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當學邵逸夫
導 語 很多同學說:「我從小到大上的每個學校里幾乎都有逸夫樓。
提到邵逸夫,最先能想到的是遍布全國的逸夫樓,以及他那句「國家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培養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的名言。
邵逸夫一生打造了邵氏影業、香港無線電台兩個王國,從上海到東南亞再到香港在無數次商戰中笑看風雲起落,屹立不倒。
合力破局,力圖東南亞邵逸夫1907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寧波人從小就立志做大事,頭等大事就是經商。一生從商,終生忙碌。取這個名字,是希望自己以後能鬧中取靜,忙裡偷閒,安逸度過一生。」邵逸夫後來這樣解釋。
1925年6月,邵醉翁創辦了邵氏家族的第一家影業實體:天一影片公司。邵逸夫中學畢業後即加入公司,隨三哥邵仁枚到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從此對電影製作產生興趣。
在「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製片兼導演,老二邵邨人擅長編劇,老三邵仁枚精於發行,老六邵逸夫則擅長攝影。創業之初,他們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猶如家庭式作坊。其攝製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後,即深受上海市民歡迎。第二部影片《女俠李飛飛》則是中國第一部武俠片,因此後來有人稱「邵醉翁乃是中國武俠片的開山鼻祖」。
當時,國內影壇呈現「明星」、「大中華百合」、 「天一」三家電影公司三足鼎立之勢。其中「明星」設立了華北、華中、華南三個經理處,分區經營影戲院租片放映的業務,無論是在製作隊伍還是經營方面,「明星」都是首屈一指的。
不過,隨著天一公司的崛起,市場格局開始被打破。
由於天一公司率先大肆拍攝古裝片,因此擁有了很多擁躉,引領了古裝片潮流。而「古裝片熱」則帶動了各小公司一窩蜂地粗製濫造古裝片,且美其名曰「薄利多銷」,這直接使得「明星」公司失去了不少地盤。
1927年,「明星」出現了年度大幅虧蝕,亦有被擠垮危險時,明星公司的周劍雲聯合鄭正秋在電影專刊上撰文痛斥製作低劣的古裝片,並且提出「以毒攻毒」,攝製高質量的古裝片抵制小公司的投機行為,這才有了《火燒紅蓮寺》的誕生。
「明星」扭虧為盈後,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希圖藉助「明星」與「大中華百合」、「民新」等其他幾個公司組成的發行機構「六合影片營業公司」擠垮「天一」和其他小公司,建立自家公司的壟斷地位。
掌握「六合」實權的周劍雲制定了一條規定:任何發行商如與「六合」簽了合同,就絕對不準購買「天一」出品的影片。此舉一出,「天一」果然損失了在上海的部分市場。不過邵逸夫兄弟卻轉而發展起南洋的發行網,並順利打下了一片天地,天一的影片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成功打開了市場。
隨後,周劍雲想出了「雙胞」計策,即打探到「天一」正在拍攝的影片,馬上動手拍攝同名影片,趕在「天一」之前面世。此舉遭到了電影圈內外許多人的非議,內部也開始爆發矛盾,「六合」遂逐漸失勢。而「天一」確因粗製濫造不少古裝片而受輿論指責,對於「六合」的「圍剿」做法也只得暗吞苦果。
逐鹿香港,獨領風騷1932年日寇在上海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一二八」事變。邵氏兄弟決定把「天一公司」的主力從上海轉移,南遷香港。隨後邵氏兄弟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開創了中國電影史上有聲電影的新紀元。
而在新加坡,邵氏兄弟的電影事業同樣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941年元旦,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在《星洲日報》以整版篇幅為自己做廣告。「1941年,我們在星馬、印尼、泰國、安南,已經擁有了139間戲院。」
1942年2月,日軍佔領新加坡,邵氏所有戲院充公。
二戰結束後,邵仁棣回港重建業務,創建「邵氏父子」。不同於新加坡順利打開局面,邵氏父子在香港遭到「電懋」和「長城」兩大電影公司夾擊,形勢危急。1957年,邵逸夫離開了打拚30年的新加坡,到香港買下佔地65萬平方尺的清水灣地皮,興建邵氏影城。這便是後來聞名遐邇的邵氏兄弟電影製片廠。並將「邵氏父子公司」更名為「邵氏兄弟公司」,自立發展他的電影事業。這一年,他50歲。
