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如何看待諮詢師證書取消?

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被取消了,這個證還要不要考?含金量怎麼樣,還有沒有用?作為一個國家心理諮詢師二三級證書的講師,我想談談自己的觀點,也算回應學員的詢問,文中觀點僅代表我個人,不代表任何組織機構。

01

今天一早,朋友圈都被「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的消息刷屏了,早上7點就有同學在問:「老師,這是不是真的呀?」,一直到剛才還有人想聽聽我的意見,身為一個相關資格證書的講師,我想還是迎著熱點說兩句:

首先,想強調的是:取消的只是證書,並不是職業!

再者:取消行為本身是為了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有更好的發展!

這就是我的觀點……

02

今天的資格證書取消讓我想起三年前特別類似的一件事——在北京報名參加心理諮詢師考試的學員,一率要求本人現場審核,機構不得代報名......

這樣的一項規定出台就類似今天的資格證書被取消,引起心理諮詢師培訓行業的軒然大波,學員慌,機構忙,經歷過此事的學員和機構應該印象特別深刻,這件事情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北京報考人數顯著下降,周邊省市的報考名額急劇增加……

現在看來,行業規範的勢頭從那時就已經開始!

今天再來看當年的那個事件,會不會給到我們一些啟發:事件只是事件,今天這個行業依然在往前走著,央視甚至爆出「日薪9000元」的心理諮詢師行業價格。一個職業的發展還是消亡,依據的是按社會需求,從這個角度講,取消的僅僅是證書,職業會一直向前發展!

03

我在教授這門課的過程中,有太多的同學是報著對心理學的興趣來學的,而且很想在這個職業上走下去,於是他們認認真真的學習,聽課,放棄周末的各種活動,在家人的支持下不辭辛苦,對於這部分學員來說,為的一定不是一個證書,而是一份職業,從這個角度來看,任何支持這個職業發展的政策都是好事。

當然大家的恐慌點更多的是在:沒有了這個證書,我還能當心理諮詢師嗎?

對此我的回答是:只要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情,總有辦法達成!

馬雲在一次回答記者問是曾說的過這樣一段話:說實體經濟不行了,下滑的厲害,那是你們家的實體經濟不行了,你們家的經濟下滑了,總有做的好的,做的好的大有人在,他也不會站出來說:實體經濟不行了......所以說:宏觀是用來承受的,微觀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為的……

04

這話放在心理諮詢師行業同樣適用:宏觀的政策制定不歸我們管,國家既然已經出台了,就意味著,這個你接受也罷,不接受也罷,就是它了,只有承受的份兒!

這話估計會打擊到一大部分人,那豈不意味著我們只有聽話的份兒!非也!微觀世界大有可為!比如:開啟一個新的教學體系,目標更加明確:成為一名能做諮詢的心理諮詢師!這是一個老師的微觀世界!

每個人的微觀都不一樣,作為學員面臨的微觀是:我要不要學?作為老師的微觀是:今後我教什麼?作為機構的微觀是:我該如何聚集更多的人氣兒?所以每個人的微觀都不一樣,但有一個共性:我們都面臨一個未知的未來……

或許這樣的未知才是恐慌的根源,焦慮的根源,未知就意味著有太多的不確定,而我想說的是,不確定性恰恰是生活的常態!

人在恐慌和焦慮的時候,有一種能力會退化——反思的能力,或者叫內省的能力,不如借這樣一個事件來看看這樣的不確定性對你意味著什麼?你又可以在你的微觀事件中做點什麼?

—The End—


—「心理諮詢師從業問答」創辦者簡介—

梁明霞/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講師

北京大學心理學學士,理工科碩士

熱愛心理學,喜歡精神分析

正在以「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走在心理諮詢的路上……

公眾號:梁明霞與精神分析

收藏文章?不如關注我——想更多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學,請持續關注「梁明霞與精神分析」,我在這裡,一直在這裡……

微信原文:宏觀是用來承受的,微觀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為的


往期內容:

第1期:心理諮詢師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第2期:心理諮詢師要學習哪些技術?怎樣學習?

第3期:心理諮詢和去醫院看病有什麼區別?

第4期:心理學上是怎麼界定一個人正常還是不正常的?


推薦閱讀:

社交迴避,迴避的是什麼?
七種病態性格(六)——心理學家系列
溫暖別人前,先要照亮自己 | 個人體驗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成功,便犯了不成功罪」的時代焦慮
怕老闆是怎樣的一種心態?

TAG: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 心理諮詢師三級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