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造成這一切的原由是泛而雜的貴族情結和精英情結

為何上海交大教授寧可辭職,也要向科技部發起申訴?

2016年04月22日09:33 新聞專欄 作者:知識分子

  編者按:

  4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趙立平的一條朋友圈引起了不少人關註:他將辭職以個人身份申訴科技部,抗爭在申請食品重大專項中將其淘汰出局的形式審查,稱「有著嚴重的『程序不合理』的問題」。趙立平也是《知識分子》的作者,他是腸道菌群的專家,有較高的聲望。他與科技部發生了什麼衝突?引起了很多人的評論。

  此事發生後,科技部內部有官員認為現任科技部長水平不高。一位上海著名大學教授對《知識分子》說:「趙立平是國內腸道菌群研究最牛一人,看看這次杠上科技部是什麼結果吧……」中國科學院一位研究員告訴《知識分子》:「上個周末在科技部評審,一直到現在也不公告。現場投票結果,連評委都不知道」。

  《知識分子》刊發趙立平致科技部的信,並附上《文匯教育》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撰文 | 《知識分子》綜合

  責編 | 李曉明

  ● ● ●

  趙立平致科技部的信:

  我申請食品重大專項形式審查不合格被淘汰出局,理由是:研究內容沒有全覆蓋!

  下面是給科技部農村中心的郵件;

  各位領導,

  在此感謝你們認真複核和耐心回復我的申訴。

  在仔細閱讀了你們的答覆意見以後,我的心情很沉重,情緒也很激動。請諒解。

  現在冷靜下來,我倒是堅定了繼續抗爭的決心。

  我覺著,你們農村中心這樣的「形式審查「有著嚴重的「程序不合理」的問題。

  形式審查顧名思義,只審查形式是不是合格,而不應該對內容的合理性做評判。

  形式審查依據的標準必需是公開的,不會產生歧義的。這樣才便於申請者準確把握,以免浪費精力。

  但是,無論是我電話諮詢時,還是你們在答覆意見里,都提出你們是諮詢了專家的意見才認為我們的內容沒有全覆蓋。

  既然你們自己都把握不住是不是內容全覆蓋了,你讓我們申請者如何把握呢?如果你們在指南里明確提出了全覆蓋的標準,比如說:申請書里要提到「色香味型」才是對有關內容的覆蓋,如果只寫了要研究感官評價技術,就屬於沒有全覆蓋。那我們就有明確的依據可以遵守,就可以避免辛苦半天,連形式審查都不合格的問題。

  因此,你們的有關研究內容是不是全覆蓋的要求是沒有公開的、明確的、不會產生歧義的標準的。連你們自己都需要反覆討論和諮詢專家才能得出結論,這說明,這樣的形式審查程序和要求是不合理的,是不公平的。

  至於回復意見里的其他具體說法的爭議,全部是對學術觀點、研究方法和技術內容有不同的理解造成的,不應該是形式審查的內容,完全是第一輪專家評審的內容。

  你們非要用形式審查讓我出局,非要用行政手段代替專家的作用,令我非常困惑和難以接受。

  為此,我決定繼續我的申訴、投訴乃至訴訟的努力。

  考慮到在電話諮詢時,戴姓領導明確地威脅我,如果申訴,我的名字會進入「失信」系統,要讓我考慮「後果」,為了不影響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和科技部的關係,為了不牽連其他科學家,我決定今天從上海交通大學辭職,然後,以個人身份繼續申訴。

  趙立平

  ● ● ●

  以下是《文匯報》就此事刊發的報道,為了避免歧義,收錄如下:

  《這位大學教授為何寧願辭職,也要以個人身份向科技部發起申訴?》

  4月21日的朋友圈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趙立平所發的微信,成了熱門轉發帖,因為——

  他申請食品重大專項因形式審查不合格被淘汰出局,理由是:根據申請指南,他的研究內容沒有全覆蓋!(申請的健康食品研究項目的申報書沒有提到要研究食品的色香味形,雖然他的標書中有課題與感官評價技術相關)

