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改變的人

1、開放社會的思維框架

以前在一個狂熱崇拜金融大鱷的同學影響下,經常流行談論喬治-索羅斯,也趕時髦買過幾本他寫的暢銷書,反正就是說他狂熱追隨他的哲學老師卡爾-波普爾,如何如何沒能成為一個二流哲學家,卻在研究哲學過程中發現了「反身性」理論並用於交易,大發其財。索羅斯追隨的哲學思想正是卡爾-波普爾的開放社會,曾經買來大部頭,實在是啃不進去。

大意應該是說,萬事萬物,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到社會政治體制,如美式民主,雖溝通成本太大,但保留有糾錯機制,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開放社會案例;小到個人成長,如何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個日趨完善的靈魂,以在將來的某一天面臨終將到來的終極審判時,能說:我不後悔。

開放更容易被人評論為陽光自信,認識到了自己的不完美,渴望交流、改變,甚至願意拿自己的缺點開玩笑,但開放的同時也意味著維護成本非常高、容易被找到命門而各個擊破;封閉更容易被認為是神秘、孤芳自賞,「我是全天下最好的,快來賞識我(蘋果)」。通常來講,強者開放,弱者封閉。

我時常在想,我們到底生活在一個開放社會還是封閉社會?好像都有,開放中有底線,封閉中又有很多模糊地帶,中國式的中庸智慧。但不管是開放或是封閉,經歷過近代以來多次劇烈的社會動蕩,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已經變得徹底的唯物主義實用論了,最後的一層社會價值體系,僅剩「體面」在維持。

2、標與非標

所謂標,就是流水線產品,大路貨,按統一要求辦;非標呢,就是一事一議,有商有量的辦。

這是金融界的說法,看你是標還是非標,看菜下飯。

如今所有的監管風暴都指向非標,全部都得標準化,這就是供給側改革的精髓所在。非常時期,非常辦法,才能防住非常風險,警惕竊國者打著「創新」之名行套利之實,全部漏洞堵上,讓一切標準化,暴露在陽光下,透明、無秘(已掛)。

非標如果被強行轉標,各種各樣的「通道」也就無用武之地。

非標轉標本質上是剝奪分散的定價權,將定價權統一在一個主體下面,便於管理,也歸攏利益。

金融產品分標與非標,人何嘗不是。

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即是標;遊離於主流價值觀之外的,就是非標,也稱「斜杠青年」,至於什麼是主流價值觀,這個嘛,當然是最有實力的買方說了算。標坐大腿有飯吃,非標嘛,我代表組織改造你,不從就消滅你,市場不容任何人商量。

標與非標,歸根到底還要看有沒有價值。通常來講,標不值錢,大路貨,可批量化生產,能實現幾何級數增長,重點在做大;非標留給VIP,滿足他們的定製化要求,生產規模有限,不能實現幾何級數增長,自然就更貴,重點在做精。

這是兩種絕然不同的思路,至於是做大還是做精,都有成功案例。

3、道德與Context

有次我跟一個老闆聊天,談起最近讀的企業家傳記,剛剛讀完王健林的《萬達哲學》,首富就變賣資產了,讀宗慶後、劉永好、曹德旺等老一輩企業家,那老闆立馬提示我,這個時代不一樣了,他們的經歷對你不具有可複製性。

我當然知道不具有複製性。但可以借鑒的,是這些超級企業家在面臨困境時的狀態:心態、思路、執行力、資源等。宗慶後作為一個清朝皇室正黃旗的藍血貴族,在相繼被下放舟山農場及紹興茶場十幾年後,藉助他媽媽的小學教師提前退休名額,解決了進城的工作問題,被安置在杭州一個區教育局主管的校辦企業,從一開始賣包裝紙,到後來抓住了家長疼愛小孩,捨得花錢給孩子買輔助營養液這一波機會,整合家族資源,順勢做起來了;劉永好是因為家裡窮怕了,父親也是老革命,一開始幾兄弟合夥養鵪鶉蛋,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偶然機會去深圳撞見了各地分銷商排著車隊從泰國正大的豬飼料車間進貨,起心動念開始複製正大,趕上了農民養豬增加附加收入的潮流賺了第一桶金;曹德旺不滿日本汽車玻璃的高利潤和市場壟斷,瞄準了汽車玻璃市場做大做強。

現在的精英普遍忌諱談道德,他們眼中反感的道德,應該是儒家傳統的價值體系吧。而我認為道德比較好的一個定義應該是:

道德是被(外界或自身)要求應該要扮演的角色

他有一個「場」(context)的概念。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所處的「歷史位置」、「社會地位」;其次,要知道自己的「歷史使命」,通俗地說是要有目標;再次是堅持,剩下的就交給運氣了。

先來說我們所處的「場」。目前來說,中國普遍被認同的社會分層基本上是這樣的:

中國的上層社會

一級:以在任「政委」、退休常委為代表,對全國局勢有掌控能力;

