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學心理學的朋友是種怎樣的體驗?

今天和兩個朋友在一塊兒聊天。聊到目前的生活和將來的打算,也聊到某些八卦,漸漸的,自然而然的,聊到了童年、情感忽視、依戀、人格,這似乎就是避不開的話題,總會扯到心理學的分析中。

尤其當你的朋友是一個擅長觀察微表情和極度敏銳的人時,TA 常常會開始分析你,你笑著說,來分析我一下,我看看到不到位。你微笑著看著TA ,等著TA開始分析,你的臉從笑意盈盈,到微笑,到不苟言笑,再到苦笑。TA問你對嗎,你苦笑著說,「扎心了,老鐵」,說到你心坎里去了。換到以前,我一定就會矢口否認,然後生氣或者假裝生氣的走掉了,這就好像你憋著想吐的衝動跑到辦公室的垃圾桶前,開始翻江倒海時,你忘了,你的辦公室是透明的,外面的人將你的窘況看的一清二楚。而現在,我可以坦誠自己就是討好型人格,是在不斷的遷就別人,N多小事都微笑著說fine,但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突然爆發,別人會覺得莫名其妙,只有我自己知道,這就是釋放。

是什麼讓你選擇了心理學?

我拿這句話問過很多人,「你是怎麼選擇心理學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很多同學,包括我,都是跨專業考過來的,我們的本科專業五花八門,有學中文的,有學數學的,有學人力資源的,有學英語的,還有學編導和播音的。有些人和我的初衷一樣,為了治癒自己;還有的人,就是好奇。上大學之前,我喜歡哲學,也喜歡覺察自己,於是喜歡了心理學,但後來陰差陽錯的,選擇了中文。在文學的世界裡,我也很開心,因為我喜歡浪漫,而文學能帶給你古今中外不一樣的浪漫。但我依然心心念念著心理學,踏入心理學的大門,我才知道自己以前的見解是何等的狹隘。心理學是一門偉大的科學,而且它涵蓋的領域實在是繁多,有我們熟知的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基礎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文化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決策心理學,等等。每一個領域都值得探索和深究。

有個學心理學的朋友是種怎樣的體驗?

你會很開心

有人問過我,你們學心理學的童鞋們,都這麼開朗嗎?我說,也許吧,好像是的。觀察身邊的同學和朋友,我們相處的十分融洽,時常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歡樂。整日沉迷於學術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個學心理學的朋友,即使你心情很down, TA 總會告訴你如何能高興起來,當你微笑時,你會真的感到高興,也能讓別人高興。TA可能會給你講詹姆斯-蘭格的情緒理論,不是因為我們難過而哭泣,而是因為哭泣而產生難過,不是因為開心而大笑,而是因為大笑而開心。所以TA 可能會建議你大笑起來、舞蹈起來,你的身體感知到這些活動,就會產生愉悅的情緒。所以啊,你的心理學朋友會說:不如跳舞吧。

你會很變得更自信

一個學心理學的朋友會告訴你,自卑來源於什麼,自信來源於什麼,TA會推薦你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讓你明白自卑不全是壞事,它們會帶給你向上的力量,超越自己,變得自信。TA會告訴你,你之所以不自信,就是自我效能感(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低,你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做成這件事。TA會幫你分析你的自我效能感為什麼會低,1、你以前的成敗經驗,成功會強化成功,失敗會強化失敗,如果你以前的失敗經驗讓你印象深刻,那麼現在你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2、替代經驗,當你看到某個你崇拜的人成功時,你會感到自己也可能會成功,即加強了自我效能感;3、言語勸說,這就是別人對你的影響;4、情緒喚醒,當你處於某種強烈的情緒、厭惡的情緒時,就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TA還會告訴你,失敗並不可怕,想當年你,《哈利波特》的作者JK 羅琳,還被還遭到12家雜誌社的拒絕呢;迪士尼曾經被一家報紙的編輯以缺乏想像力為由解僱;邁克爾喬丹上高中時被籃球隊拒之門外。TA 會告訴你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比如關注自己成功的事情和感覺,強化成功;比如看到你的朋友減肥成功,更加強化你減肥的決心。