  而當他電話諮詢時,有一位戴姓負責人明確表示,如果申訴,則他的名字會進入「失信」系統,要讓他考慮「後果」。

  趙立平稱,為了不影響自己的母校和科技部的關係,也為了不牽連其他科學家,他寧可從學校辭職,以個人身份繼續申訴。

  事情起因於不久前,科技部「十三五」各個領域的重點專項指南陸續發布,中國科技界進入了萬馬奔騰的興奮狀態。趙立平也不甘落後,牽頭組織了《現代食品加工及糧食收儲運技術與裝備專項》任務二:「食品加工製造核心關鍵技術開發與裝備創製」中的第六個項目「營養功能性食品製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新產品創製」的申報。

  申請指南是2月16日發布的,這一項目的研究目標是:「針對公眾對食品營養健康不斷提升的巨大需求,基於營養代謝基因組學和腸道微生物菌群與人類健康關係等現代營養學研究的新進展,系統開發新型營養健康食品。」

  作為長期研究通過營養調節菌群來防治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學者,趙立平看到申報指南時,第一感覺是,食品科技領域的專家把營養和菌群的關係這樣一個國際前沿的重大動向,寫進了食品重點專項的指南里,這真是「功莫大焉」!他當即決定參加申請這一項目。

  此前,趙立平已經因為在腸道微生物領域研究的傑出成就,而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而在中法聯合簽署的腸道元基因組合作聲明中,趙立平也是組織中國腸道菌群與肥胖研究的中方牽頭科學家。

  他還擔任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Microbial Biotechnology等國際刊物編委;ISME Journal(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影響因子9.276)的資深編輯,Scientific Report編委。他領導的團隊也是國際知名的微生物分子生態學研究小組,在複雜微生物群落結構分析技術和統計計算方法、結構與功能相關性等方面做了很多創新性工作,特別在腸道菌群與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的關係研究中,提出「代謝性疾病的腸源性學說」,發現並驗證了首例能夠引起肥胖症的人體腸道細菌。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 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ISME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但是很快趙立平就發現,2月16日發布的項目指南中規定「每個項目所設置的課題數應不超過5個,每個課題的參加單位不超過5家(含主持單位)」、「申報單位根據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內容以項目形式組織申報,根據項目不同特點可設任務(或課題)。原則上項目須整體申報,覆蓋該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標,指南另有規定的除外。」

  項目預申報書提交的截止日期是3月18日。對一個科學家來說,組織4、5家單位申請項目中的其中一個課題,並不難。但是要在短短的一個月里,設計5個課題,每個課題要組織5家單位參與申報,其難度可想而知!

  重大科技問題的提煉和預申報書的準備,本身就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更何況還要找到這麼多單位,協調好彼此的合作。對於一個不是食品科技領域的學者,還要跨學科支持申請來說,其工作量之大和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隨後他又發現,食品科技領域的專家早在去年8月份就已經把申請隊伍組織好,申請書的本子也寫得差不多了。

  雖然規定參與指南編製的專家不能申請項目,但是提前知道指南內容的專家,卻可以提前行動,在指南公布前半年以上,就開始從容組織申請隊伍、撰寫申請書!而像他這樣的團隊,雖然具有紮實前期工作基礎和處於國際前沿的研究能力,看到項目出現在指南里,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趙立平還是成功地組織了一批專家,寫下了紮實的項目申請書。

  但是很快,他就接到了通知——他的項目申請書沒有通過形式審查。

  所謂的形式審查,即由行政人員看申請書的格式,以及申請的項目是否超過規定的個數。

  形式審查沒有通過的原因,是課題中沒有覆蓋指南中的「要研究食品的色香味形」。但是在趙立平的標書中,卻有感官評價技術的內容。而且在給他的回函中稱請了專家審查。而根據形式審查的規定,並不需要專家審查。

  趙立平在他的微信中稱:

  「這樣的『形式審查』有著嚴重的『程序不合理』的問題。

  形式審查顧名思義,只審查形式是不是合格,而不應該對內容的合理性做評判。形式審查依據的標準必需是公開的,不會產生歧義的。這樣才便於申請者準確把握,以免浪費精力。

  但是,無論是我電話諮詢時,還是在答覆意見里,都提出你們是諮詢了專家的意見才認為我們的內容沒有全覆蓋。既然你們自己都把握不住是不是內容全覆蓋了,你讓我們申請者如何把握呢?」

