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野蠻人走到門口:高通拒絕千億美元收購案 博通或發起惡意收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場大戲即將開啟。

就在昨天,博通證實了他們要以10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高通的計劃,如果高通拒絕,博通很可能發起一場敵意收購。

根據彭博社報道,高通已經在評估這一現金加股票的收購計劃,但是傾向於拒絕博通這一行動。

但消息人士向彭博社表示,博通鐵了心要在晶元市場排行榜上晉級,如果高通拒絕該計劃,他們已經準備好一場第一收購戰,即直接說服股東來完成收購。

可能的戰爭

彭博社計算,按照1050億美元出價,以周五消息爆出前高通股價計算,博通的溢價是28%,但交易價格還需要加上高通250億美元的凈債務(net debt)。

博通認為這個價格不存在敵意,「我們提供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條件,而未來可能的合併也是強強聯合,非常有意義的。」在消息公布後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時,博通的CEO Hock Tan表示,「我們相信這個對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都是友好的, 尤其是對股東。」

如果兩家公司合併,將會改變整個晶元行業現有格局,讓博通成為行業第三,僅次於英特爾和三星。

但高通並不准備接受博通的收購,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爭。

彭博社援引熟悉高通人士的說法,高通認為博通出價貶低了公司的價值,完全是在晶元製造商估值低谷時的投機行為。

「過於便宜了!」持有820萬股高通股票的Jerome Dodson說,90到100美元每股才是高通應有的價值。

以近五年的時間段來看,2014年時,高通股價位於高點,當年5月超過80美元每股,而今年以來價格在50美元左右,周五因為博通收購消息爆出後,一度上漲18%,目前價格超過61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是移動手機製造業的鼎盛時期,高通在晶元行業的風頭超過英特爾這個傳統的行業老大。

雖然股東們提出的價格高於高通的歷史價格,但你不能否認Hock Tan在抓住高通罕見的困難時刻,希望藉此讓它低頭。

高通利潤最高的部門是移動手機技術授權部門,目前遭受世界範圍內監管部門的圍攻,以及和評估的專利訴訟。因為訴訟的原因,蘋果很可能停止買高通的晶元和其它產品,那麼對高通這個部門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而這個部門是高通收入的主要來源。

現在就看高通如何說服董事會和股東,站在一條船上,拒絕博通的收購。

但看上去不容易,博通現任CEO Hock Tan是收購領域的老手,如果說誰最有可能湊齊1000億美元收購高通,非他莫屬。

收購技術公司的老獵人

發起這次收購的博通新CEO Hock Tan並不是常見的矽谷領導人,他並不具有技術背景,和資本市場交好,甚至向特朗普示好——大多數矽谷領導人並不願意這樣做。

就在11月2日,一張Hock和特朗普同框的照片流傳在美國各大媒體上,在照片中,特朗普對Hock展示出滿意的笑容。

就在兩人一起出席活動時,Hock宣布要把總部從新加坡搬回聖何塞。毫無疑問,這迎合了這位總統「把工作帶回美國」的政策。更何況,一家半導體公司總部的搬遷,帶來的都是高薪職位。這對於特朗普提出的減稅計劃也是一種支持——這個計劃中打算將美國公司稅從現在35%降低到20%,對於政府財政收入來說可能帶來打擊,因此目前卡在國會。而Hock的響應則是一個反證,意味著減稅表明在總統減稅計劃,可能給美國帶來更多工作和收入。

Hock身上有一種實用主義著特徵。矽谷大多數領袖都是左派,在面對總統特朗普時,更傾向堅持自己政見和立場。但Hock目前卡在政府手上的一個問題就是對Brocade的收購——這筆59億美元的收購還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核中,兩家公司原定11月1日的完成交易,目前看來已經推遲。

如果博通遷移總部變成純美國公司之後,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減少美國政府對於公司背景的疑慮。

在Hock表態特朗普之後,媒體就曝出博通的收購計劃——高通。

毫無疑問,大費周章的總部搬遷計劃還是為了Hock更大的野心。這筆超過1000億美金的交易未來免不了會再次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核,而且因為金額前所未有,相比通過審批會更為艱難。

美國對於晶元行業素來敏感,恐懼晶元技術因為資本投資而外流。2016年,紫光集團先後試圖收購Micron(美光科技,是全球第三大內存晶元廠)、Fairchild(仙童半導體),以及認購美國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新發行的15%股份,由於因為這個委員會的介入而失敗。

Hock長於技術行業的收購。他在收購博通之前掌管的安華高(Avago)公司,就是資本運作的結果。

安華高公司的歷史要追溯回1961年:1961年,HP(惠普)成立元器件部;1999年,HP將醫療和測試儀器部門分拆出來,成立安捷倫(Agilent),元器件部成為了安捷倫的半導體產品事業部;2005年,安捷倫將半導體產品事業部分拆,被著名的私募基金KKR以26.6億美元收購,並獨立更名為安華高。

在此之前,Hock的從業經歷主要在百事可樂、通用汽車等美國傳統巨頭行業,1992,他開始接觸科技行業,進入家用電腦製造商Commodore International,以及在1999年至2005年間擔任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ICS的CEO。