你會知道如何帶孩子

如果你有個學心理學的朋友,恰好TA研究的是發展心理學,TA會告訴你嬰兒在6個月時開始和母親建立依戀關係,要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母親要關注嬰兒的需求,不能忽視嬰兒的情感需要。TA還會告訴你,對付頑皮的孩子,不能妥協,加以關注,要用消退法。TA 會告訴你,幼兒期的語言發展很重要,要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TA還會告訴你,8個月的孩子會有深度知覺,2-7歲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他們會在6歲時明白即使擺的位置不一樣,糖果的數量是不變的,在7歲時明白,可樂從易拉罐倒到杯子里,不會變少。當你了解這些,對孩子的某些行為就會理解了。

TA還會告訴你孩子的發展要經過口唇期、肛門期、前生殖器期、潛伏期和生殖器期,這幾個不同的時期孩子會通過不同的部位來滿足快感。如果口唇期沒有過渡好,嬰兒長大後就會出現經常咬吸管的行為,還會沉溺於吃、喝、接吻、抽煙等行為。到了前生殖器期,孩子會產生「戀父情結」或「戀母情結」,表現出對異性父母的依戀,同時和同性父母學習性別認同。

你會了解自己的童年影響

如果你有個心理學朋友,TA 會告訴你,你現在的哪些行為是受到童年期的影響,比如缺乏安全感,可能是來源於童年期和父母的連接沒有建好,得不到父母的關注。TA會幫你分析,生活在父母相愛的家庭中,孩子會有怎樣的成長,他們會更自信、更有安全感、更能表達自己的訴求。而父母的婚姻有衝突或者不和諧,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長大後會出現擇偶問題、不會選擇伴侶,對婚姻心存質疑。

你會避免不必要的開銷

TA 會告訴你,人在焦慮和興奮的情緒下容易產生衝動購物。TA還會告訴你鳥籠效應,當你買了一隻鳥籠,接著就會買一隻鳥。(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兩人打賭。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從此以後,只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

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實際上,在我們的身邊,包括我們自己,很多時候先在自己的心裡掛上一隻籠子,然後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滿一些什麼東西。)鳥籠效應告訴人們,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當你知道這種效應,就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開銷,一開始就不要買「鳥籠」。

你會找到心動的感覺

你的心理學朋友會告訴你,如果你想有心動的感覺,就去參加一些刺激活動吧。TA會告訴你如何利用弔橋效應來撩男神(弔橋效應是指當一個人提心弔膽地過弔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這個時候,碰巧遇見一個異性,那麼他會錯把由這種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為對方使自己心動,才產生的生理反應,故而對對方滋生出愛情的情愫。

TA 會告訴你為什麼英雄救美會喜結良緣。漂亮的女士處在危險中,英俊的男生英雄救美後與其喜結良緣;戀愛中的兩性在叢林中追來跑去,然後在角落裡的深情一吻;為了躲避危險一男一女攜手狂奔,然後是彼此情感的進一步升華;玩完刺激無限的過山車,年輕愛侶們的心似乎更貼進了等。這所有的場景都有一致之處,首先是相應的場景引發了人們的生理喚醒,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然後其間的人們有意或無意中將這種反應看做了「我為他(她)而心跳」(雖然認識不一定正確),最終導致了更進一步的相親相愛。

你會知道如何從期望變成現實

TA會告訴你,羅森塔爾效應是如何實現的,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 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實驗者認為,教師應收到實驗者的暗示,不僅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讚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這種反饋又激起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維持其原有期望,並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照。如此循環往複,以致這些學生的智力、學業成績以及社會行為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有個學心理學的朋友,你的生活會十分豐富,很開心。

更多心理學知識,關注微信訂閱號小麥心理X(xiaomaixinlix)


推薦閱讀:

「人脈」是在強調人與人的利益關係嗎?朋友應該這樣嗎?
如何戒掉對朋友的依賴?
好朋友之間的關係是利益在維繫的嗎?
朋友再多,都不如知己一個!
Steam上有哪些適合朋友聯機的好遊戲?

TAG:心理學 | 朋友 | 個人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