  科技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釋放中國科學家的創新能力。但是,從他的經歷來看,目前中國科技創新體制的有效性令人擔憂。

  對於科學家來說,公布指南到申請截至的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從頭開始組織申請這樣的重大項目,時間顯然不夠。要想避免這種被動,只有提前打聽內幕消息,早一點聞風而動才行。這顯然在客觀上惡化了中國科技界的學術風氣,助長了「圈子」文化的盛行。

  同時組織二十多家單位申請一個項目,不能保證每個課題的參加單位都是中國在那個方向上最好的專家。往往是,主持單位可能很強,但是,其中的一些稍微弱一些的單位和專家,由於與主持單位的專家關係比較熟,也可以被「帶著」一起申請。

  而在某一個方面特別有優勢的專家,如果不在「圈子」里,特別是不在傳統的學科領域裡,而是跨學科的時候,就進不到可能申請成功的項目里了。

  因此趙立平寫道——

  在仔細閱讀了你們的答覆意見以後,我的心情很沉重,情緒也很激動。請諒解。

  現在冷靜下來,我倒是堅定了繼續抗爭的決心。

  ……

  你們非要用形式審查讓我出局,非要用行政手段代替專家的作用,令我非常困惑和難以接受。

  為此,我決定繼續我的申訴、投訴乃至訴訟的努力。

  考慮到在電話諮詢時,戴姓領導明確地威脅我,如果申訴,我的名字會進入「失信」系統,要讓我考慮「後果」,為了不影響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和科技部的關係,為了不牽連其他科學家,我決定今天從上海交通大學辭職,然後,以個人身份繼續申訴。

  被同樣問題困惑的中國科學家有很多!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早在2012年,國家審計局公布「8個重大專項有93%應驗收課題未完成驗收」,「有2個專項134個十一五課題尚未驗收」,「並提到84個課題的2401項成果中有582項是用其他科研課題的成果沖抵的」這一消息時,就寫文章稱——

  「科技管理中存在嚴重缺欠。國家投入347.61億元,動員數以萬計的科技人員,歷時5年,人力、物力、財力投入都是空前的,科技管理的混亂也是空前的。很多專家反映大量問題,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與建議,但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改進,日積月累終成『沉痾痼疾』。」

  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李俠不久前也撰文稱:

  新的科技資助體系建立之後,我們仍然需要思考此次改革到底是整容還是再造。因為長期以來,大項目的多年運行造成了科技界的經費異化現象。即經費從作為研究的手段淪落為研究的目的,而且這種異化正在蔓延,並且在當前評價體系的推波助瀾下,學術界的偏好已經開始發生根本性逆轉。

  而且在競爭經費的過程中,由於制度與規則的不完善,還滋生出各種腐敗與學術不端事件,嚴重敗壞了學術界的風氣,客觀地說,這種影響在短期內是很難消除。

  經費運行的風險責任分配不合理。當下的重大項目管理重心出現嚴重的結構性失衡。

  按照常規的經費管理鏈條來看,目前的管理模式是重視申報、忽視中期,結項放水。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轟轟烈烈誇大性申報,慌慌張張縮水性草草結題的現象。在目前的管理體制下,一旦重大項目的「黃袍」加身,即便項目主持人未來不能按要求結題,也沒有相應的處罰機制,他仍擁有重大項目主持人的稱號,依然可以利用這個泡沫學術資本在學術市場中換得額外的學術利息,這就導致科研的風險完全被國家承擔。

  這種責權利嚴重不匹配的管理制度設置,已經讓真正的科研活動逐漸被邊緣化:申報經費為主,科研活動為輔。

  而這樣的現象會否在重大專項中重現?