二級:以在任實權省部級幹部、退休「政委」、大區正以上在職軍隊領導,部分壟斷性央企負責人、大權貴、大富商、大銀行家為代表,能影響國家政策但沒有對全國局勢的控制能力;

三級:以一般省部、副省部、大區副級別高級軍官、特別實權的局級,或是大企業主、一般權貴富商、名牌大學校長、中等銀行家為代表。能夠影響一個地區或者行業的發展,是行業精英或地區體制精英。

分析點評:一至三級是中國的上流社會、統治階級,也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普通人非祖墳冒煙或者千載難逢的奇遇難以進入這個階層,他們占人口總數不到千分之二。

中國的中層社會

四級:以一般地廳級、實權縣處級、院士、大教授、高級職業經理人、名醫生、名律師、高校校長、演藝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業主、小銀行家之類為主。普通人通過奮鬥最多能夠達到這個層次。比如某個省政府廳長、惠普谷歌大中國區總裁、范冰冰之類就是體制外本級的頂峰,第四級與上層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四級以下則沒有。

五級:以小企業主、普通處級副處級、實權科級幹部、教授、中等職業經理人、大城市擁有多套房的地主、二三線明星、小有名氣的醫生、律師、工程師等為主。

六級:以普通公務員、主流企業職員、高校青年教師、普通自由職業者、一般醫生律師、一般工程師、大點的個體戶等。985、211院校優秀畢業生、研究生以及正牌海歸畢業後多在這個層次,雖然不能說擁有自己的事業,但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分析點評:四至六級是中國的中層社會,分別是高、中、低端中產階級,無背景的普通人通過努力,退休前能夠定格在第五級已是不易,大部分人至死只能在六級掙扎。這類人可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但所得比例很小。五級往上一般車、房無虞,也許還不止一套。

中國的底層,即草根、屌絲階層

七級:代表人群為普通工人、基層技術人員、普通大專院校普通畢業生、邊緣化的事業編、體制內人員、小個體戶、城市底層土著、富裕農民之類,他們能夠在大中城市立足。

八級:體力工人、農民工、普通農民。能自食其力,但無力在大中城市買房、立足。

九級:大城市底層的失業人口、偏遠山區農民等。若以城市的基本生活標準要求,這部分人難以在城市中自食其力。

那麼搞清楚了你在這個社會金字塔中的位置,是分母還是分子,你有兩種選擇:要麼繼續往上爬;要麼心悅誠服地待著。這個生存邏輯就是你的道德。

4、實證分析

好了,前面的都是思維框架,每個人都可以藉助這一簡單的思維框架進行自我分析。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因為我們所處的,又是一個急劇變動的轉型社會中一個急劇的大轉彎。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很多人不知不覺就被社會降級了。

最近跟很久不聯繫的同學微信問候,都在感嘆:日子越來越艱難,80後中年危機提前10年到來!也有不少過往工作中的朋友總在抱怨:工資那麼低,乾的都是不喜歡的活,看不到希望,想要跳槽,市場環境又太差。我也很焦慮啊,我也很惆悵啊,我也很無助啊!

有以下幾種情況,各自的命運絕然不同:

開放社會的標準產品:華爾街金融金領;

開放社會的非標產品:美國總統奧巴馬;

封閉社會的標準產品:吃大鍋飯的國家公務員;

封閉社會的非標產品:苦悶的文藝青年;

如果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封閉式的社會,沒有通暢的上升渠道,或者上升渠道已經或正在堵塞,你是真的努力了,但始終無法被納入「利益集團」的自己人,那可能真的要尋求改變,走非標的路了;如果你明明是一個標準化產品,卻非要賣出非標的價錢,那肯定是搞錯了形勢,錯誤估計了自己的社會價值;如果你折騰了半天,發現自己其實只是個醜小鴨,並不是白天鵝,更不可能是喬布斯,不可能讓所有人來主動欣賞你,那就得按照標品來規劃人生了。

這些還沒考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目標、專註、堅持;以及能夠藉助的外部資源和對現代化工具的運用。如果考慮到這些,也不是沒有可能實現以上幾種情況的跨越和轉變。

因此,我們要學著改變。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改變的人。

前幾天有一件事讓我感觸很深。一個自稱A8.5的深圳姑娘主動向我推銷她的一套房子,我沒看上,這姑娘不想跟我等24K純金屌絲浪費口舌,直接拉黑了我。我毫不客氣地恁了回去,就這氣度,A8.5又怎樣?到點還不是得去見閻王爺!

除了物質富裕,精神富裕也是一個維度嘛。還是借用里爾克那句詩結尾:

誰又是勝利者?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來源:政商經綸(zhengshangjl)


推薦閱讀:

人在社會漂 哪能不懂點社會學
這個越來越固化的階層,不過是因為大多數人壓根不想上升
【破障行動】免費網路資源推薦名錄1
階層固化從來就不存在:富貴人家一樣無法逃避的窮日子與隨時到來的滅亡

TAG:階層固化 | 職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