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銀行紛紛轉型合作 是互金強壓難喘氣還是順時而為?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6月16日,京東宣布與工行簽署金融業務合作框架協議;
6月20日,農業銀行宣布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建「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
6月22日,中行官網公佈於騰訊合作成立「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
隨著這一波合作新聞的密集曝光,「傳統銀行的轉型之路」備受關注。
四大行嘗試「低頭」是為何
國有銀行原先一直以「天之驕子」的形象示人,這讓八大巨頭之間兩兩配對的合作一經公布,即刻觸發了市場的興奮點。實際上,銀行與互聯網巨頭的合作早已有之。但直到今年,才第一次上升到如此高規格的一把手對接的層面。
在此之前,互聯網金融公司也與四大行有過接觸,但當時銀行參與意識不強。一方面銀行收到國有企業內部體制的影響,不太願意重塑已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國有企業並不清楚應如何轉型。
而發展迅猛的互金行業著實給銀行業一次強有力的衝擊。自2010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呈爆髮式增長,發展速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在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滲透下,理財業務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的「香餑餑」,以各種「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層出不窮。
新金融時代的到來,無疑成為傳統銀行力求轉型的一大推動力。加上傳統銀行內部技術迭代緩慢,導致服務效率偏低,線下獲客能力遭遇瓶頸,亟待尋求突破。四大行也曾求變,布局網路銀行,但網站訪問量、活躍客戶數量、客戶登錄與交易頻率、重複交易人數、手機客戶端下載量、客戶停留時間等指標方面並不如意。這讓沒有互聯網思維的國有銀行嘗試「低頭」,尋求突破。
BATJ亦有「天花板」
國有銀行雖然互聯網思維上略遜一籌,但四大行累積了億級的網銀和手機銀行客戶規模,以及他們的資產規模還是讓互聯網巨頭們望塵莫及。
據3月31日四大銀行發布的2016年年報發現,四大行2016年凈利潤合計達到8592.2億元,平均日賺23.87億元。而去年全年「BATJ」4家的利潤總和僅為1352億元,勉強超過四大行的七分之一。可見,兩者的規模體量並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以阿里巴巴為例,目前其發起成立的網商銀行對小微企業端貸款已經累計發放貸款8000多億元,為超過500萬小微企業提供了貸款服務,卻少於去年工行新增貸款8449億元。2016年,工行累積發放個人貸款已達3.5萬億元。
並且,銀行業務模式齊全、風險管理經驗豐富,在提供大額和中長期貸款方面具有優勢。可見,四大行在大額、大規模融資市場的主體地位還不可動搖。
強強聯手 影響價值不可估量
目前金融業監管趨嚴,強化金融深化為主的金融創新大有可為。銀行業與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公司與銀行將共生合作,構築新型的競合關係,共同打造金融科技生態。
未來互金行業的一大趨勢,就是與銀行有更多的合作。來自互聯網公司的風控大數據有時比銀行沉澱積累多年的數據更加精準。中業興融未來的戰略布局,也是加強與銀行間的合作,共同豐富金融生態。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下,傳統銀行的發展確實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轉型也是必經之路。但傳統銀行業並不會被互聯網金融所顛覆,而是加速其創新的催化劑。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銀行本就不是對立面,帶來的衝擊只是暫時的,如今的相濡以沫、共創未來實屬必然。不過,合作能否開花結果依然未知。雙方公司文化差異,以及做產品的理念差異都很大。銀行有業績壓力、嚴謹的風控標準以及政治指標,而互聯網的思路則是用戶體驗優先,融合難度並不小。而雙方資源的開發範圍和程度,以及落地過程中的磨合與權責分配,都是不小的挑戰。但,這一輪合作信息的密集公布依然會對整個中國銀行業乃至金融業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此文章為中業興融章強原創,特此聲明!)
推薦閱讀:
※什麼是mp媒體平台?
※OPPO成功複製了近一百年前的戰略方針?
※利用抖音實現月賺10萬?抖音短視頻賺錢完全攻略!
※門戶網站有必要看嗎?
※獲高圓圓投資,花點時間如何在2年做到過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