  《知識分子》與廣大中國科技工作者一樣,對事件發展將頗感興趣,將持續關注。編者按:

  4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趙立平的一條朋友圈引起了不少人關註:他將辭職以個人身份申訴科技部,抗爭在申請食品重大專項中將其淘汰出局的形式審查,稱「有著嚴重的『程序不合理』的問題」。趙立平也是《知識分子》的作者,他是腸道菌群的專家,有較高的聲望。他與科技部發生了什麼衝突?引起了很多人的評論。

  此事發生後,科技部內部有官員認為現任科技部長水平不高。一位上海著名大學教授對《知識分子》說:「趙立平是國內腸道菌群研究最牛一人,看看這次杠上科技部是什麼結果吧……」中國科學院一位研究員告訴《知識分子》:「上個周末在科技部評審,一直到現在也不公告。現場投票結果,連評委都不知道」。

  《知識分子》刊發趙立平致科技部的信,並附上《文匯教育》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撰文 | 《知識分子》綜合

  責編 | 李曉明

  ● ● ●

  趙立平致科技部的信:

  我申請食品重大專項形式審查不合格被淘汰出局,理由是:研究內容沒有全覆蓋!

  下面是給科技部農村中心的郵件;

  各位領導,

  在此感謝你們認真複核和耐心回復我的申訴。

  在仔細閱讀了你們的答覆意見以後,我的心情很沉重,情緒也很激動。請諒解。

  現在冷靜下來,我倒是堅定了繼續抗爭的決心。

  我覺著,你們農村中心這樣的「形式審查「有著嚴重的「程序不合理」的問題。

  形式審查顧名思義,只審查形式是不是合格,而不應該對內容的合理性做評判。

  形式審查依據的標準必需是公開的,不會產生歧義的。這樣才便於申請者準確把握,以免浪費精力。

  但是,無論是我電話諮詢時,還是你們在答覆意見里,都提出你們是諮詢了專家的意見才認為我們的內容沒有全覆蓋。

  既然你們自己都把握不住是不是內容全覆蓋了,你讓我們申請者如何把握呢?如果你們在指南里明確提出了全覆蓋的標準,比如說:申請書里要提到「色香味型」才是對有關內容的覆蓋,如果只寫了要研究感官評價技術,就屬於沒有全覆蓋。那我們就有明確的依據可以遵守,就可以避免辛苦半天,連形式審查都不合格的問題。

  因此,你們的有關研究內容是不是全覆蓋的要求是沒有公開的、明確的、不會產生歧義的標準的。連你們自己都需要反覆討論和諮詢專家才能得出結論,這說明,這樣的形式審查程序和要求是不合理的,是不公平的。

  至於回復意見里的其他具體說法的爭議,全部是對學術觀點、研究方法和技術內容有不同的理解造成的,不應該是形式審查的內容,完全是第一輪專家評審的內容。

  你們非要用形式審查讓我出局,非要用行政手段代替專家的作用,令我非常困惑和難以接受。

  為此,我決定繼續我的申訴、投訴乃至訴訟的努力。

  考慮到在電話諮詢時,戴姓領導明確地威脅我,如果申訴,我的名字會進入「失信」系統,要讓我考慮「後果」,為了不影響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和科技部的關係,為了不牽連其他科學家,我決定今天從上海交通大學辭職,然後,以個人身份繼續申訴。

  趙立平

  ● ● ●

  以下是《文匯報》就此事刊發的報道,為了避免歧義,收錄如下:

  《這位大學教授為何寧願辭職,也要以個人身份向科技部發起申訴?》

  4月21日的朋友圈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趙立平所發的微信,成了熱門轉發帖,因為——

  他申請食品重大專項因形式審查不合格被淘汰出局,理由是:根據申請指南,他的研究內容沒有全覆蓋!(申請的健康食品研究項目的申報書沒有提到要研究食品的色香味形,雖然他的標書中有課題與感官評價技術相關)

