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 | 影響力之「對比原理」
這是我最想讀的一本書,在2018年讀書計劃清單中排名No.1。
這本書名字叫《影響力》,聽名字給人的感覺似乎教你如果提升自己的影響或聲望;其實根本不是,這本書主要是探討說服力。我本來覺得名字改為「說服力」或「順從力」也許更能見名知意,但是查了一下維基百科,發現自己太無知了。
影響力是用一種別人所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
心理學家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是研究說服術和影響力的專家,書中歸納總結出7條行之有效的原理,其中很多原理被商家和銷售員運用並極具說服力,而我們就是經常上當受騙並被說服的對象。
看完這本書後,突然背心拔涼拔涼的,原來以前被騙了還不知道,心裡還對人家充滿感激;原來這世界好可怕,有些人處心積慮給我們下套,我們卻渾然不知,每每就範。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踏上揭露說服力背後的真相的旅途吧。
關於「對比原理」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吃了糖再吃橘子,會覺得橘子特別酸;搬一件輕的東西,再搬一件重的東西,會覺得第二件比平時更沉;老師教慣了好學生,再教差學生會覺得特別差;喜歡看時裝秀的老公會覺得自己老婆身材嚴重走樣;喜歡聊八卦的老婆,對自己老公的態度如同八卦變化莫測...
由於「對比原理」的存在,會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導致與實際產生偏差。
我之前文章中曾談到如何提升幸福感,那就是接觸更多比你不幸福的人群,馬上你的幸福感就會爆棚。
那「對比原理」與說服力有什麼關係?
我五歲的侄女對媽媽說,可不可以看一天的動畫片;媽媽直接拒絕了她的要求。侄女接著說,那我可不可以吃一塊巧克力。於是,侄女如願以償得到了巧克力,興高采烈出去玩了。
我猜聰明的侄女心裡早就知道,媽媽是不會讓她看一天的動畫片,一開始她就只為吃一塊巧克力。對於媽媽來說,看一天的動畫片和吃一塊巧克力相比,無疑後者更樂於接受。
除了孩子會利用「對比原理」說服媽媽得到巧克力,很多商家也在利用「對比原理」銷售商品,謀取利益。
去年我一直在看二手房,周末有空就約房屋中介帶我去看幾套房子。但是一開始看的房子,總感覺差強人意,要麼靠近三環太吵,要麼房屋格局太差,要麼房間裝修太爛,很多時候都不想再看下去,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就在我很鬱悶,提出不想看的時候,銷售員告訴我還有最後一套,也許會合的我意。我雖然心裡不太抱希望,但是還是去了。最後這套房子,還真如中介所說,各方面感覺都不錯,說實話有點心動了。回家後,我給家人說我看到一套很合適的房子,有點心動。後來,家人和我在中介的陪同下又去看一次這套房子,但是家人對這套房子的評價很一般,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也有這樣的感覺。
看了這本書突然回憶起這段購房的經歷,現在才明白個中緣由,我差一點就著了中介的道。中介先給我看幾套垃圾房子,其實他早就知道我是不會中意的,然後再給我看真正想賣的房子,有了前面垃圾房子的對比,我很容易就會對最後一套房子心動了。後來,家人直接看這套房子,沒有前面垃圾房的對比,評價就比較實際了。
除了房屋中介,汽車經銷商也會用「對比原理」。
記得我買車的時候,他們是先和我談好價格(裸車價),然後再一一報上備選配件,建議給車窗貼膜、加底盤裝甲、倒車雷達(視頻)、升級家庭音響和視頻播放器、換更好的輪胎、做些特別的車內裝飾。這些每一項的小价目跟已經確定的汽車價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但是把這些雜七雜大的配件價格加起來,整車價一下子就好像注水豬肉一般漲上去了。汽車買回家後,發現原來很多配件都沒啥用,才知道上當了。如果買過車的小夥伴們,肯定對此深有感觸吧。
「對比原理」是人類認知的一個原理,它的應用範圍大如宇宙。
思考題
如果你是服裝店老闆,有顧客光臨服裝店,為了獲得更多利益,你會先給他看貴的還是便宜的?
歡迎關注「重文讀書會」微信個人公眾號
推薦閱讀:
※年華並不逝水——讀《追憶逝水年華》
※讓你的年收入增加10倍的投資法
※《安妮日記》灰燼中的彩蝶,你比任何人都美麗!
※一個可愛的女人,一本好玩的書--《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呼嘯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