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瞥——柏林:(三)迷人的設計與死

柏林一行第二個Dream,即是拜謁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群。自中學時期歷史書上看到後,只要想起它,就有無數整齊排列的碑群在腦海上下涌動,久久不得消停。大概也是它,我第一次意識到什麼是美好的設計。

紀念碑群同著名的議會大廈和勃來登堡門相鄰,走過勃來登堡門,遠觀議會大廈,而向左拐幾百米,紀念碑群即出現在右手邊。

之前跟著谷歌地圖錯誤的走了不少路,甚至方向都弄反了,而距離開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不想僅僅打卡式的看完紀念碑,又不想錯過去萊比錫的巴士,還需要提前長途轉地鐵尋找巴士站,心中焦急不已。

那是一個晴天,短衣短褲背著滿滿行李的我,正汗流浹背地擦拭額頭的汗珠,跟著谷歌地圖顯示地扭頭向左,街道對面突然出現了高低起伏的灰白色石塊(或者說是石棺,我至今相信每個厚重的石塊都代表著逝者的魂靈),連成一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我深吸一口氣,瞳孔微微放大,我知道我到了。我彎下腰,手臂撐著大腿,透過零星飛逝的汽車看過去,旁若無人地兀自大笑。我不知道怎麼描述當時的感受,彷彿是到達了自己的歸宿,或許是因為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向死亡的緣故吧。

做了個深呼吸,平復心情,看了看車,我大步流星地走了過去。面前的石塊是低矮的,放眼望去,越到中央石塊越高,而後漸漸低矮一直延伸至邊緣處。

從一個路口進去,隨著左右的高牆越來越高,在僅兩人寬的狹縫裡,整個人慢慢被壓迫,呼吸變得困難,駐足抬頭向上望去,天空也被壓迫成長條狀。突然有腳步聲響起,靠得越來越近,呼吸似乎都屏住了。一個人孤寂地行走是一個享受的過程,你可以駐足對著牆壁思考,也可以旁若無人地在無數石塊間漫無目的地行走。這個時候是最不願被打擾的,而隨後腳步聲卻又漸漸走遠了。鱗次櫛比的石塊間隔排開,四周都是相通的,是一個只要向邊緣走就能走出去的迷宮,狹窄的時間空間里,有太多可能性。

看看錶,時間差不多了,走出去之後,駐足欣賞這閃著光的美麗,卻總感覺缺少什麼。心中有股力量驅使我跳上去,一如當初在嶽麓山頂,面對夜幕下的燈火通明的長沙城,也有股力量驅使著我大吼一聲。而碑群也吸引我,告訴我要跟隨自己內心。我猶豫片刻,一個箭步,跳躍上了一個低矮的石塊,隨著自己的增高,興奮感驅使我不斷跨越。一連跨越幾個石塊後,適可而止。這種興奮不同於立於山頂的豪情萬丈,它是立於文化、道德和死亡之上的,你要無視他人的誤解,超越對於死亡的敬仰,跨越文化的理解。我懷揣著對死亡的敬仰,對死者的尊敬,對和平的嚮往,站在紀念碑上,放眼望去,高低起伏的碑群仿若內心的波瀾壯闊。

我最終還是沒有直抒胸臆地大吼,感性如我,這時候也是被悲傷和感動折磨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了。我趕緊跳下,免得被人背後指指點點,說亞裔的不是。

走之前不舍的望著排列縱橫的紀念碑群,彷彿就是無數亡魂,他們開放胸懷,融入你,融入城市,和碑群一起長存於世,教導大家勿忘歷史,嚮往和平。

從勃來登堡們,沿途路過議會大廈,再到紀念碑群,這三個景點給我的感受就是開放。權力象徵的國會大廈也是可以提前預約參觀的,當走上大廈頂端的半圓形玻璃圓拱時,你甚至可以透過玻璃看到腳下正在議會的議員們。它們都融入了這個城市。

今年二月份前往南京,也是專程去了趟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作為中國人到南京一定要去拜謁才是。然而下午去時卻發現已過閉館時間,便將第二天也就是最後一個上午的行程推掉,前往紀念館。從入口到出口,參觀路線全都安排好了,你只能跟隨著設計好的路,看設計好的展覽。入口處亡魂化作宇宙中星辰的多媒體動效倒是最震撼,象徵意義濃厚。一個個名字沿著牆向上飄去,漸漸變小,直至化作星辰,在天花板一閃一閃,不時還有星辰墜落,掉落在地激起漣漪。我們中國人尤其願將死者比作天上星辰,永遠照耀保佑著華夏和生者。

僅從建築設計的角度出發,全程還是中國式的博物館、紀念館的史料展,甚至直接將坑殺的屍骨赤裸裸的展示出來。人流涌動,朝著一個方向慢慢前行,默不作聲,時有小孩歡聲笑語,便冷眼相對。走完全程,內心是無比悲傷的,從入館處一個個痛苦的雕塑到無盡的令人髮指的史料,對始作俑者和戰爭是痛恨的,更多的感受,就是恨。不少人肯定想著恨不得現在就打過去,恨不得抽筋扒皮,可和平呢?

最近重拾記憶,有所感想。同樣是控訴戰爭的大屠殺紀念,一個是開放式的碑群,一個是封閉式的紀念館,柏林的紀念碑群化作城市中的一景。從建築設計角度來說,更具有轟擊力。它注重了生者與死者之間的平衡,誠然,死者為大,國恥為重,但生者也需要繼續生活,未來需要更加美好。開放式的碑群或許更有死者已矣,生者當謹記在心,不忘歷史,嚮往和平之意。

如前文所說,中學時第一次意識什麼是美好的設計。意識到是帶有思考的,年少的我在歷史書前進行了人生中第一次對於設計的思考——好設計需融於生活,給人們以美好。

願死者長存,歷史不再重現,世界和平。


推薦閱讀:

醫院翻新裝修問題
AA School官方文件解讀,簡單了解AA Unit System!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等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人民網、新浪、網易、中國新聞等1000多家媒體報道漢高特
長大隧道通風排煙方案

TAG:柏林Berlin | 旅行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