲。後來聽說他和郭德綱不和,又看到了很多德雲社內部人員撰寫的文章,覺得曹雲金這個人大逆不道,腦後有反骨,也就沒再過多的關注他。
郭德綱「江湖路遠,不必再見」的微博出來就已經很有爆點,曹雲金長微博一出,更是馬上炸響整個娛樂圈。
看了長微博,我一下子想起來朋友跟我說過的一句話——「別把一個人想的太好,也別想的太壞」。
確實,郭德綱的藝術造詣非常高,而且能吃苦。他還沒成名的時候,一年時間把別人要用兩三年才能背下來的傳統相聲六百個段子全部背的滾瓜爛熟。曾經參加綜藝節目在櫥窗里被人家當猴耍,氣憤離開途中看到了粉絲給他的留言,繼續回到櫥窗耍猴。
他說話也頭頭是道。許多綜藝節目中,郭老都是被請去煲人生雞湯的,而且說出來的話質樸,不矯情,很招粉絲喜歡。
但不能因此就把郭德綱想的多好。用郭德綱自己的話說,人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拉屎放屁是自然需求。再厲害的人也要上廁所,再淳樸的人也有懂小心眼兒的時候。
曹雲金的長微博中,細數了郭德綱的「七宗罪」。摳門,貪財,不把徒弟當人使喚,還爆出了個女記者。之前人們心中的「著名相聲演員」「相聲表演藝術家」,一下子被扣上了許多個屎盆子。
理性地說,曹雲金長微博中的爆料很有可能是真的。畢竟我們不是知情人士,話說得最狠也只能說「很可能」,不能說一定。相聲領域造詣高,不代表德行就一樣的好。這就是前面說的,不能把一個人想的太好。
從郭德綱平時說話、撰文的語氣、文體中你就能看出來,他非常傳統。傳統文化有好的東西,自然也有糟粕。比如他「家天下」的意識非常強,收的徒弟都是「兒徒」,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不搭邊。
年輕時候窮怕了的郭老,很有可能在錢的問題上讓人感覺配不上他的身份。
年輕時候被人傷多了的郭老,很有可能對徒弟異常嚴苛。
這些和他的表演藝術放在一起看,才是完整的郭德綱。
當然了,一句話百樣說,不能因為曹雲金的一篇文章就把郭老一棒子打死了。
這就是後面那句話,也不能把人想的太壞。
有一句話說,沒有郭德綱,相聲早就亡了。這話未免言過其實,但如果沒有郭德綱,相聲不會有今天。他和曹雲金之間怎麼撕逼,郭老對相聲做出的貢獻,給大家帶來的歡樂,不是一句孰是孰非能抹去的。
同樣,我們應該用同樣的態度看待曹雲金。
這次撕逼大戰中,郭老沒有給出強力的正面回擊。但早在撕逼沒開始之前,我在知乎上看到過一篇德雲社內部人員撰寫的文章。細數了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劉雲天等人的不是,同樣有理有據。(時間太久了,實在找不到原文了)
文中提到,曹雲金走紅之後,狂的沒邊,在後台別人都不敢跟他大聲說話,看誰不順眼就打誰。還曾經在德雲社內部聚餐中,公然跪在大家面前,跟師傅說自己「吃不飽」,要推出德雲社。
這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相信這也很有可能是真的呢?
看曹雲金長微博的撰寫時機,行文風格就能推測出他也絕非等閑之輩。他之前也曾和德雲社鬧過矛盾,但選擇在自己翅膀更硬一點的時候反擊,選擇在大家都以為他會默不作聲的時候反擊,選擇利用輿論支持弱者懷疑權威的特點,看來是有兩把刷子的。而且文章有理有據,比起郭老的一句「江湖路遠」,學費表演費是500元還是4000元都寫得清清楚楚,讓人們更容易信服。
從相聲窩子里爬出來的,都是精明幹練之人。
還是那句話,不能把人想的太好,也不能把人想的太壞。相比之下,我更願意相信他們說的都是錯的,我更願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沒有大是大非,只是師徒二人在朝夕相處的日子中處擰巴了。師徒之間的恩恩怨怨豈是外人能琢磨明白的?
不論如何誰輸誰贏,孰對孰錯,撕逼過後,喜歡郭德綱的繼續聽郭德綱的相聲,喜歡曹雲金的繼續聽曹雲金的相聲。當然,你也可以去聽小嶽嶽。相聲總要有人說下去,真相要麼浮出水面,要麼就已經不重要了。
推薦閱讀:
※下輩子去哪裡托生很重要
※時事評論的一些小心得
※是什麼把張扣扣拋到了最不幸的谷底?
※「賽龍案」:代小權無罪,那誰有罪呢?
※關於抗洪士兵吃饅頭輿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