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案例之食材體驗環節的設計思路

案例

XX機構的活動流程陳述:(出於對該活動的信息保密原則,以下將省略重要信息)

  • 開場

  • 故事導入

  • 總結故事裡用到的原料

  • 我們今天要用的原料(圖片、食物感受)

  • 發材料

  • 導師帶大家一步一步製作

  • 做完放烤箱(休息、建議隔三分鐘觀察一次)

  • 烤完裱花(現場吃的擠表面,帶不走,帶走的擠到蛋糕里)

  • 做紙盒

  • 合影
  • 回家

分析

我認為食材感知有幾個比較關鍵的地方,一個是認知水平,就是不同孩子對於認知的層次是不同的,最基本的是色彩和形狀,然後慢慢的增加了材質、撫摸感受想像、味道想像、氣味想像等等,所以最好有個提前的預期,比較差的孩子怎麼引導,比較好的孩子怎麼深挖。

另一個是認知方式,都是五感認知,那麼認知的順序如何設計才能讓各個感受都均衡的參與,或者讓那些平常不太啟動的感知更多的參與(對於食材來說,比如聽覺)。認知過程中讓越多的感知參與進來,則能給孩子帶來更立體的感知過程,也會留下更強烈的感受與更豐富的記憶關聯。

最後一個是認知環境,是每個孩子面前都有一份屬於他們自己的感知材料,還是大家都感知集中一份的材料?是大家同時感知,還是順序感知?是每個人可以無限次的感知,還是只能感知一次?感知過程是有目的性的還是無目的性的?感知過程是可交流的還是不可交流的?等等,這些都會影響感知以及記憶。

所以需要從這三方面詳細的深入進行關聯性的思考,最終才能設計出優秀的材料體驗環節。

食材感知是食育課程體現自然啟蒙屬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你想增加自然啟蒙在你課程中的比重,就一定要認真設計這部分的教學。

首發公眾號:Danna食驗室


推薦閱讀:

什麼食物熱量低、方便食用、健康、有飽腹感?
蘭州拉麵的湯里都有哪些調料?
吃黃豆芽有什麼好處?
你見過哪些奇怪的過敏源?
有沒有什麼簡單省力的開罐頭方式?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