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患皇帝咸豐和慈禧的一世情緣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初秋的清東陵,已經有了早秋的微微涼意,太陽還未升起的清晨,行走定陵,來看看這位曾經在位十一年,在內憂外患中依然聲色犬馬,英年早逝的咸豐帝的陵寢,這個清朝的第九位皇帝,年紀輕輕就即位,也曾經勵精圖治,清洗軍機處,大舉提拔漢族士紳官僚,但歷史註定了他是一個極為悲劇的皇帝。一上台就遇見太平天國運動,這邊烽火未歇,那邊硝煙又起,英法聯軍聯合侵華。在他短暫的一生,被後人所記住的,除了治國上的憂患,剩下的就是他和慈禧的愛恨情緣了吧。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咸豐皇帝的定陵就位於清東陵的平安峪,1859年(咸豐九年)破土興工。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陵工受阻。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崩逝以後,陵工才被迫加緊進行,至1866年(同治五年)完工,命名「定陵」。隨后妃園寢也相繼告竣。修建定陵時由於戰敗賠款,國庫空虛,不得已選用了寶華峪道光帝棄陵的大量舊料,建築質量大不如前。清朝入關以前,已經在關外營建了3座皇帝陵,即永陵、福陵和昭陵。
歷史上有記載,咸豐皇帝在即位的最初,勤於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但這時候的大清朝已經逐漸走向衰落,再也不復乾隆康熙王朝的盛世,面對國家現況的內憂外患,咸豐帝開始沉迷於聲色犬馬的享受里,也正是由於他疏於朝政,很多奏章都是慈禧代為批閱的,才成就了以後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
慈禧雖然並不生在江南,但她隨父親去江南做官幾年,煙波畫橋的江南,讓滿族姑娘慈禧有了江南女子的聘婷,當咸豐下詔大選才女的時候,慈禧身著滿清旗袍,帶著一身江南女子的況味,來到了皇宮,在宮內,慈禧只用了五年時間,便由第五級的蘭貴人躍升為第二級的懿貴妃了,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暫且不說,一來說明咸豐帝對慈禧真的很寵愛,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慈禧的聰慧,特別是咸豐帝一生只有一個兒子,那就是他和慈禧生的載淳,也就是同治皇帝,艷麗的外貌、機敏的性格、端腴的書法、恰當的進言和惟一的皇子,這一切就構成了慈禧得寵的原因。
當年的慈禧聰慧美貌,在眾多的妃嬪中脫穎而出,肯定有她天賜的自然機緣,但也不能否認從某種角度講,這獨造的人為因素正是天賜的自然機緣的前提。在妃子如林、宮女如雲的宮廷內部,一個年輕的妃子要想儘快超升,只有獲得皇帝的青睞和寵幸。慈禧太后聰慧過人,且善解人意,是咸豐帝的一朵解語花。《滿清外史》記道:「少而慧黠。」《清稗類鈔》記道:「有機智,遇事輒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紀》記道:「以己之聰明智慧,遂蒙帝寵。」
咸豐帝一生短暫,跟他素日的生活也密不可分,他本來體質就差,還因騎馬受過傷,面對無法更改的國家局面,咸豐帝開始變得玩世不恭,當時的皇后是鈕祜祿氏,性格溫良,束手無策。工於心計且抱負遠大的那拉氏也就是慈禧,既看到皇帝不久於世,又深知皇后無能為力。那麼,就只有靠自己。咸豐帝寄情聲色,懶於國事。有些奏章,就讓慈禧幫著代閱,「時時披覽各省章奏,通曉大事」。甚至個別奏章,命那拉氏代筆批答。《慈禧傳信錄》說:「時洪楊亂熾,軍書旁午,帝有宵旰勞瘁,以後(懿貴妃)書法端腴,常命其代筆批答章奏,然胥帝口授,後(懿貴妃)僅司朱而已。」《劍橋中國晚清史》說:「葉赫那拉(懿貴妃)過去曾為先帝整理過奏摺。」這種種史料說明,正是因為早期參與的奏章批閱,才成就了慈禧太后的政治經驗和廣博知識,也成就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老佛爺。
咸豐皇帝的定陵基本沿用祖陵的規制,裁撤了聖德神功碑亭、一孔拱橋、二柱門,將陵寢門前的玉帶橋改為三座平便橋,將石像生改為5對。
漢白玉石像上的雕刻唯美而形象。
千秋功過,誰與評說?帝王螻蟻同塵土,歷史無言,卻有史可查。咸豐帝雖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可是他的一生都生活在內憂外患的困擾下,他大概都不會想到,曾經寵愛的女子最後成了叱吒大清的皇太后,影響了整個大清王國。
推薦閱讀:
TAG:清東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