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家裡有多少錢才能夠出國留學?
一提到留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這家人一定非富即貴,認為留學就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特權。
一方面,國外的學費和生活費容易給人造成巨貴的印象;
另一方面,媒體喜歡報道富二代在國外如何揮霍的新聞,容易給人造成出國的都是土豪的印象。
「富二代」、「官二代」只代表了極少部分人群,但通過網路力量的誇大,這極少部分人群就被當成了全部。
事實上留學越來越平民化了。
隨著人民幣升值和經濟發展,相對於以往,一年一二十萬的花銷,中產家庭以及工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事實上去留學的中產階級佔到了一半以上。
出國留學變得越來越容易,不同的階層都能出國,只不過出國的選擇和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能不能出國已經不是問題,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出國方式才是問題。
如果以家庭年收入來判斷家境的好壞,來看看不同家境的留學黨都是怎樣的?
01
年收入100萬以上
這個群體在留學群體逐漸縮小
對,就是大家公認的「典型」留學黨,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土豪家的孩子,刷朋友圈你會看到他們買了一輛幾萬的自行車,她們秀了幾個Chanel的包。
出國對於他們來說簡直跟說走就走的旅行一樣容易,留學的費用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算大的開支。
這個階層的留學黨基本不用擔心怎麼出國的問題,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出國。
02
年收入30-50萬
這個群體在逐漸成為留學群體的主力
留學黨中最多的並不是非富即貴,而是普通的中產階級,可能略微會比一般的家庭好一點點。
W同學
申請到的是一所美國前50的文理學院,一年學費加生活費45萬左右,父母的工資基本可以cover. 大二的時候找了一份兼職也是單純想鍛煉自己,因為父母給的生活費基本夠用。
家裡開大眾車全款算下來也不過30萬,和土豪沒法比;穿衣服方面可能比較捨得,我的襯衫會有1000+,我的裙子會有2000+。但是除了衣服之外,我們家就是普通人的家庭。
J同學
我家應該就是家境一般吧(我後來想了一下,我們家還是比一般要好很多,自費其實也是出得起的),算不上大富大貴,小康。
我在美國八年,沒花過他們一分錢,甚至還在他們資金周轉不過來的時候,送了10w塊錢給他們。我拿的是校董的全額資助,學費+伙食費+住宿費全部不用出,自己只出來回機票和保險。
碩士+博士時候,拿的是我們系唯一一個fellowship(我們系在美國排名,怎麼排都能進top10),後期做TA(teaching assistant)和RA(research assistant)。然後我每年暑假都出去實習,一個月除掉稅有差不多3000刀。
03
年收入10—30萬
這個群體在逐漸成為留學群體的主力
如果選擇去英、美、澳、加這些國家,如果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這個階層基本屬於交了學費就沒有生活費。
但是為什麼工薪家庭出國的還是越來越多呢?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出國方式。
比如以下幾位:
當初,只想去英美讀研,所以怒刷GPA,拿到了全獎,去了美國總共花了父母20萬,然後獲得RA職位,生活費用也有了著落。
父母是一線城市的普通工人,借親戚錢去美國讀計算機,最後留在美國當碼農。
爸媽工資水平都不高,年收入加起來沒有20萬,去澳洲以後,生活費都是自己掙得。父母的積蓄也就20萬,付得起前兩年學費,生活費基本自己打工換來。
普通家庭但是心懷留學夢,讀理工科,讀全獎博士,所以最後也沒花父母多少錢。在非巴黎留學的情況下,兩年讀書20w,第二年的下半年還實習拿工資了,沒有獎學金當年省吃儉用。只從家裡拿了13w讀完碩士,如果能申請到好學校有獎學金,成本會更低。
04
年收入10萬以下
留學也是可以的,靠自己
如果是在以前,這樣的家境被認為出國基本不可能,除非成績足夠優秀被公派留學。
但是現在出國也是可以的,不管是靠獎學金、還是貸款,或者先工作自己攢錢出國。
一個學期的學費就要將近十萬元人民幣,為了讓自己留學,父母一狠心,抵押了房子,又到處求人借錢,東拼西湊才借夠了出國留學費用。
家裡到底有多少錢才能出國,這個問題其實已經不是問題,因為怎麼樣都能出國,有錢可能讓你更容易出國而已,這個問題應該是怎麼找到適合自己出國的道路。
繼續延伸下,這個問題就涉及到為什麼留學、怎麼說服爸媽、怎麼留學規劃以及留學後的未來規劃。
如果明確自己出國的目的,冷靜分析出國的優缺點,並且能承受留學缺點和未來收益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並有周密的出國計劃和準備。
即使貸款或者借錢出國都可以。
如果你覺得英美澳加貴,你可以去歐亞;如果你覺得商科和文科貴,你可以去學理工科,只要真心想留學,怎麼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出國的道路,無論自己的家境如何,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方式。
大量搜集信息,對照自己的標準,肯定能找到自己的路。
無論你出國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接受本專業最先進的教育、看更大的世界,還是為了畢業回國後能掙更多錢。
每一個青春或者一段人生,都值得用一次留學來升華,出國是各自的朝聖路,甘苦自知,無須煩惱和炫耀。
05
留學的成本要多久才能收回?
半數以上海歸認為5年內可收回留學經濟成本,超過40%的海歸選擇在私營、民營企業就業。
《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海歸群體對留學效益價值持肯定態度,30.3%的海歸認為3至5年能夠收回出國經濟成本,24.1%的人認為1至3年能收回成本。
在就業方面,報告指出,海歸就業單位的類別呈現多樣化,私營、民營企業是海歸就業首選,佔比47.4%,其次還有外商、港澳台獨資企業(16.7%),國有企業(15.9%),合資企業(10.8%)等。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主任、秘書長苗綠表示:私營、民營企業是吸納海歸就業的最大載體,伴隨著私營、民營企業逐漸走出去,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海歸進入民營企業。
在創業方面,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是海歸偏好的領域。數據顯示,近20%的創業者選擇在IT、通信、電子、互聯網領域創業,其次為服務業和文體教育、工藝美術行業。
推薦閱讀:
※你可以不出國,但你需要知道你的同齡人在做什麼
※加冰球隊15死車禍細節曝光 慘烈宛如空難
※如何在芝加哥轉機(2016年版)
※完美攻略:如何免費在線辦理澳洲旅遊簽證
※80%的留學生都經歷過的「留學抑鬱症」,到底有解么?
TAG: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