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打呼嚕,怎麼回事?要不要看醫生?
有的媽媽們會發現,自家寶寶以前睡覺都好好的,像小貓一樣安安靜靜的,可是最近突然睡覺打起呼嚕來了,這是怎麼回事?
◆長期打呼嚕,其實是生病!
至今仍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睡得呼呼的,那是睡得深、睡得香、睡得好!」而且孩子打呼嚕的時候吹個小泡泡,多萌啊!
然而打呼嚕這件事真的不是那麼萌啊!你們對打呼嚕這件事到底是有怎樣的誤解!
要知道,如果孩子長期張嘴睡覺打呼嚕,那其實是病態的,醫學上稱之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孩子長得不好,和打呼嚕有關?
那麼,打呼嚕到底有怎樣的危害呢?總的來說,主要包括幾種:
1.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俗話說,孩子睡得好,才能長得好,這是因為,孩子要長個、要長腦,都需要一種叫做「生長激素」的激素。
但是,生長激素的分泌通常都是在後半夜,或者說在孩子深睡眠的時候。
如果孩子在睡覺時老出現打鼾、憋氣,就無法進入到深睡眠狀態,生長激素的分泌就會受到影響,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
2.影響顏值
孩子長期打呼嚕,是因為呼吸道不通暢,因此勢必會張嘴呼吸。
長期張嘴呼吸的結果就是,面部的骨骼結構會發生變化,比如上顎上拱,下顎後縮,舌床變窄等,整個臉部會變得突出,影響到孩子的顏值。
至於具體的照片,家長們可以百度圍觀一下,真的不是騙你們!
3.影響白天精神狀態
晚上總是無法進入深睡眠狀態的孩子,其實休息是不好的,勢必影響到白天的精神狀態。
如果是小一些的孩子,可能出現脾氣很暴躁,讓做什麼都難以配合;如果是更大一些的孩子,比如學齡期的兒童,可能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導致學習成績下滑等。
4.影響其他的器官健康
長期打鼾也會對心臟造成危害,因為過度打鼾、憋氣會引起心臟的擴大,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孩子打呼嚕,這些情況不必去醫院
看到這些危害,可能家長們都有點小緊張,估計一聽到孩子打呼嚕就會想要帶去給醫生看看。
其實,也不用這麼緊張,因為打呼嚕的原因有很多,這些情況,家長是可以繼續觀察,用不著急著帶孩子去醫院的。
1.加個枕頭,別著了頭
我們常常戲謔地說「姿勢不對,起來重睡」,別說,還真就是這麼回事!
有的媽媽早早給寶寶加了個小枕頭,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枕頭不合適,寶寶的小脖子就容易別著。
姿勢不對勢必導致呼吸困難。因此,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不妨幫孩子調整一下睡姿,或者直接抽掉枕頭,觀察一下孩子是否還會繼續打呼。
2.孩子玩累了
有的家長會發現,帶著孩子出去瘋玩了一天,回來孩子就真的會睡得「呼呼」的,這是啥情況?
遇到這種孩子玩得太累的情況,進入睡眠狀態後,肌肉會變得特別鬆弛,一不小心就堵了呼吸道半條道。
不過這種情況通常只會有一兩天,孩子休息好了以後就會好了。
3.孩子感冒了
如果孩子遇到了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冒,咽部組織容易腫脹起來,咽腔就會很窄,比如扁桃體腫大了之類的。
當出現感冒、發燒、嗓子發炎一類的情況時,孩子就容易出現打呼嚕的情況。
但是一旦咽部消腫以後就會好了,一般頂多持續1~2周,這種情況就不必擔心。
◆這些情況,真的要去看醫生!
那麼,遇到怎樣的情況就需要警惕了呢?家長記得這幾個關鍵詞:
睡得差、脾氣差、時間長。
孩子在正常情況下睡覺,應該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翻個身。如果出現孩子睡覺睡得滿床亂滾,就要當心了。
因為孩子一進入深睡眠就會憋氣,一憋氣就要調整體位,再睡,再憋氣,再調整……這樣反覆折騰的結果就是孩子的睡眠結構里一直出現微覺醒。
晚上睡得不好的結果就是,孩子不管睡多久,白天起來精神都不好,顯得沒有睡夠,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脾氣差,注意力差。
如果孩子打鼾,一兩天,甚至持續一兩周,都可以繼續觀察。
但是一旦孩子打鼾,每天都打,持續2~3個月,就說明這種情況下的打鼾,並不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情況導致的打鼾,而一定是病態的原因導致的,比如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
這種情況下,就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去找耳鼻喉科的醫生進行檢查,明確打鼾的原因了。
怎麼樣?家長們對寶寶打鼾的原因,以及要不要去醫院,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呢?
犀鳥育兒,與奶爸奶媽守護寶寶健康靠譜 實用 操作性強的育兒公眾號
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傳授育兒知識
歡迎在微信搜索【犀鳥育兒】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獲取更多育兒乾貨知識!
推薦閱讀:
※10-12月齡寶寶睡眠問題解析
※寶寶抱著睡、落地醒......怎麼破?
※怎麼才能讓ta乖乖睡覺啊?!
※到底孩子是跟爸媽分房睡?分床睡?一起睡?
※哼唧亂動、睡不安穩就是睡眠淺?到底要不要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