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熊孩子」怎麼治?

和小朋友們一起工作,其實也算是一個「高危工作」。前不久幼兒園的一個老師就被一個「真·不懂事」(需要特殊教育看護)的娃用玩具車狠狠地敲在了背上,於是提前下班去看醫生...還有另外一個老師想坐在椅子上,結果在坐下去的時候,椅子被娃抽走了(小朋友其實只是想要椅子,並沒有注意到老師)...自己在阻止小朋友胡鬧時也曾被咬了一口造成了「工傷」,原來為小朋友準備的accident report我也有了一份...

無論國籍、文化,在教育小朋友時,老師家長都會面對相似的問題和情況,下面我們來簡單嘮嘮。

熊孩子系列之一:咬人的小朋友

在早期,小朋友咬人是很常見的事情,背後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例如在嬰兒時期,口腔是他們感知世界的主要通道。如果你在旁觀察嬰兒玩耍,會發現他們拿到一件東西後,接下來的動作就是塞進嘴裡咬一通...

如果沒有長牙的小寶寶試圖咬你,非常有可能他是在通過這種方式「認識你」。如果在長牙階段(Teething)的小寶寶,還會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在緩解長牙時期的不適感,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專門的玩具供他們磨牙床。當小寶寶們長出來牙齒(通常1~3歲)後,這時候的咬人,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們仔細觀察他們的行為以及思考背後的原因了。

下面的圖片列出了一些原因,大家可以參考:

1)長牙?

2)需要口腔刺激?

3)探索?

4)餓了?

5)困了?

6)不知道咬人可以傷人?

7)沮喪,焦慮?

8)無法用語言表達情感或需求?

9)模仿?

10)社會性表達——學習玩耍?

11)表達喜愛的方式?

12)自主需求?

13)控制需求?

14)探索因果關係?

15)對關係感到不確定?

下面舉個幼兒園的事例說明:

小R和小B是雙胞胎兄弟,小E是他們倆的哥哥,與他們相差一歲多。這三個娃本身自帶厚臉皮淘氣屬性。前一陣子,小E開始有咬其他人的傾向。最開始是咬一個小朋友的手腕,後來嚴重的一次咬在了一個小朋友的臉頰上。老師和家長溝通,發現雙胞胎佔據了爸爸媽媽大部分的時間,小E在家中受到的關注與之前相比變少了。

當小孩子感到自己被忽視,很容易感到沮喪焦慮。他們急於得到關注,常用的方法就是「闖禍」。像小E這種情況,受到忽視的他在正常情況下,焦慮感就要稍高一些。當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通常是搶玩具)時,會更容易造成情緒太強烈而無法承受,於是咬人就成為了他們解決問題、宣洩情緒的方式。

老師和家長溝通了這個情況之後,小朋友在家休息了幾天,再來幼兒園後老師也著重關注了他,之後咬人的情況也就慢慢消失了。

熊孩子系列之二:打人的小朋友

三歲之前的小朋友不分輕重地打人也是十分常見的情況。小嬰兒們有時想和其他小夥伴玩,就不知輕重地拍在了對方的臉上...一兩歲的孩子通常可以理解力度輕重的概念,但有時抱著實驗的心態,他們會有可能嘗試用不同的力度去拍人。常常我們看到稍大的小朋友最開始在輕輕撫摸小寶寶,過不了多久就變成大力掌。

一兩歲的小朋友還會用打人表示自己的不滿。例如當老師要求他們做一些他們不愛做的事情,他們會揮起小手拍打你讓你走開;同理,當小朋友和你沒有建立起信任感、連接感時,打人也是他們表達態度的一種方式。我最初到嬰兒班時,有一個小姑娘就會來拍打我...其他老師告訴我這個孩子見到新老師都是這樣的反應,不是只針對個人。現在三周過去了,這個小姑娘已經是每天見到我就跑過來擁抱的狀態,態度180度的大轉彎。

在早期,小朋友打人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大腦發育程度還不能夠讓他們很好地控制情緒以及適應環境。他們應對問題的模式還處於「逃跑或戰鬥」(Fight-or-flight)的階段,所以當他們無法逃離問題時,就只剩下「戰鬥」了。

和咬人的情況很相似,當小朋友們感到情緒過於強烈超負荷、與人沒有連接感,受到欺負時,都會用「打人」來迎戰,保護自己。

除了以上因素,模仿也可能是導致孩子打人的一個原因。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曾做過「Bobo doll」的實驗,展示了小朋友們如何通過觀察很快習得暴力行為,並且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實驗中觀察到用暴力和bobo doll互動的小朋友會研究出更多新式的暴力玩法,並且對玩具槍支也更感興趣。

在幼兒園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只要小朋友表現出打人的傾向,老師都會非常嚴肅地干預。對於太小的嬰兒,因為無法理解語言,老師更多地會通過肢體制止來表達意義。例如,制止打人行為,示範如何輕柔地和他人互動;一歲半到三歲的孩子,除了通過肢體制止和示範外,同樣用語言進行教育,告訴孩子們應該如何做。

老師們經常重複教小朋友的一句話是「Stop, I dont like it」。因為打人常常發生在小朋友們之間發生了不愉快的衝突時,例如搶玩具,經常搶著搶著兩個人就打了起來。在解決這類問題時,老師通常會教被搶玩具的小朋友下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圖,而不是用打人來解決。不要小看這句簡單的話,在幼兒園的孩子都理解這句話所蘊含的意思,三歲以上的小朋友大部分都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避免進一步地衝突。