在隨後與「電懋」和「長城」的競爭中,邵逸夫展現出了他對人才的重視,這一點一直延續到以後的電視劇產業。
邵氏兄弟先後花重金從「電懋」等公司挖取名角兒,如以雙倍薪酬挖來了電懋的頭牌女星林黛。
1957年,邵逸夫首先同意李翰祥開拍古裝劇《貂禪》,林黛出演。這部歷史劇用黃梅調的形式演繹,該片公映後立刻引來觀眾的追捧,連創票房紀錄,成為當時邵氏最為賣座的影片,李翰祥順理成章地成為邵氏一線大導演。在亞洲影展中,該片一舉囊括5項大獎。
第二年,李翰祥與林黛合作的《江山美人》,同樣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拿獎拿到手軟。而且,該片的眾多插曲也成為當年的流行音樂。
拍攝《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李翰祥大膽起用女藝人凌波,反串梁山伯,結果引起極大轟動。在台灣上映時「完全瘋狂」,有位老太太連看100多場,在台灣引發黃梅戲熱潮;至此,「邵氏兄弟」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影壇打開了局面。
對於邵氏公司的全線反擊,電懋公司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兩家一度斗得水深火熱,競拍相同的題材,鬧得香港影壇雞飛狗跳。1964年,陸運濤及電懋公司50多名高管在參加完亞洲影展之後飛機失事,機上全部人員不幸罹難,電懋公司就此退出了電影舞台。
邵逸夫對電影的執著,在影視圈內眾所周知。在清水灣的影城「邵氏公司」的試片室是邵逸夫每天必去的地方。從60年代初起,他每天至少要看兩三部電影;在70年代,邵逸夫一年要看六七百部電影,最高記錄是一天看過九部電影,將電影當作事業。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產了1000多部電影;在日本、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00多個發行網點,專門放映邵氏公司拍攝的中國影片;當年風靡亞洲的影星,如胡蝶、阮玲玉、李麗華、林黛、凌波等無不出自邵氏門下。
進軍電視,續寫傳奇20世紀6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就公開招標競投無線電視廣播經營權。邵逸夫立即覺察齣電視作為藝術的後起之秀,今後將有無限廣闊的市場和不可限量的潛力。邵逸夫以其在電影業的積累,與幾位朋友一起參加競標,結果一舉中標。
1967年,邵逸夫與、祁德尊、利孝和聯手創建了香港電視廣播公司,當時亞視(前名 麗的電視)作為香港第一家電視台,已經成立了整整十年。不過亞視早期以收費有線廣播形式經營,而香港電視廣播公司是香港首間商業無線電視台,香港市民只需架起天線,就能用電視機收看,所以很受歡迎。
由於採取的是免費的模式,邵逸夫的無線輕易奪得了眾多的觀眾,與亞視的競爭就此展開。
港視公司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在該年因病逝世後,經董事會商議決定,由邵逸夫繼任董事局主席,邵逸夫正式領兵挂帥,執掌無線電視的大權。
亞視在1980年9月推出的《大地恩情》和《驟雨中的陽光》在黃金時段掀起收視熱潮。
初掌無線大權的邵逸夫隨即開始了絕地反擊戰,先腰斬與《大地恩情》對陣的《輪流轉》,拉來鎮台之寶汪明荃與紅極一時的電影小生謝賢合作了一出經典劇集《千王之王》,汪明荃與謝賢在劇中糾來纏去的情感加上有點新鮮有點神秘的賭術,力阻《大地恩情》,更為謝賢帶來流傳至今的「四哥」花名。
隨即,《上海灘》、《千王群英會》、《火鳳凰》、《京華春夢》、《萬水千山總是情》等風靡大江南北的經典劇集紛紛亮相,在香江和整個華語電視圈掀起一輪又一輪收視高潮。
而在這第一場無線亞視大戰中,以無線的大獲全勝收官。邵逸夫的盛名也正式從電影圈中轉到電視圈。
1989年,邱德根把亞視的大部分股權及管理權出讓給林百欣的麗新集團和鄭裕彤的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
林百欣一上台後就開始對無線展開了挖角行動,分別以高出無線三倍的酬金將沈殿霞、曾志偉、何守信、盧海鵬、林建明、李香琴、韋家輝、戚其義、黃日華、鄭少秋、吳啟華、任達華、曾華倩、陳玉蓮等納入旗下,無線一時元氣大傷。
不過邵逸夫並不願意束手就擒,他率領無線展開「歡樂今宵救亡運動」與「劇集救亡運動」,製作出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節目和劇集,如《我本善良》、《人在邊緣》、《今生無悔》、《灰網》、《邊城浪子》、《壹號皇庭》、《火玫瑰》、《巨人》、《大時代》等劇集。
此外,邵逸夫欽點黎明、郭富城、張學友、劉德華為四大天王,結果四人果然叱吒香港十餘年,至今仍有著極大影響。其後,無線頻頻推出高收視劇集,96年的《西遊記》,97年的《苗翠花》、《大鬧廣昌隆》、《全院滿座》、98年的《天地豪情》、《妙手仁心》。
