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姨多鶴|時代碾壓下的悲劇式人物剪影

故事開始於二戰末期,日本戰敗,大量於中國「拓荒」的日本國民倉皇流離,被殺、自殺、被踐踏、被賤賣,一個八千人的逃亡隊伍最後剩下幾百人輾轉存活。竹內多鶴是一個十六歲的日本姑娘,被土匪擄走,賣給了火車站張站長的二兒子張儉,張儉有個媳婦叫朱小環,朱小環懷孕八個月的時候被日本兵追趕,情急之下爬上牛背被牛顛下來,撿回了性命但壞了生孩子的部件,所以,多鶴被買來傳宗接代,從此這個家庭的關係隱忍又混亂。

故事貫穿日本大遷移、建國、反四舊、三年困難時期、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以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多個歷史大事件,一家人的生活也就在動蕩的歲月里起起落落湊合著過了下來,每個人的身上,在自我性格塑造的同時,都身不由己被烙下了深深的時代專屬烙印。

老一輩的代表張站長,大娃跟著鬧革命的走了,二娃媳婦不能生孩子,老張家眼看著絕後,傳宗接代的守舊思想迫使他想出了買個日本婆生孫子的辦法。對日本人咬牙切齒的恨和抱孫子的急切激烈衝突,最後還是妥協給傳承。而關於大娃,一開始羞於向人提及,革命成功後,戰友帶回大娃成為烈士並且育有子女的消息,張站長心裡落下一塊石頭,不知是為了大娃最後終於有了消息還是終於有了血親骨肉,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親情。之前的張站長,是傑出的工人代表,受很多人表面或者內心的尊敬;他可能也沒有想到,大概二十年後,他就被以「偽滿洲國走狗」蓋棺定論,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給的定義。

男主人公張儉,是個話少個大,有著溫柔駱駝眼睛的男人。在面對保大人保小孩千古難題的時候,不顧父母意見堅定地選擇了自己的女人,是個可以安心託付終生的人。話少更類似於大智若愚,在鋼廠里誰都能欺負他,經常有意無意捉弄他,他也不計較,老實人的形象躍然紙上;但他其實並非不會爭辯,只是覺得自己沒必要去計較,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思考和煩惱。他的煩惱是兩個女人一個男人三個孩子所組成的關係特殊的家庭,多鶴一直以小姨的身份生活在這個家庭,本來他一顆心都在小環身上,對多鶴更像是完成生產任務的應付,所以他面對小環至少坦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對多鶴身世遭遇的了解,隨著情感一點點地通過那條產道轉移和累積,他毫無防備地對多鶴動了心,兩個人背著小環偷偷地享受著兩情相悅的暗喜,不時的在外面偷情,直到東窗事發,小環幫著圓過去之後,兩個正式夫妻之間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裂痕,而與多鶴的感情也終於變成發乎情止乎禮的精神戀愛。但男人的佔有慾讓他內心深處生出對覬覦多鶴的人的防備和恨意,即使他自己也不承認或者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直到他失手殺死了多年的好友小石。後來也因此而入獄,生病,然後死亡。一生都平庸得像我們隨處可見的塑料袋,你不知道他曾經拼盡全力去包容過多少的過往,只看到他最後的破敗和慘烈。

朱小環,小說里我最喜歡的女子,是個性格潑辣,說話直爽,腰肢柔軟的東北媳婦;是個嘴裡說著「湊合著過吧」又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熱熱烈烈的傲嬌女人。順境時,懶懶散散地過日子;逆境時,緊緊巴巴把一家人拉扯過去。她是所有人的依靠,像是家裡的老媽子,照顧著所有人的情緒,艱難地維繫著一個家不散去。由於不能生養,她待三個孩子都如親生,有兩幕記憶最深,一次是二孩張鋼從四樓掉下去,她撒潑耍賴求醫生,下跪磕頭拜醫生,毫無尊嚴,只有母親,才會在這種時候不顧尊嚴。還有一次是丫頭出發去當空軍,在火車站將玻璃拍得山響,邊哭邊喊,險些暈厥。然而一生愛熱鬧的小環,在最後整個家都散了,只剩下條老黑狗陪她等兒子的不定期或者就要遙遙無期的信。

竹內多鶴,有著獨特氣質,體內流著代浪村血液的可憐女孩。一開始只是堅韌地求生存,作為生產工具活著,用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生下的孩子建立獨特聯繫;後來卻因各種原因慢慢地沉迷張儉,並慢慢地融入這個家庭,慢慢地開始想要在中國這個異域國度得到接納。多鶴一生,就是那個時代到中國的日本人生活的縮影,艱難而隱忍,在中國不被接納,被稱為「日本間諜」;回到日本,又因為語言和生活技能等與本地人產生巨大代溝,不能被接納,被稱為「中國人」,這就是戰爭的悲劇,一大批人在政府的鼓動下去建設,政府戰敗就被丟下,輾轉回到故鄉,卻受到歧視,所有的抗議得不到聲張,只能幹些體力活以維持生計。多鶴餘生都將用於對權力的申訴。

小石和小彭,與張儉一同從東北到鞍山的同事,都被多鶴所吸引。小石為人活潑,愛開玩笑,有點小聰明,在得知多鶴身世後,便以此要挾多鶴占其便宜,最的死於張儉的操作失誤,不知道冤不冤。小彭相對於小石更加聰明,他是廠里的進步青年,認真學習,與偉大領袖握過手,是時代的工人代表。他又是個敢做敢當的人,為了無拖累追求多鶴,果斷與家中妻子離婚並主動承擔母子的撫養費,而單身的他反而對於那個混亂家庭敬而遠之,只把自己逼得去學習,去戰鬥,於是,他成了鋼廠新的主任,與以往張儉所討厭的書記一樣,用作秀的方式來鼓舞員工,不知不覺,他已經站到了對立面,他成為了鋼廠的書記,為了堅持他的革命,將多年好友張儉出賣,讓其面臨死刑的絕境,後來又被打倒。這才是那個時代的剪影,信任和背叛,崛起和倒台,革命與被革命,時時發生,猝不及防,而小人物們,就在這些變換中,艱難求生。

最後是三個孩子,都在成長過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家庭的特殊,並以此為恥。電影《二十二》對於這種孩子有過提及,是一位中國母親生下的帶日本血脈的孩子,這個孩子從小就被排斥,被毆打,因為他的父親曾經殘害過中國人,所以他要永遠背負罪惡生活下去,老人最後九十多歲,一生未婚,這就是那個時代中日混血孩子所面臨的生活環境。大孩張鐵,因為被周圍人嘲笑「日本孩」,在那個孩子鬥爭父母的時代,間接導致自己父親入獄,堅定地憎恨自己的親生母親。然而,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又以自己日本血脈為傲,居然又開始憎惡自己那一半中國的血脈,急於通過母親多鶴的關係出國去日本,而否認小環的存在,對同學稱小環是保姆。時代下的性格扭曲可見一斑。

故事結束於家庭成員的東奔西走,只剩下小環孤獨一人,湊合著活。

希望再無戰爭。


推薦閱讀:

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李安的成功背後都離不開同一個女舞蹈演員
馮婉喻:她的駐顏術是安靜
嚴歌苓談職業化寫作訓練方法的啟示
百態 ———讀《第九個寡婦》有感

TAG:嚴歌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