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非科班設計兩周年—改變

時間好快,兩年前的五月我發了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 Cardboard Design Lab(vr設計原理),然後這兩年經歷了很多事情,換了跑道進入了區塊鏈和AI的公司,翻譯了一些東西也寫了一些東西,認識了一些很有趣的小夥伴。這個號最開始只是我自己寫寫東西的地方,但是後來慢慢的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加入了,這兩年我也一直在想什麼是非科班?什麼是設計?

什麼是設計?

你認為什麼是設計?估計1000個人眼裡會有1000個不同的含義。工業設計,交互設計,產品設計,UI設計,平面設計,建築設計,視頻設計,3D設計......他們好像有共同點,但又好像風馬牛不相及。設計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它會隨著載體的不同而不斷的改變。就拿視覺設計來說,載體從紙張到現在的各種類型的屏幕,那麼下一步呢?VR/AR?

什麼是非科班?

我認識了很多擁有著奇奇怪怪背景的設計師,這樣的設計師見的太多了以至於我覺得非科班這個詞已經不能去形容他們了。我仔細觀察過這些形形色色的非科班設計師的共同點,基本上優秀的設計師都拋不開兩點,一種是擅長的太多,設計只是其中的一項。還有一種是在設計的前沿,我們的教育根本來不及開設這樣的專業。

我覺得非科班已經成為了一個偽命題,因為大部分的人已經或者即將都是非科班,這些看似小眾的群體其實是隱藏的主流。UI啦,UX啦,都是近10年才慢慢興起的職業,而從事每一種新興職業的第一群人,都不可能是科班的。而10年後呢?我無法想像,估計連設計工具都已經更新換代了。

變化中的機會和優勢

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那些最強壯或者最聰明的人,而是能夠應對改變的人。

不要害怕改變,改變雖然可能會讓你之前的積累付之一炬,但是對於別人也是如此啊,當你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所有人的起跑線可能都差不多,那麼這個時候最擅長學習的那個就會跑在前面。

去年看了些投資方面的書,查理·芒格一直在提倡的多元思維模型就需要跨學科的學習。會A的人很多,會B的人也很多,但是同時會A和B還做的不錯的就變得稀有。而且很多時候這些看起來不相干的領域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給你啟發,就像去年翻譯的《原子設計》大學時候的我估計怎麼都沒法猜到化學居然還能跟設計扯上關係。

長大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作家/藝術家Emilie_騰訊視頻?

v.qq.com

這個TED視頻里提到的多項潛能者也是如此,如果你同時對多個不同的領域感興趣,這其實並不是一個缺陷或者劣勢。相反,多項潛能者擁有一些巨大的優勢:

  1. 跨界整合。也就是整合兩個或者多個領域在交叉地帶創造新的事物。最前沿的創新往往就出現在這樣的交叉領域。而非科班設計師,這些天生擁有複雜背景的人能夠激發出大量的創新的交叉點。
  2. 快速學習。我認識的能夠跨多個領域,並且做的還不錯的設計師,當他想學一樣新的東西的時候,會用盡一切手段。並且,因為長期的不斷的學習新的事物,對新生事物的學習習以為常不會有任何恐懼。
  3. 適應能力。在現在這種複雜多變,科技發展日益更替的時代,適應能力意味著生存下去的概率。

說了這麼多,兩周年的非科班設計接下來要怎麼做呢?

非科班設計改名為BorderDesign,建立一個跨界設計師的交流輸出平台。招募核心作者,以後的公眾號也好,知乎專欄也好,均由這群小夥伴輸出,我只是其中一員。組織核心成員定期的線下交流聚會。

為什麼這麼強調輸出?我一直堅信著輸出即輸入,分享即學習,一直在這裡分享Sketch工具技巧的徐小馬同學去了螞蟻金服,一直堅持分享的邵瑞琪同學現在在百度,在簡書上分享自己交互學習心得的森森也如願成為了一名交互設計師。這並不只是因為費曼學習法的的神奇效果,這還包含一個潛在能力外化的過程。你現在做的事情會成就未來的你。

但是人都是懶惰的,所以我要定一些規則:

  1. 核心成員數目:10個以內
  2. 需要做的事情:任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點,去學習和輸出文章,包括但不限於原創教程,原創翻譯等,但是翻譯的比例不得大於50%。每月不少於1篇。輸出的文章會同時發在公眾號和知乎專欄,公眾號要求首發,知乎專欄可以自行投稿。
  3. 你將會得到什麼:有限的人數,定期的線下聚會,可以保證大家都有充分的交流。同伴效應,相信能夠堅持輸出的都是優秀的人。好的平台,你所有的輸出都會有充分的反饋。前沿的領域,自帶背景的小夥伴不會讓大家失望。
  4. 申請方法:發簡短的個人介紹附帶上你的微信號,寫過的文章,作品和一些社交媒體上的鏈接,到我的郵箱:qianli0228@gmail.com。通過篩選的人我會拉進核心成員群。

此外,還需要1~2名幫助運營的同學,時間充足,對設計感興趣就行,不需要寫文章,也會加在核心成員群。申請方式也是發個人介紹到 qianli0228@gmail.com

開放投稿:沒有加入核心成員群的小夥伴也可以投稿,不會強制每月一篇,但是也沒有定期聚會的福利。投稿郵箱也是:qianli0228@gmail.com

推薦閱讀:

設計會用到的一些基本知識
厲害了Woli便簽紙,小小空間竟然蘊含這麼大秘密
Reaktor —— 搞個Step,Run一下
高迪、達利、波菲爾…這群設計界的瘋子全都來自西班牙
【隨筆】無,比有難

TAG: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