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風城紀事·偏見

(題圖來自進擊的巨人2)

「便使我千刀萬剮,永劫不復,又有誰會在意呢?」我猜這句話應該符合一個抑鬱患者的語氣。

中心化的下一階段,是與他者共同構成一個更大的中心,其核心前提在於相互的評價和影響。這種評價,即是這裡所謂的「偏見」。最簡單的偏見,當然是主體對主體自身的偏見。前述的彌賽亞態,就可以認為是一種自指的偏見。

由於評價必然有一個發出者,因此評價不可避免地帶有評價者的價值判斷,我們由此可以推斷所有評價都是一種偏見。偏見不必是負面的,這麼命名主要是彰顯其發出者。譬如,學生向黎曼請教積分的問題,黎曼隨手甩了自己的論文給他,並且在多處複雜的推論處使用了「顯然」、「易證」,但是每一個命題,實際上都需要一個專業數學家認真推導才能得出。由此可知,「易證」這個詞是帶有很強主觀判斷的。

雖然不是必然,但是彌賽亞態下的人常常對自己有著極大的偏見,

從執行的角度看,偏見是一種方向的度量——我們期望塑造或是消解某種偏見。與之相對的,是不以偏見為轉移的行為,也就是前述的心流態——任何人的價值判斷都與此時的行為無關,行為不再以偏見為導向,而是完全由人的潛意識和彌賽亞式的精神狀態。這種基於自我的「無我」,源於偏見,但卻又高於偏見。

譬如彈琴練習一首曲子,如若要考慮曲子的欣賞性,那麼任何一個雜音都是不可接受的失誤,但如若只是為了抒發腦海中的旋律,那麼一兩個雜音並不應該阻撓抒發的進程。可以看到,為了欣賞性的演奏是以偏見為導向的,而抒發性的演奏不以欣賞性為目標,而是儘可能完好地保存和表達靈感為目標,我們可以說,對靈感的保存,是一種「無我」的行為。儘管從長遠看,可以猜測這隱含了「靈感是將具有欣賞性的」這種先驗的信念,因而驅動了記錄靈感的這個過程,但是我們也可以說對靈感的記錄並不必導出「具有欣賞性」這個結果,所以記錄靈感可以看成有一個獨立動機的行為。這種動機在最開始可能依賴於偏見而存在,但是在偏見消失以後,這種動機找到了自己獨立的意義。

前兩天看了「動機在杭州」老師關於批判的討論,他指出了人們習慣的用自己的框架來中和外部現象的習慣(「批判」),而不是放下成見去傾聽,感受並嘗試理解這個外部現象(「感應」)。顯然的是,成見的存在允許將注意力導向最有價值的目標,簡化了需要處理的信息,但是其副作用就是溝通質量的下降——傾訴者沒有享受到被理解的快感,反而被倒打一耙而陷入了更加不利的境地——「你說的這些都很正常啊 ,發生在你身上也沒什麼不對的呀?你沒有受到什麼不公平嘛!」(簡言之,你是自作自受)。我們可以嘗試窮舉傾訴的結果:

1.傾聽者對傾訴者的敘述和歸因表示理解並贊同。

2.傾聽者對傾訴者的歸因表示理解但不贊同

3.傾聽者對傾訴者的歸因表示不理解和不贊同

4.傾聽者對傾訴者的歸因表示不理解但是贊同

可以看到,傾訴的第一個要素是是否理解傾訴者的情感和邏輯,第二個是在道德層面上是否支持這種情感和邏輯。當然,不排除這種支持是暫時的,容易叛變的。

2017年6月4日

倫敦

推薦閱讀:

流年深處,細水長流
找一條活下去的路:《我與地壇》
我想和你虛度光陰
八月未央,心域一抹清湛的藍調

TAG:散文 |