當然不乏有熊孩子就是喜歡打人、摔玩具,這時候就是time-out的時間了。在國外非常喜歡用這種教育方式,就是把犯錯誤的小朋友放在角落裡,讓他們自己坐在那裡反省,不能玩耍。這種教育方式的要點在於嚴格執行,很多情況下小朋友會不服從,想跑出來玩。家長和老師這時候一定要堅守原則,不能得過且過

我在嬰兒班的那個小姑娘經常用打人表示不滿,並且有時不聽老師的勸告也不道歉。這時候她就常被放在一邊坐好。當然她會覺得很委屈,坐在那裡哭。當她自己坐了一會或慢慢平靜下來時,老師會再和她溝通,講道理。通常是讓小姑娘給老師一個擁抱來結束這次教育。

有原則的嚴肅教育+愛的表達,是在西方家庭和學校比較常見的教育方式。相比於一味地家長說的算,這樣的教育方式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相對要多,但對於小朋友們今後的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價值觀發展都非常有幫助。教育小朋友是一件「先苦」才能「後甜」的事業,教育基礎打好了,之後遇到問題也會更容易解決。

熊孩子系列之三:愛哭的小朋友

在嬰兒班裡,有一個九個月大的小男孩小V,非常喜歡吃,非常喜歡音樂,也非常喜歡哭。上周一位老師帶著幾個娃去參加圖書館活動。回來後我問起活動情況怎麼樣,老師說,小V在活動期間一直在做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我問是不是跟著音樂節奏搖擺?老師嘴角泛起迷之微笑,不,他是幾乎從頭哭到了結束...

原來小V在活動期間看到了不認識小朋友在吃東西,於是伸手去拿,被老師制止後就開始哭。小V的愛哭屬性非常明顯,在教室里也經常因為事情不合心意而哭:例如阻止他吃其他小朋友盤子里的東西,例如給他擦鼻子,例如不讓他翻垃圾桶...

除了小V,另外兩個班也有兩個非常愛哭的男孩子——小P和小T兄弟。我剛來的園區的時候,老師們就著重介紹了他們。當不順心意或遇到挫折時,他們持續高音調哇哇大哭十分鐘絕對不是問題。哥哥小P馬上要五歲上小學了,但還會因為拼好的樂高摔壞了而大哭不止。

老師們對小P的情緒控制都表示很擔心,畢竟五歲的孩子還用哭來應對問題,適應小學可能會困難重重。

先天因素或後天影響都能有可能導致小朋友愛哭。一些小朋友天性要更敏感(sensitive),引起情感反應的閾值會低一些,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淚點低」。所以一件事可能在其他小朋友看起來是小事,但敏感的孩子的感受起來卻有可能很強烈。

雖然這麼講起來好像讓「敏感」聽起來不是那麼有優勢的性情,但並不一定是這樣。敏感性情的人能更好地察覺他人的感受並能夠共情,所以在情感交流方面,他們要比不敏感的孩子更勝一籌。

後天原因主要是小朋友沒有掌握更好地方法來應對問題和控制自己過於豐富的情緒。例如小P在快五歲時仍然用哭解決問題,非常有可能在之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常常在孩子的哭聲中敗下陣來,讓小P將「哭」和「解決問題」聯繫起來。

如果小朋友非常愛哭,作為老師和家長的我們面對這種情況首先需要保持冷靜。通常直接命令他們不要哭並不會很有效,往往還會起反效果。

「先承認他們的情緒——教會他們平復情緒——講道理」,反覆強化這個流程,會讓小朋友漸漸學會用更成熟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

1)承認他們的情緒:無論年齡大小,讓對方感到情緒被理解,都是解決問題最基礎的一部分。當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受時,人才能夠逐漸放鬆冷靜下來,之後才有可能有效地傾聽。與其對小朋友說「不能哭」,不如嘗試說一些更具體地描述他們情緒的內容,表達自己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情緒。例如小P因為摔壞拼好的樂高而哭時,老師會反覆強調「我知道好不容易拼好的樂高摔壞了你很難過,不過沒關係」;

2)平復情緒:當小朋友停止一味地大哭,開始看著你的時候,這時可以嘗試著讓他們進行深呼吸,數數字,或是抱著他們拍拍背,幫助他們冷靜下來。

3)講道理:沒有被情緒淹沒時講道理才是最有效的,因此最後我們才進行教育。在小朋友情緒穩定後,我們需要讓他們知道哭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告訴他們學會深呼吸來調節),找到更好地解決問題方法(例如用語言表達,學會求助)。


接觸了這麼多小朋友,我發現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家庭教育理念、管教方式對塑造小朋友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在一歲半到兩歲左右,就可以看到孩子在行為上的差異。

所以說,家長可能是世界上最需要學習才能上崗的一個「工作」。你的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某個看似不重要的決定,都可能會對小朋友產生長久深遠的影響。

最後推薦一本書關於gentle discipline的家教書籍,邏輯清晰,內容簡潔易懂,是學習家庭教育一個不錯的入門選擇,可以幫助大家解決不少常見的困惑。

希望你有所收穫!

春節快樂!


推薦閱讀:

罰站、隔離、關禁閉?Time out已經out了,「積極暫停」才是正道
怎樣把貓關在卧室外面並讓他不要一直慘叫?

TAG:正面管教 | 幼兒教育 | 幼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