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文 | 讓詩歌伴隨一生
詩歌是人類成長的搖籃曲,是孩子啟蒙的最佳讀物,是承接民族和人類文明精神成果的有效途徑,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發揮著特殊而積極的作用。
讓詩歌伴隨一生
文 / 王燕文
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文明委主任
在眾多的文學形式中,詩歌是最精緻的藝術,它凝結了時代精神和文化傳統的精髓,便於流傳、易於誦讀。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詩歌是人類成長的搖籃曲,是孩子啟蒙的最佳讀物,是承接民族和人類文明精神成果的有效途徑,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發揮著特殊而積極的作用。
中國是「詩的王國」,歷來就有詩教的傳統,這是我們當前大力推進詩歌教育的文化淵源和歷史基礎。所謂「詩教」,從大的方面說,就是要以詩來教化社會,對人進行精神引導,就像《詩大序》所說的:「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莫近於詩。」從現實角度來說,就是要關注詩歌對個體內在精神世界以及人倫關係的重視,充分發揮詩歌凈化自我、滋養心靈的作用,使每一個人獲得對世界最好的理解。正因如此,我們創意舉辦首屆全國少兒詩會,就是要倡導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詩歌閱讀的良好氛圍,讓美學的種子深深根植於孩子的心間,讓他們永遠保持對真、善、美的嚮往,努力回歸人心本性,追求純真、健康、向上的生活
自古以來,江蘇就是詩詞大省,詩詞資源豐厚,詩家輩出。以張若虛、陸龜蒙、李煜、范仲淹、秦少游、高啟、鄭板橋、柳亞子、卞之琳為代表的歷代江蘇詩人為世人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改革開放以來,在歷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我省詩教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目前,已建成全國「詩詞之市」兩個(淮安、揚州)、全國「詩詞之鄉」13個,詩詞進校園活動已持續開展20多年,創作了一批校園詩歌作品,培育了一批青少年詩歌新人,大大提高了廣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質。
少年兒童是未來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生力軍。從少年兒童抓起,塑造美好心靈、陶冶高尚情操、提升美學素養,為詩歌傳承發展培養新一代接班人,正是本次全國少兒詩會 的主旨所在。本屆少兒詩會得到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萬餘所中小學校的積極響應和踴躍參與。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孩子們選送來的45000多首作品中,不乏立意新穎、風格多樣、飽含童貞童趣的優秀作品。其中既有形式活潑的新體詩,也有格律工整的舊體詩,既有對兒時清新溫暖的記憶,也有對美好未來的熱切期待,真正體現了向善向上、求真求美的藝術導向,展現了陽光、夢想、多彩、勵志的時代主題,一大批頗具潛力的「兒童詩人」、「少年詩人」也脫穎而出。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中華詩詞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瑰寶,是一筆豐厚的精神養料,應該更好地加以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現在,我們將首屆全國少兒詩會獲獎作品結集出版,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分享這份成果,讓詩歌伴隨一生,讓心靈詩意地棲居。
本文為《首屆「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獲獎作品集》序文
◆ ◆ ◆ ◆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