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多倫多之殤
多倫多是吳文芳老師的第三故鄉。
十八歲拿著一張單程機票和第一年的學費去到那裡留學。
那時年輕氣盛,想買醉、想讀書、想看黃書、想喜歡男孩子(笑)、想要女孩子,全都想幹什麼就什麼。
一群年紀相近的同學,有些人膽大,有些人膽小,不該嘗試的,試了,應該去做的又不了了之。就這樣度過了人生最蓬勃的八年時光,留下了珍貴的回憶。
他熱愛這座城市。
只是沒有想到,接下來我們會以這樣的方式談起多倫多。
就在幾天前,加拿大發生了史上最致命的暴力事件之一。
4月23日下午1點半,多倫多北部央街(Yonge Street)與芬奇大道(Finch Avenue)交叉口,一輛白色小型客貨兩用車連撞多名行人,最終造成10人死亡,15人受傷。嫌疑人是蓄意而為,基本上排除了是恐怖襲擊。
當時嫌疑人駕駛租來的貨車高速撞向路邊的行人,在撞倒第一名受害者後,向南極速行駛約3公里,不斷從街道的一側行駛到另一側,「幾乎一個也沒有放過」。
事件發生後,開始大家都在猜測是否是恐怖襲擊。吳文芳老師在加拿大的朋友都表示,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不相信多倫多這個城市會受到攻擊。在他們的記憶中,這個平和、中立的城市,用它的態度平等地對待每個民族。
吳文芳老師說,多倫多雖是國際大都市,但卻十分地甘於樸素和平凡。它不會想要成為像紐約、倫敦、北京、上海那樣的「領軍者」,這裡的人們喜歡慢一些,更懂得享樂,注重生活品質。
而在多倫多警方逮捕嫌疑人的過程和方式中,我們更看到多倫多給世界的一個榜樣,看到多倫多對待生命的一個態度跟修養。
警方在接到報警26分鐘後將嫌疑人制服。在目擊者拍攝的視頻中我們看到,當被警方攔下後,嫌疑人從其所駕駛的貨車中走出,用不明黑色物體指著警察,喊道「Kill me(殺了我)!」那名警察對嫌疑人說:「No,get down.(不,趴下)」,當嫌疑人說他有槍時,警察回答,「I don』t care,get down.(我不在乎,趴下)!」
最後嫌疑人扔掉了自己手上的不明物體,躺倒在地上被逮捕。
在視頻里有一個細節,對峙的過程中,這名警察將自己的槍收了起來,掏出了警棍慢慢向嫌疑人靠近,最終將其制服。(文末有視頻)
很多北美人在問,為什麼嫌疑人沒有死在警察的槍林彈雨中?這與一些美國警察先開槍制服、是對是錯以後再說的行為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項對多年來警察開槍射擊數據的分析表明,與美國警察相比,加拿大警察的人均武器使用率遠低於美國,然而,在保護公共安全方面要承擔的風險和他們是一樣的。
多倫多的警察每天都在降低數百種潛在的危險情況,在這起貨車撞人事件中,警官冷靜勇敢的和平處理方式,讓世界見證了一個最好的例子。
警察不應該扮演法官、陪審團和劊子手的角色,難道不是嗎?
那位警官可能已經判斷過嫌疑人所持有的物體並不會構成威脅,有可能他認為嫌疑人手中的物體不是槍,或不是真槍。事實上警官離開了警車的掩護,把自己暴露在外面,以身試險,如果嫌疑人拿的是真槍可以開槍,如果不是就不會構成生命威脅。
也有可能這位警官辨認出這是一起潛在的通過警察自殺(suicide-by-cop)事件,並且選擇不採取致命武力處理。
嫌疑人駕駛的汽車,車頭損毀嚴重
多倫多警察局長說,城市的警察被訓練在任何情況下都儘可能少地使用武力。
每座城市都會有犯罪和黑暗的角落,多倫多也不例外,但是它所表現出來的人性、平等、開放、尊重,會讓人多一份溫暖與敬佩。
去到多倫多,你隨處都可以感受那種友好、包容的氛圍。遊客問路,他們會停下來很耐心地指明;在公交車上,看到快趕不及的人,大家會一起等待,不會聽到催促的抱怨······在各類機構雜誌評選的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中,多倫多以低犯罪率、潔凈的環境、高生活水準、以及對多樣文化的包容性,總是排在前幾名,偶爾會摘得桂冠。
吳老師認為多倫多是個懂是非和分析的城市,成熟而冷靜。希望這座美麗的城市能夠早日恢復往昔的安寧與活力。
25歲的嫌疑人阿列克·米納西安(Alek Minassian)已於當地時間4月24日第一次出庭受審,被控10項一級謀殺罪,13項謀殺未遂罪。由於案情調查有了進展,米納西安所受指控罪名有所增加,具體追加了幾項指控,需等到5月10日再次開庭才能正式公布。
視頻:0-46s 多倫多警官生擒事件嫌疑人過程 (英文字幕)
參考資料:
BBC:Toronto van attack:Calm actions of police stun US
題圖:Huffpost
關注40urs四十小時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http://weixin.qq.com/r/DypocF3EnADjrRkT938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