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46

赤德祖贊的榮光——夾縫中的南詔國 

在美麗的雲南蒼山洱海之畔,生活著眾多的氏族部落,因地處橫斷山脈腹地,千山阻隔,歷來與周邊國家聯絡稀少,這些部落史書中籠統稱其為「諸蠻」。但隨著吐蕃與唐朝疆域爭霸的升級,吐蕃的勢力漸漸滲透到雲南北部地區,憑藉著當地族裔與吐蕃種族同源於古羌人的優勢,與唐朝在雲南抗衡。

早在唐中宗李顯時期,唐監察御史李知古就曾率兵征討與吐蕃有聯繫的洮州蠻(雲南姚安縣),結果兵敗被殺,洮州蠻以李知古的屍體祭天。隨著唐蕃在雲南、四川地區爭端的日趨激烈,吐蕃和唐朝紛紛在此地築城守衛。唐朝公元677年(唐鳳儀二年),修築安戎城,不久即被吐蕃攻佔。吐蕃也曾在西洱河蠻地區修建絙夷城,被唐朝於公元707年(唐神龍二年)攻破拆毀。唐蕃之間除了軍事上的征伐之外,也在著力拉攏本地土著部落歸附。

雲南的部落中實力最強的六個部落,被稱為「六昭」(以王為昭)。其中生活在巍山(大理南)的南詔,早在公元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就派子邏盛炎出使唐帝國,並獲得了唐帝國的支持,唐高宗封南詔首領細奴邏為巍州刺史。其他五詔與河蠻部落,因與吐蕃接壤,受到吐蕃影響,經常棄唐歸附吐蕃。而南詔始終歸附唐朝,成了唐朝在雲南地區重要的盟友,由於受到了唐朝在政治經濟上的支持,南詔部落漸漸壯大。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南詔首領皮邏閣戰勝河蠻諸部,取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古城南),唐玄宗賜皮邏閣名為歸義,封其為雲南王,是為「南詔國」立國之始。隨後,南詔國繼續向北兼并洱海周邊各部,最終一統六昭,將吐蕃的影響驅逐到浪穹(今雲南洱源)一帶。

穩定了在雲南的局面後,唐朝開始考慮奪取位於川藏邊境的安戎城。

安戎城於公元677年,由益州長史李孝逸修築本為防禦吐蕃,不料建成不久,就被吐蕃藉助當地羌人的支持奪取,反而成為吐蕃在當地戰略支撐點。安戎城所處位置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唐軍屢次攻打都未能攻克,其後六十年間,安戎城都是四川邊境的心腹之患。

公元738年,劍南節度使王昱在安戎城邊另築兩城,意圖通過長期圍困,拿下安戎城,結果吐蕃發兵援助,在蓬婆嶺下大敗唐軍,王昱隻身逃脫,唐軍輜重盡歸吐蕃。吐蕃佔據的安戎城對於唐朝威脅甚大,唐朝必欲除之而後快,唐玄宗曾親自主持奪取安戎城的作戰部署。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新任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秘密與安戎城中吐蕃翟都局密謀獻城。當年三月,翟都局等人作為內應,放唐軍入城,盡殺吐蕃將士,安戎城落入唐軍手中。吐蕃得知安戎城失手,於當年6月、9月兩次派兵進攻安戎城,均被章仇兼瓊擊退,唐玄宗下詔改安戎城為平戎城。

隨著南詔國向北的拓展和安戎城的奪取,唐朝在四川和雲南佔據了有利的形勢。但是南詔國勢力的不斷壯大,也開始讓唐朝政府心生戒備,於是唐朝在雲南的地方官吏開始逐步對南詔國採取高壓政策,這導致了南詔國漸漸心懷不滿。

公元748年(天寶七年),南詔國王皮邏閣去世,其子閣羅鳳繼位。南詔國在雲南擴張的形勢更加明顯,這和時任雲南太守的張虔陀產生了尖銳的矛盾,隨即這種政治矛盾演變成了私人恩怨。據說張虔陀此人極為好色,在宴席上見到新任南詔國王閣羅鳳的王妃美艷無雙,於是魂不守舍,向閣羅鳳提出要求將王妃送與自己,結果雙方不歡而散。張虔陀見閣羅鳳不從,隨即開始羅織罪名,意欲說服唐朝征伐南詔國。不料事情敗漏,公元750年(天寶九年),閣羅鳳派大將王毗雙、羅時領兵圍攻姚州,破城後殺張虔陀,城中百姓「皆被移隸遠處」。

公元751年,唐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領兵討伐南詔,南詔國遣使入唐營謝罪,並希望鮮於仲通寬恕南詔的罪過,放還被俘的南詔士兵,否則南詔將投靠吐蕃,雲南從此非唐所有。鮮於仲通不聽,扣留了南詔使者,發兵西洱河。南詔見唐軍勢大,急忙向吐蕃求援,吐蕃將領論若贊分兵而救南詔。吐蕃和南詔聯軍在洱海東岸擊敗唐軍,6萬唐軍全軍覆沒,鮮於仲通隻身逃脫。

擊敗唐軍進攻的南詔國徹底倒向吐蕃,閣羅鳳派遣國中貴族等60餘人,攜帶大量禮品入拉薩朝見赤德祖贊。赤德祖贊見南詔來投大喜,熱情的款待了南詔使者,與南詔約為兄弟之國,冊封閣羅鳳為南國大詔,號為東帝,授予金印,並改南詔紀年為贊普鍾(意為"贊普之弟")。

第一次天寶戰爭失敗後,宰相楊國忠為了掩飾他在雲南政策失利,反而報敗為勝,提升鮮於仲通為京兆尹。另一方面,楊國忠積極準備第二次征伐南詔,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唐軍以雲南都督李宓為帥,再度大舉進攻南詔。由於鮮於仲通之敗將劍南兵備消耗殆盡,再征雲南的唐朝軍士,多從陝西、河南、河北募集,北方民眾懼怕南方煙瘴,多有逃亡。楊國忠命人強制徵兵,不從者銬送入營,三地百姓哭聲震野。唐代大詩人杜甫目睹唐朝窮兵黷武對百姓造成的苦難,憤而寫下了《兵車行》這首千古傳誦的詩作。

李宓率十萬唐軍發動的第二次天寶戰爭,再次在南詔和吐蕃聯軍夾擊下兵敗雲南,就連主帥李宓也沉江而死。現存於雲南大理的南詔太和城遺址內的「南詔德化碑」上記載:「時神州都知兵馬使論綺里徐來救,我命大軍將段附克等內外相應,犄角竟沖。彼方弓不暇張,刃不及發,白日晦景,紅塵翳天,流血成川,積屍雍水,三軍潰血刃,元帥沉江。」

經過「天寶戰爭」之後,南詔與吐蕃關係日趨緊密,在兩國聯手的近五十年中,唐朝在雲、南四川的統治地位受到了極大的削弱。直到公元794年(唐德宗貞元十年),南詔脫離吐蕃再次歸順唐朝止,期間南詔和吐蕃多次襲擾唐朝西南邊境。在這段時間內,吐蕃在唐朝西南地區的勢力不斷加強,隨著唐朝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無力在邊境地區駐紮重兵,吐蕃和唐朝的西南之爭,以吐蕃的勝利暫時告一段落。

推薦閱讀:

啊?什麼?「青藏高原」的「青」居然是青海?青海是一個省嗎?
去西藏旅遊「五大糾結」:是去羊卓雍錯還是去納木錯?
如何窮游去西藏拉薩?
能否以旅行為生?他說:要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游牧星球

TAG:西藏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