  而當他電話諮詢時,有一位戴姓負責人明確表示,如果申訴,則他的名字會進入「失信」系統,要讓他考慮「後果」。

  趙立平稱,為了不影響自己的母校和科技部的關係,也為了不牽連其他科學家,他寧可從學校辭職,以個人身份繼續申訴。

  事情起因於不久前,科技部「十三五」各個領域的重點專項指南陸續發布,中國科技界進入了萬馬奔騰的興奮狀態。趙立平也不甘落後,牽頭組織了《現代食品加工及糧食收儲運技術與裝備專項》任務二:「食品加工製造核心關鍵技術開發與裝備創製」中的第六個項目「營養功能性食品製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新產品創製」的申報。

  申請指南是2月16日發布的,這一項目的研究目標是:「針對公眾對食品營養健康不斷提升的巨大需求,基於營養代謝基因組學和腸道微生物菌群與人類健康關係等現代營養學研究的新進展,系統開發新型營養健康食品。」

  作為長期研究通過營養調節菌群來防治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學者,趙立平看到申報指南時,第一感覺是,食品科技領域的專家把營養和菌群的關係這樣一個國際前沿的重大動向,寫進了食品重點專項的指南里,這真是「功莫大焉」!他當即決定參加申請這一項目。

  此前,趙立平已經因為在腸道微生物領域研究的傑出成就,而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而在中法聯合簽署的腸道元基因組合作聲明中,趙立平也是組織中國腸道菌群與肥胖研究的中方牽頭科學家。

  他還擔任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Microbial Biotechnology等國際刊物編委;ISME Journal(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影響因子9.276)的資深編輯,Scientific Report編委。他領導的團隊也是國際知名的微生物分子生態學研究小組,在複雜微生物群落結構分析技術和統計計算方法、結構與功能相關性等方面做了很多創新性工作,特別在腸道菌群與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的關係研究中,提出「代謝性疾病的腸源性學說」,發現並驗證了首例能夠引起肥胖症的人體腸道細菌。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 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ISME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但是很快趙立平就發現,2月16日發布的項目指南中規定「每個項目所設置的課題數應不超過5個,每個課題的參加單位不超過5家(含主持單位)」、「申報單位根據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內容以項目形式組織申報,根據項目不同特點可設任務(或課題)。原則上項目須整體申報,覆蓋該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標,指南另有規定的除外。」

  項目預申報書提交的截止日期是3月18日。對一個科學家來說,組織4、5家單位申請項目中的其中一個課題,並不難。但是要在短短的一個月里,設計5個課題,每個課題要組織5家單位參與申報,其難度可想而知!

  重大科技問題的提煉和預申報書的準備,本身就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更何況還要找到這麼多單位,協調好彼此的合作。對於一個不是食品科技領域的學者,還要跨學科支持申請來說,其工作量之大和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隨後他又發現,食品科技領域的專家早在去年8月份就已經把申請隊伍組織好,申請書的本子也寫得差不多了。

  雖然規定參與指南編製的專家不能申請項目,但是提前知道指南內容的專家,卻可以提前行動,在指南公布前半年以上,就開始從容組織申請隊伍、撰寫申請書!而像他這樣的團隊,雖然具有紮實前期工作基礎和處於國際前沿的研究能力,看到項目出現在指南里,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趙立平還是成功地組織了一批專家,寫下了紮實的項目申請書。

  但是很快,他就接到了通知——他的項目申請書沒有通過形式審查。

  所謂的形式審查,即由行政人員看申請書的格式,以及申請的項目是否超過規定的個數。

  形式審查沒有通過的原因,是課題中沒有覆蓋指南中的「要研究食品的色香味形」。但是在趙立平的標書中,卻有感官評價技術的內容。而且在給他的回函中稱請了專家審查。而根據形式審查的規定,並不需要專家審查。

  趙立平在他的微信中稱:

  「這樣的『形式審查』有著嚴重的『程序不合理』的問題。

  形式審查顧名思義,只審查形式是不是合格,而不應該對內容的合理性做評判。形式審查依據的標準必需是公開的,不會產生歧義的。這樣才便於申請者準確把握,以免浪費精力。

  但是,無論是我電話諮詢時,還是在答覆意見里,都提出你們是諮詢了專家的意見才認為我們的內容沒有全覆蓋。既然你們自己都把握不住是不是內容全覆蓋了,你讓我們申請者如何把握呢?」