在KKR收購安華高之後,邀請他擔任CEO。他是正是那種能夠讓資本市場滿意的CEO,勇於砍掉不盈利的業務部門,在研發上投入並不大方,憑藉出色的經營表現,在2009年成功帶領安華高在納斯達克上市。

幾年之後,Hock重啟了安華高之前的資本運作方式——2013年,以66億美元全面收購LSI(艾薩華)。

這筆收購原本很勉強。在收購之前的2012年,LSI年營收25億美元,而安華高那年的營收額只有24億美元,而LSI還是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

為了這筆收購,Hock Tan從銀行獲得了46億美元貸款,又從曾經的股東銀湖資本那裡獲得了10億美元可轉債貸款。不過,完成這筆收購之後,安華高營收增長了70%,股價從收購之前的50美元飆升到100美元。而安華高甚至取代了LSI成為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

再就是驚人的收購博通案。2015年,他發起對這家公司的收購,而彼時在併購LSI之後,安華高前一年營收為42.6億美元,而博通為84.3億美元。當時他給出370億美元的價格比安華高自己市值都要高,Hock給的計劃是170億美元的現金和200億美元的股票,為了這170億美元,他融資90億美元。

新博通公司就在2015年成立,Hock再次非常靈活地拋棄了安華高的招牌,取用了在矽谷更有地位和勢力的博通公司的品牌。在這次收購之後,新博通公司在晶元行業的排位就上升到了第五的位置,位於英特爾、三星、台積電和高通之後,如果回過頭看安華高曾經只是HP一個業務部門,還是不得不感慨資本運作的力量。

但Hock的野心可沒有因此打住:2015年,新博通收購Emulex,6.06億美元; 以及2016年發起的收購59億美元收購Brocade。

現在,新的收購目標是高通。

如果協議收購失敗,Hock很可能發起惡意收購,常見的方法就是向股東允諾以高價。大多數時候,股東都會被利益所吸引,而向董事會施壓要求他們同意收購,這種方式通常被稱作狗熊式擁抱。這種方式常常有效——正如彭博社所採訪的股東,他們更關心價格。

但對於公司長遠發展來說,這並不見得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一個巨頭的隕落

這筆收購短期來說可能對於高通來說能夠帶來樂觀前景。

包括彭博社、華爾街日報在內,多家媒體援引分析人士觀點認為,兩家公司的合併能夠解決高通目前和蘋果的紛爭,緩解高通一個極大的危機。

11月2日,高通剛剛交出了最新一季的財報,直接在財報指出蘋果拒絕向他們支付專利費導致利潤大跌。

高通和蘋果的紛爭源於蘋果認為高通收費方式不合理——高通的專利授權費是基於整機零售價格收取,高價的iPhone需要相應繳納高額的費用。

高通不可謂不強勢,此前高通與中國企業簽訂協議時,採取了「專利反授權」的政策。具體來說,就是說手機廠商在使用高通晶元之前,必須與高通簽署專利授權協議,將手機廠商本身的專利免費反授權給高通,且規定不得利用這些專利起訴高通的其他客戶。

很多廠商都不滿高通這種收費方式。為了一起對抗高通,蘋果不惜與自己的宿敵三星站在一起。

但高通並不妥協,即便面對股價暴跌、利潤斷崖式地下跌,它也堅持和蘋果打官司。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表示這樣的狀態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除了現有的晶元技術,高通的強勢來自於自己的技術。

雖然蘋果一直在尋找替代高通的方案,比如從上一代iPhone 7開始,蘋果就已經引入了英特爾的基帶晶元。

但目前來看,蘋果還跨不過高通設置的技術門檻——根據測速網站Ookla的實驗中顯示,在使用因特爾的晶元取代高通的機型上,網路表現明顯要差很多,使得蘋果不得不限制高通基帶晶元的下載速率,以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而目前蘋果部分 iPhone 8 Plus,由於搭載了因特爾基帶晶元,在下載速度上與上一代搭載高通晶元的 iPhone 7 Plus 相仿。

而未來高通的技術優勢還在5G技術,早在2016年,高通就發布了全球首個 5G 基帶方案「Snapdragon X50 5G Modem」,而在 WMC 現場,高通又展示了基於5G 應用的最新技術。6GHz以下5G新空口原型的覆蓋距離可達200至500米,並且在速率和延遲上相比千兆級LTE有很大的提升。而同樣的測試,聯發科和英特爾,都晚了半年以上。

高通能夠勇於和蘋果翻臉,依靠的正是技術上的壟斷,但如果博通收購高通得以成功,這種壟斷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目前手機行業,包括蘋果三星在內,普遍採用高通的應用晶元和基帶,而博通主要提供wifi解決方案,即wifi晶元,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主流廠商都是它的客戶。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於高通這樣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被擅長資本運作的管理層拿下並不見得是好事。這種矽谷常見的管理層傾向於把財報做得好看,經常出售非營利業務部門,卡緊研發投入,與資本保持良好的關係。


推薦閱讀:

必勝客起源於哪個國家?
偉人去世,我該怎麼做?《偉人去世完全指導手冊》
蘇格拉底與複合維生素 -- 關於知乎的討論氛圍
是什麼釀成的李天一事件?
不要試圖說服別人,這樣很蠢

TAG: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