1998年,內地商人入主亞視,隨即採取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減少自製劇,加大外購劇的比例,於1999年以《縱橫四海》《還珠格格》和《方世玉》向無線宣戰,尤其是《還珠格格》,為亞視創下了30點的最高劇集收視紀錄,更帶動了亞視在黃金時段的收視以六比四比例反超無線,成為香港電視史上最經典的戰事。「格格之戰」,邵逸夫第一次嘗到了敗績。
直到2011年3月31日,由「殼王」陳國強牽頭的財團從邵氏手上取得無線26%的股權。同時,邵氏基金已將公司2.59%股權饋贈給數家教育及慈善機構。饋贈完成後,邵氏基金的持股比率降至3.64%。 這也意味著邵逸夫創辦並掌管了43年的無線首次易主,一度被港台媒體解讀為「無線邵氏時代的終結」。
(六叔)古寒天下皆知邵氏家族當年在上海的「天一」影業公司,就以吝嗇出名,時傳「不到窮途末路不進邵氏」。邵氏兄弟香港公司成立後,依舊沿襲儉省作風,邵逸夫去馬場賭馬,通常只下注十元,有次排隊,看到前面的人下了五百元,定睛一看,是公司里的劇務,回去就開始整頓公司作風。
這種行事方式讓邵氏樹立了不少敵人,一定程度上,也損害了他們的發展。1970年,時任邵氏兄弟公司首席執行官的鄒文懷,因為對公司的薪金制度和人事安排的不滿,帶隊出走,與何冠昌及粱風共同成立嘉禾公司,成了邵氏勁敵。與此同時,李小龍在美國不得志,想回港發展,託人找到邵逸夫,開價片酬6萬港元,但邵氏還價每部片酬3千至9千港元,李小龍於是轉投嘉禾。
至於其它成為段子的省錢軼事,更是數不勝數,某次,一位副導演完成工作後,製作部開出一千元副導演費,可邵逸夫卻不肯痛痛快快簽支票,甚至找會計部和該導演交涉,讓他打點折扣。這位副導演盛怒之下,撕了支票,說:「邵老闆多了一千元也富不了多少,我少了一千元也窮不到哪去。」
在岳華、劉德華等等邵氏或者曾經的TVB藝人的回憶錄里,也處處可以看到他的儉省。影人張鍵,在多年後的回憶錄中,也曾笑談邵氏種種古怪的嗇錢往事,稱邵氏「刻薄古寒」,「六叔(邵逸夫)古寒天下皆知」。
但「吝嗇」是邵氏的全部么?「刻薄古寒」是邵氏的標籤嗎?顯然不是。1973年開始,邵逸夫以個人財產,成立「邵氏基金」。從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內地捐贈1億多元,用於公益事業。汶川地震,他捐款一億港元,而行走在國內的大學裡,更是可以見到許多由邵逸夫捐建的樓堂,據教育部網站最新的消息:「自1985年以來,邵逸夫先生通過邵逸夫基金,與教育部合作,連年向內地教育捐贈巨款建設教育教學設施,迄今贈款金額近47.5億港幣,建設各類項目6013個。這種矛盾性格,可以在各種版本的邵逸夫傳記里找到答案。所謂「儉而能廣」,整個邵氏基業,都是勤儉經營積累而成,邵氏兄弟在南洋創業初期,常常駕駛流動放映車,輾轉在小鄉鎮放電影,歷代大商巨賈無不因儉為人稱道。
他們的『吝嗇』,給民族企業家以另一種樸素的定義:生意是生意,一分一厘都是辛苦賺來的,這種吝嗇我們很願意理解,也很願意致以敬意。
「一個企業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這是邵逸夫說過的一句話,如今已成名言。
1990年,中國科學院將他們發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編 者 按
1. 邵逸夫先生直到2011年104歲高齡才正式退休,近乎一個世紀「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創業歷程,給企業家精神做了一個鮮明的註腳。
2. 對於中國教育的捐助,折射了邵逸夫先生對於「兼濟天下,惠及萬民」的傳統商道精神最樸素的踐行,各地林立的「逸夫樓」始終激勵著學子們奮力前行。
3. 「邵氏出品,必屬精品」,為企業「立品」的企業文化理念以及前瞻性的品牌意識,即使放到廣告業如此發達今天,也令人嘆為觀止,。
4.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理念也是邵氏影業長期屹立不倒的基石之一。邵氏影業在聚人,用人和人才培養方面的策略,同時也推動了整個香港影視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據統計,目前香港娛樂圈70%的人物從導演、製片到明星等行業精英,都是直接或間接出自邵氏影業和後來的無線電視。
5. 任何企業的成敗都不可能是單個因素所能決定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余者容讀者自參。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邵逸夫捐款的樓要叫逸夫樓?
※從膽結石到死亡
※邵逸夫為什麼會被評為港媒「娛樂圈最具影響力人物」?
※如何評價邵逸夫先生的家族信託結構?
TAG:邵逸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