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的嘗試
一直想定期更新「關於環境的故事」專欄,但一直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好定期的更新,這導致雖然專欄的名字與環境有關,但內容更像博客,隨著我所關注的事情而變化,更新的頻率還很低。
最初建立這個專欄的想法很簡單,寫環境新聞的媒體太少,而環境新聞的意義太大。
先說下什麼是環境新聞。我決定進入環境新聞報道領域是2008年初,當時作為網易新聞的高級編輯參加在廣州舉行的環境報道研討會。相比現在來說,那時候的報道空間和媒體格局都要好很多。聽到很多媒體分享環境報道的經驗和教訓,我發現只知道怎麼編輯新聞遠遠不夠,必須要學會採訪、新聞寫作和辨別事實。當時《財經》雜誌正好在招聘環境科學記者,我於是從廣州跑到北京,開始了五年的記者生涯。
環境新聞與社會新聞、國際新聞有什麼不同?這點可以從當時《財經》的招聘要求看出來,應聘者需要有理工科背景、有很好的邏輯思維和寫作經驗。舉個例子,在一場災難發生的時候,社會新聞的記者往往被派去寫人物故事,通過對人的採訪來展現災難的悲情,環境新聞記者被派過去則是為了還原事故的經過+尋找可能的事故原因。這也是之後我一次次被派到不同的災難現場的原因。
環境新聞(Environmental Journalism)是指對那些非人類的但與人類密切相關的領域的報道,不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涉及環境污染的新聞,也包括能源、氣候變化、食品安全、遠洋漁業捕撈等領域的新聞。
再來說一下環境新聞的意義,有了環境新聞,人們會對環境事故有所了解或者知道即將發生在所在城市某個地方的項目與自己有什麼關係。環境新聞向公眾解讀環境現象背後的政策邏輯、某個機制如何運作。在環境專家、政策制定者群體和公眾之間,環境新聞記者傳遞著聲音,有時候還要做出判斷,在一些涉及公眾利益的問題上,保護公眾的知情權。
但是,在媒體裡面,報道環境新聞並不是一個發展潛力好的職業。一方面,做環境新聞報道需要理工科背景,需要專業知識,需要對外界的政策和研究保持關注,需要能夠在災難現場儘可能地找到事故原因,是一個需要專業知識的高風險工作。另一方面,環境新聞記者的出路並不明確,如果去做公關那麼此前的職業經歷兩不相干,轉行的成本很高。這些因素轉化為成本,大大限制了國內很多媒體單獨設立環境報道的行動力。
過去五年,是報道空間迅速壓縮的五年。根據中山大學自2010年以來的跟蹤調查,「調查記者行業面臨嚴重的人才流失趨勢」。在環境新聞領域,壓縮的報道空間意味著公眾將更少了解與自身相關的環境議題,對環境議題的認知和意識也將更加有限。
鑒於曾經的環境新聞報道經驗和離開媒體後在環保組織中學會的桌面調研能力,當然也得益於我的老闆給予了工作上的支持,未來我將有更多時間投入到環境新聞領域,這個專欄的更新有望持續下去。
慢慢摸索+聽取意見。
推薦閱讀:
※看最野的內容,做最酷的旁觀者 | 豌豆莢設計獎 ? VICE中國
※【乾貨】一眼分辨美規版、中東版、加規版車型的方法!
※蘭州市長消失133天,是怎麼一回事?
※亞丁灣護航最近的消息?
※健康之路2017的主持人工作經歷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