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越是「新鮮」越不能吃

不新鮮的或者過期變質的食物是絕對不可以碰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但是也有那麼一些食物,越是新鮮有可能還以為著它毒性越大哦,這是怎麼一回事?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到底有哪些食物是越「新鮮」越不能吃吧。

產地不明的野菜

很多市民到景區遊覽時愛食用天然的新鮮野菜。其實,現在不少天然野菜大多生長在垃圾堆或者被污染的河道附近,這種野菜很難清洗乾淨。如果食用了有污染的野菜,反而對身體有害。

剛摘的木耳

干木耳比鮮木耳更安全。因為鮮木耳含有一種特殊成分,化學名稱「卟啉」。卟啉是一種光感物質,人食用鮮木耳後,經太陽的照射,會引發植物日光性皮炎,可引起皮膚瘙癢,皮膚暴露部分出現紅腫、癢痛。

而干木耳是經曝晒處理的成品,在曝晒過程中會分解大部分卟啉,食用前又經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餘毒素會溶於水,使 水發的干木耳無毒。需要注意的是,浸泡干木耳時需多換幾次水。

果園裡剛摘沒洗的水果

果實成熟的時候,不少果園搞採摘活動,不少人認為新鮮的水果吃起來更愜意。其實,現在果園裡的任何水果都免不了噴洒農藥,也會有些病蟲害,如果不加清洗、消毒或削皮,從樹枝上摘下來就放在嘴裡嚼,危害是相當大的。

現擠牛奶

現擠出的牛奶帶菌,比如布氏桿菌、結核桿菌等,容易引起人畜共患傳染病。此外,這種「新鮮牛奶」也無法保證擠奶的環境衛生、容器消毒情況以及擠奶員的健康狀況等。因此,人們還是去超市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牛奶比較安全。

新鮮海蜇

新鮮海蜇含有毒素,不可食用。只有經過食鹽碘鹽加明礬使鮮海蜇脫水數次,才能讓毒素排盡。

還沒腌制好的腌菜

專家提醒大家,新鮮蔬菜中會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當人們在腌制的時候,就會讓這些硝酸鹽還原成為亞硝酸鹽。

當濃度達到一個高峰之後,亞硝酸鹽又漸漸被細菌所利用或分解。而亞硝酸鹽有一定的致癌性。一般來說,腌菜中亞硝酸鹽最多的時候出現在開始腌制以後的兩三天到十幾天之間。因此,腌菜最好要在腌制二十天以後再吃。

新鮮豬肝

有的人喜歡吃「鮮嫩」的豬肝,因此,在烹調時,為求鮮嫩,往往將鮮豬肝急速炒一下就食用。

殊不知,這樣做的隱患很大:首先,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種有毒的代謝產物在肝中聚集,倘若加熱不徹底和不充分,可能造成一些有毒物質的殘留,人進食後可能誘發疾病。其次,急速烹炒難以殺滅豬肝內的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蟲卵,從而導致進食後損害人體健康。

鮮黃花菜

盡量避免食用鮮黃花菜。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鹼,經腸道吸收後可在體內轉變成有毒物質,引起食用者中毒。相比之下,干制黃花菜在製作的過程中經過水蒸氣熏 蒸、晾曬等工序,能夠去除大部分的秋水仙鹼,更加安全。

秋水仙鹼可溶於水,因此,如果吃鮮黃花菜,一定要先經過焯水、泡煮等過程,干黃花菜在食用前最好也要浸泡一下。

在我們的日常印象里,食物要趁新鮮吃,越新鮮的營養價值就越高,而放久了的食物,風味和營養價值都會大打折扣。這可不一定。其實,很多食物經過二次加工,時間會沉澱出更深沉的味道。


推薦閱讀:

怎樣在餐廳吃飯,才能儘可能避免吃壞肚子?
大米是垃圾食品么?
華萊士(快餐)的蜜汁烤全雞的小雞貨源來自於什麼地方?就我所知大規模養雞場是不會專門生產半大肉雞的。
草莓打不打農藥?
賦予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與選擇權,會給社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TAG:食品安全 | 食物 | 食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