  科技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釋放中國科學家的創新能力。但是,從他的經歷來看,目前中國科技創新體制的有效性令人擔憂。

  對於科學家來說,公布指南到申請截至的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從頭開始組織申請這樣的重大項目,時間顯然不夠。要想避免這種被動,只有提前打聽內幕消息,早一點聞風而動才行。這顯然在客觀上惡化了中國科技界的學術風氣,助長了「圈子」文化的盛行。

  同時組織二十多家單位申請一個項目,不能保證每個課題的參加單位都是中國在那個方向上最好的專家。往往是,主持單位可能很強,但是,其中的一些稍微弱一些的單位和專家,由於與主持單位的專家關係比較熟,也可以被「帶著」一起申請。

  而在某一個方面特別有優勢的專家,如果不在「圈子」里,特別是不在傳統的學科領域裡,而是跨學科的時候,就進不到可能申請成功的項目里了。

  因此趙立平寫道——

  在仔細閱讀了你們的答覆意見以後,我的心情很沉重,情緒也很激動。請諒解。

  現在冷靜下來,我倒是堅定了繼續抗爭的決心。

  ……

  你們非要用形式審查讓我出局,非要用行政手段代替專家的作用,令我非常困惑和難以接受。

  為此,我決定繼續我的申訴、投訴乃至訴訟的努力。

  考慮到在電話諮詢時,戴姓領導明確地威脅我,如果申訴,我的名字會進入「失信」系統,要讓我考慮「後果」,為了不影響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和科技部的關係,為了不牽連其他科學家,我決定今天從上海交通大學辭職,然後,以個人身份繼續申訴。

  被同樣問題困惑的中國科學家有很多!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早在2012年,國家審計局公布「8個重大專項有93%應驗收課題未完成驗收」,「有2個專項134個十一五課題尚未驗收」,「並提到84個課題的2401項成果中有582項是用其他科研課題的成果沖抵的」這一消息時,就寫文章稱——

  「科技管理中存在嚴重缺欠。國家投入347.61億元,動員數以萬計的科技人員,歷時5年,人力、物力、財力投入都是空前的,科技管理的混亂也是空前的。很多專家反映大量問題,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與建議,但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改進,日積月累終成『沉痾痼疾』。」

  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李俠不久前也撰文稱:

  新的科技資助體系建立之後,我們仍然需要思考此次改革到底是整容還是再造。因為長期以來,大項目的多年運行造成了科技界的經費異化現象。即經費從作為研究的手段淪落為研究的目的,而且這種異化正在蔓延,並且在當前評價體系的推波助瀾下,學術界的偏好已經開始發生根本性逆轉。

  而且在競爭經費的過程中,由於制度與規則的不完善,還滋生出各種腐敗與學術不端事件,嚴重敗壞了學術界的風氣,客觀地說,這種影響在短期內是很難消除。

  經費運行的風險責任分配不合理。當下的重大項目管理重心出現嚴重的結構性失衡。

  按照常規的經費管理鏈條來看,目前的管理模式是重視申報、忽視中期,結項放水。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轟轟烈烈誇大性申報,慌慌張張縮水性草草結題的現象。在目前的管理體制下,一旦重大項目的「黃袍」加身,即便項目主持人未來不能按要求結題,也沒有相應的處罰機制,他仍擁有重大項目主持人的稱號,依然可以利用這個泡沫學術資本在學術市場中換得額外的學術利息,這就導致科研的風險完全被國家承擔。

  這種責權利嚴重不匹配的管理制度設置,已經讓真正的科研活動逐漸被邊緣化:申報經費為主,科研活動為輔。

  而這樣的現象會否在重大專項中重現?

  《知識分子》與廣大中國科技工作者一樣,對事件發展將頗感興趣,將持續關注。


推薦閱讀:

百萬實驗室(1e6.org.cn)已備案成功(附備案流程)
餉拍亮相FBIF論壇,與國內外知名品牌廠商共話行業新趨勢
孩子王----請問你把員工置於何地?
《營銷奇葩說》嘉賓齊聚一堂來辯論,網友直呼不過癮

TAG:在線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