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束滿足:擁有無限選擇就會無從選擇
大家一起去餐館吃飯時,通常會拿起菜單翻來覆去,眼神左顧右盼,內心萬分糾結,究竟是吃這個呢,還是吃那個呢?
由於錢袋和胃袋的容量都有限,我們不能總是任性地選擇「我全都要!」,最終還是要放棄許多看起來很好吃的選項,依依不捨地選中自己心儀的菜品。
但我每次都能在第一時間選中自己想吃的食物。大家猜一猜,為什麼我這麼厲害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我頭腦中安裝了一個思維工具。這是個能幫助我們做出選擇的概念,它的英文名叫「Constraint Satisfaction」,中文名叫「約束滿足」。
約束滿足的意思是說,當我們確定某個規劃路徑、某種問題的解決方案、某種行動策略、某種選擇和決策時,需要先確定約束條件,然後再在這些約束條件之下進行思考,看有什麼方案能滿足這些約束條件。
假設你是一個普通的學生,你要準備應對考試的計劃,那就得先知道約束條件。約束條件就是你能往應考計劃中投入的資源上限。比如,如果一周後就要考試,那麼你能投入的時間上限就是一周。還要排除掉這一周中需要分配給其他活動的時間,總不能不眠不休地準備考試吧?而且,如果一周後有兩門考試,那就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門考試中。
假設你是一個普通的企業員工,領導希望你寫一份項目策劃方案,那你第一時間也應該問,我們有多少預算投入到這個項目中?預算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等。比如是做一份廣告方案,那麼2萬元的預算和20萬元的預算,策划出來的廣告方案就會完全不同。
許多20歲左右的年輕人對自己的未來很迷茫,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用約束滿足這個概念來解釋,這些年輕人沒有找到自己未來事業的約束條件。換言之,他們的可選項目太多了。但是,擁有無限選擇實際上會讓我們無從選擇。
舉個租房的例子吧。假定你要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正準備租房。如果你不首先確定約束條件,那在整個北京城的範圍內選擇,只會讓我們頭痛欲裂。所以,首先要確定工作和生活的地理範圍,確定自己能接受的通勤時間,確定自己能預期的租金區間。不斷給自己的選擇施加約束條件,我們的可選範圍就會越來越窄。這種選項的收窄不是壞事,它恰恰意味著我們正在逼近令自己滿意的選項。
選大學,選專業,選職業,選行業,選公司,選朋友,選配偶等種種選擇,都需要參考約束滿足的思路。沒有人真的想要面對無限的可能性,那樣的話,是個人都會被逼成選擇困難症了。
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我為什麼在選擇要吃什麼時,速度特別快?
因為我特別挑食,食物選擇中的約束條件特別多。我不吃所有的動物肉,也不吃萵筍、絲瓜、香菇等蔬菜。去飯店能點的菜就那幾樣,蛋炒飯、醬油炒飯、酸辣粉、酸菜面、西紅柿雞蛋面、地三鮮、青椒土豆絲、紅燒豆腐……
你可能沒聽說過「約束滿足」這個概念,但也已經用上了這種方法。在明確知道這個概念之後,我們就會明白,有時刻意給自己施加約束條件,或者讓別人給自己施加約束條件,再去尋找能滿足約束條件的方案,會比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更容易解決問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